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52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和导水板,所述变电站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水槽,且第二导水槽和第一导水槽的中间均开设有集水槽,所述变电站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隔水底板,且变电站主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弹簧,且安装弹簧远离防尘板水平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卡块。该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设置的排水孔,能够有效将雨水导出,避免雨水囤积在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的内部,长期导致导水板变形,并且排水孔位于导水板的后方,能够避免雨水从前侧滴落,打湿工作人员的衣服。服。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
,具体为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0003]现有的箱式变电站,不具有隔水导流结构,导致雨水囤积在箱式变电站的上端,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渗水,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箱式变电站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箱式变电站,不具有隔水导流结构,导致雨水囤积在箱式变电站的上端,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渗水,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和导水板,所述变电站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水槽,且第二导水槽和第一导水槽的中间均开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变电站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隔水底板,且变电站主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弹簧,且安装弹簧远离防尘板水平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卡块,所述安装卡块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卡槽,且安装卡槽的外部设置有防尘安装框,所述变电站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板。
[0006]优选的,所述导水板包含有防水层和连接层,且防水层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所述防水层与连接层之间为粘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滑槽与变电站主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板沿变电站主体的内部等距均匀分布,并且活动板与滑槽的外形尺寸相吻合,同时活动板设置有多组。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孔贯穿于第一导水槽的内部,且排水孔沿第一导水槽的上端面等距均匀分布,并且排水孔的深度等于导水板的厚度。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均设置为凹字型结构,且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左右两端的深度小于中间的深度,并且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的横剖面设置为V字型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水槽通过集水槽与第一导水槽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第二导水槽沿导水板的上端面等距均匀分布,并且第二导水槽设置有多组,同时集水槽的前端高于集水槽的后端。
[0011]优选的,所述防尘安装框通过安装弹簧、安装卡块和安装卡槽与防尘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安装卡块通过安装弹簧与防尘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并且安装弹簧通过安装卡块与安装卡槽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同时防尘板设置为镂空网状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该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设置的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从导水板内渗入变电站主体,起到防渗作用;通过设置的活动板,能够便于将电气元件进行安装,通过滑槽可将活动板进行拉伸移动,从而便于使用;
[0014]2、该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设置的排水孔,能够有效将雨水导出,避免雨水囤积在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的内部,长期导致导水板变形,并且排水孔位于导水板的后方,能够避免雨水从前侧滴落,打湿工作人员的衣服;通过设置的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能够使雨水向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中心处流动,随后汇入集水槽,对雨水进行导流排水;
[0015]3、该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设置的集水槽,可将雨水进行从前到后的导流,配合排水孔进行排水;通过设置的防尘板,在可以进行散热的同时,避免灰尘进入变电站主体,同时能够使用安装卡块将防尘板进行拆卸,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导水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防尘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变电站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变电站主体;2、导水板;3、防水层;4、连接层;5、隔水底板;6、防尘板;7、第一导水槽;8、第二导水槽;9、排水孔;10、集水槽;11、防尘安装框;12、安装弹簧;13、安装卡块;14、安装卡槽;15、滑槽;16、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1和导水板2,变电站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板2,且导水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7,第一导水槽7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水槽8,且第二导水槽8和第一导水槽7的中间均开设有集水槽10,第一导水槽7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孔9,变电站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水底板5,且变电站主体1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板6,防尘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弹簧12,且安装弹簧12远离防尘板6水平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卡块13,安装卡块13的外部设
置有安装卡槽14,且安装卡槽14的外部设置有防尘安装框11,变电站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5,且滑槽15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板16。
[0023]本技术中:导水板2包含有防水层3和连接层4,且防水层3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4,防水层3与连接层4之间为粘合连接;设置的防水层3,能够避免雨水从导水板2内渗入变电站主体1,起到防渗作用。
[0024]本技术中:活动板16通过滑槽15与变电站主体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板16沿变电站主体1的内部等距均匀分布,并且活动板16与滑槽15的外形尺寸相吻合,同时活动板16设置有多组;通过设置的活动板16,能够便于将电气元件进行安装,通过滑槽15可将活动板16进行拉伸移动,从而便于使用。
[0025]本技术中:排水孔9贯穿于第一导水槽7的内部,且排水孔9沿第一导水槽7的上端面等距均匀分布,并且排水孔9的深度等于导水板2的厚度;设置的排水孔9,能够有效将雨水导出,避免雨水囤积在第一导水槽7和第二导水槽8的内部,长期导致导水板2变形,并且排水孔9位于导水板2的后方,能够避免雨水从前侧滴落,打湿工作人员的衣服。
[0026]本技术中:第一导水槽7和第二导水槽8均设置为凹字型结构,且第一导水槽7和第二导水槽8左右两端的深度小于中间的深度,并且第一导水槽7和第二导水槽8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1)和导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板(2),且导水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水槽(7),所述第一导水槽(7)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水槽(8),且第二导水槽(8)和第一导水槽(7)的中间均开设有集水槽(10),所述第一导水槽(7)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孔(9),所述变电站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水底板(5),且变电站主体(1)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板(6),所述防尘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弹簧(12),且安装弹簧(12)远离防尘板(6)水平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卡块(13),所述安装卡块(13)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卡槽(14),且安装卡槽(14)的外部设置有防尘安装框(11),所述变电站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5),且滑槽(15)的内部连接有活动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2)包含有防水层(3)和连接层(4),且防水层(3)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4),所述防水层(3)与连接层(4)之间为粘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6)通过滑槽(15)与变电站主体(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板(16)沿变电站主体(1)的内部等距均匀分布,并且活动板(16)与滑槽(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宝忠贾怀志刘国文张洁陈旭张翼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金晖隆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