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56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端片和修复结构,端片固定在待修复区域的左右两边,修复结构位于两组端片之间,修复结构包括抗剥离涂层、修复带、环氧树脂封层和橡塑保温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采用多层复合结构,抗剥离层+修复带+封层+保温套管+不锈钢薄板,修复效果好,能有效防止再次结露;通过设置端片形成修复腔,便于修复结构的施工,保证了修复效果。保证了修复效果。保证了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管道修复


技术介绍

[0002]输油管道系统,即用于运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管道系统,主要由输油管线、输油站及其他辅助相关设备组成,是石油储运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产品最主要的输送设备,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输油管道的管材一般为钢管,使用焊接和法兰等连接装置连接成长距离管道,并使用阀门进行开闭控制和流量调节。输油管道主要有等温输送、加热输送和顺序输送等输送工艺。管道的腐蚀和如何防腐是管道养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管道结露就是对管道腐蚀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可以承受的水蒸气含量是有效的,这个限度叫饱和湿度,超过这个饱和湿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变成水滴,就叫结露。结露形成的水滴附着在环境内的管道或墙壁等外表面上,可能会对设备或其他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管道内要防止接露,一是减轻腐蚀,二是避免影响流动性或堵塞引压管道等。目前在对于由于结露而遭到破坏管道的修复结构较为简单,修复效果亟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修复结构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修复效果好。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包括端片和修复结构,所述端片设有两组,分别固定在待修复区域的左右两边,所述修复结构位于两组所述端片之间,所述修复结构包括抗剥离涂层、修复带、环氧树脂封层和橡塑保温套管,所述抗剥离涂层设置在待修复管道的外侧,所述修复带设置在所述抗剥离涂层的外侧,所述环氧树脂封层设置在所述修复带的外侧,所述橡塑保温套管设置在所述环氧树脂封层的外侧。
[0005]所述抗剥离涂层的厚度为4mm,橡塑保温套管的厚度为20mm。
[0006]每组所述端片包括上下两个半环结构,使用时上下两个半环结构固定成环形结构,并卡在待修复管道的外侧,所述端片的上下两个半环结构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块,螺栓穿过上下两块所述连接块将上下两个半环结构固定。
[0007]所述橡塑保温套管的外侧设有不锈钢薄板。
[0008]所述端片的截面为L型结构。
[0009]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补强修复的管道进行缺陷定位和创造工作面;步骤二、管道表面处理;步骤三、钢管表面缺陷填平,至管道表面平整;
步骤四、安装端片,固定后形成修补腔;步骤五、涂刷抗剥离涂层,厚度4mm;步骤六、缠绕修复用复合修复带,固化与养护;步骤七、涂刷环氧树脂封层,固化;步骤八、缠绕橡塑保温套管,厚度20mm;步骤九、缠绕不锈钢薄板;步骤十,涂疏水材料形成疏水涂层,疏水材料涂在不锈钢薄板和端片的外侧,厚度4mm;施工完成。
[0010]所述步骤二中的管道表面处理采用喷砂处理或机械打磨处理缺陷表面后,再进行人工处理,金属表面处理Sa2.5级标准。
[0011]所述步骤五中的抗剥离涂层的成分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沉淀硫酸钡、云母粉、白炭黑、4A分子筛、水玻璃、稻壳灰、颜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10份,沉淀硫酸钡20份,云母粉4.5份,白炭黑1份,4A分子筛0.5份、水玻璃0.2份、稻壳灰0.2份、颜料适量,所述步骤七中的环氧树脂封层的成分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白炭黑,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40份,白炭黑2份,所述步骤十疏水涂层的成分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自洁涂料。
[0012]所述白炭黑通过水溶性有机溶剂、改性剂、10%浓度稀硫酸溶液、蜡乳浊液和硅酸钠进行改性处理,所述4A分子筛通过过渡金属盐酸盐和盐酸溶液进行改性。
[0013]所述步骤六中采用真空辅助固化。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采用多层复合结构,抗剥离层+修复带+封层+保温套管+不锈钢薄板,修复效果好,能有效防止再次结露;2、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通过设置端片形成修复腔,便于修复结构的施工,保证了修复效果;3、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同时补强修复后的管道提高了管壁的强度、抗裂、抗渗、耐腐蚀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为端片,2为抗剥离涂层,3为修复带,4为环氧树脂封层,5为橡塑保温套管,6为待修复管道,7为连接块,8为螺栓,9为不锈钢薄板,10为疏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图1

2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0019]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
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0]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专利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1]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包括端片1和修复结构,端片1设有两组,分别固定在待修复区域的左右两边,修复结构位于两组端片1之间,修复结构包括抗剥离涂层2、修复带3、环氧树脂封层4和橡塑保温套管5,抗剥离涂层2设置在待修复管道6的外侧,修复带3设置在抗剥离涂层2的外侧,环氧树脂封层4设置在修复带3的外侧,橡塑保温套管5设置在环氧树脂封层4的外侧,抗剥离涂层2的厚度为4mm,橡塑保温套管5的厚度为20mm,每组端片1包括上下两个半环结构,使用时上下两个半环结构固定成环形结构,并卡在待修复管道6的外侧,端片1的上下两个半环结构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块7,螺栓8穿过上下两块连接块7将上下两个半环结构固定,橡塑保温套管5的外侧设有不锈钢薄板9,端片1的截面为L型结构。
[0022]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补强修复的管道进行缺陷定位和创造工作面;步骤二、管道表面处理,采用喷砂处理或机械打磨处理缺陷表面后,再进行人工处理,金属表面处理Sa2.5级标准;步骤三、钢管表面缺陷填平,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端片(1)和修复结构,所述端片(1)设有两组,分别固定在待修复区域的左右两边,所述修复结构位于两组所述端片(1)之间,所述修复结构包括抗剥离涂层(2)、修复带(3)、环氧树脂封层(4)和橡塑保温套管(5),所述抗剥离涂层(2)设置在待修复管道(6)的外侧,所述修复带(3)设置在所述抗剥离涂层(2)的外侧,所述环氧树脂封层(4)设置在所述修复带(3)的外侧,所述橡塑保温套管(5)设置在所述环氧树脂封层(4)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剥离涂层(2)的厚度为4mm,橡塑保温套管(5)的厚度为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端片(1)包括上下两个半环结构,使用时上下两个半环结构固定成环形结构,并卡在待修复管道(6)的外侧,所述端片(1)的上下两个半环结构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块(7),螺栓(8)穿过上下两块所述连接块(7)将上下两个半环结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保温套管(5)的外侧设有不锈钢薄板(9),所述不锈钢薄板(9)的外侧涂有一层疏水涂层(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片(1)的截面为L型结构。6.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结露管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补强修复的管道进行缺陷定位和创造工作面;步骤二、管道表面处理;步骤三、钢管表面缺陷填平,至管道表面平整;步骤四、安装端片(1),固定后形成修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川罗建国杜友如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吉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