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52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相邻的过滤单元进行对接而导通,两个以上过滤单元依次通过对接组装为过滤元件,包括: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设置有第一对接部;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第一对接部插配对接的第二对接部;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插配对接后被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之间的配合面上;横向锁止部件,该横向锁止部件沿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对接方向的横向与当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插配对接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对应的被锁止结构相配合。相比于采用螺纹连接,避免了由于螺纹变形、碰伤、配合间隙不当造成的组装效率低下、出现无法安装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芯的安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滤袋因其耐高温,已在高温气体过滤领域广泛应用,且大部分滤袋的长度超过了5m,甚至超过8m。对长度较长的滤袋,往往因运输和安装空间限制,需要在安装现场进行长度方向的连接组装。技术上对连接组装的基本要求是:连接牢固可靠,使用中不掉落;有效密封;尺寸不超过产品外形;装、卸方便。
[0003]传统连接组装一般是螺纹连接、焊接。由于焊接受到诸多因素限制,更多的场合采用了螺纹连接。由于螺纹变形、碰伤、配合间隙不当等原因,导至组装过程效率低下、困难重重或无法安装到位,甚至出现使用过程中掉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快速安装要求、安装效果更好的过滤单元连接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相邻的过滤单元进行对接而导通,两个以上所述过滤单元依次通过所述对接组装为过滤元件,包括:
[0006]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用于设置在相邻的过滤单元中的一个过滤单元上,该第一接头设置有第一对接部;
[0007]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用于设置在所述相邻的过滤单元中另一个过滤单元上,该第二接头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第一对接部插配对接的第二对接部;
[0008]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插配对接后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的配合面上;以及r/>[0009]横向锁止部件,该横向锁止部件沿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方向的横向与当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插配对接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对应的被锁止结构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固定。
[0010]采用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将两过滤单元对接,相比于采用螺纹连接,避免了由于螺纹变形、碰伤、配合间隙不当造成的组装效率低下、出现无法安装的情况,本过滤单元连接结构对接时,将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对接时将密封部件压紧、夹持后,通过上述的横向锁止部件插配到上述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中,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串联以保持两者的固定,这里直接用横向锁止部件插配实现对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固定,相比于螺纹连接,更加快捷、方便且可靠,加工也更加简单。
[0011]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为相互套接的筒状结构。
[0012]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对接部位于第二对接部一端,该第一对接部的内腔包含内孔结构,该内孔结构沿朝向第二对接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
[0013]采用套装的方式进行对接,操作、结构均较为简单,并且采用这种内孔结构沿所述
反吹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结构,使反吹气体经过类似文氏管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对过滤元件的反吹效果,在此基础上并且结合了多个过滤单元的对接,即多个依次对接形成的一连串类似文氏管结构,使反吹气在内部的动能不会在快速的消散。
[0014]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第一对接座,所述第一对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对接座上;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第二对接座,所述第二对接部设置于该第二对接座上;所述第一对接座或第二对接座与密封部件抵接。
[0015]设置第一对接座和第二对接座,在保障第一对接部或第二对接部的稳固的同时,也对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在对接方向上进行限位,同时还通过对密封部件的抵接,进一步充分保障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之间的密封性。
[0016]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对接座和第二对接座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对接座与第一对接部连接部分形成第一轴肩结构,所述第二对接座与第二对接部连接部分形成第二轴肩结构;所述第二对接部端头与第一轴肩结构对应。以保障对接的部分不会对过滤单元造成过多的干涉。这里即第一对接座的截面尺寸相较于第一对接部截面尺寸更大,第二对接座的截面尺寸相较于第二对接部截面尺寸更大。
[0017]进一步地是,所述横向锁止部件为杆状件,用于使该横向锁止部件穿插在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上。
[0018]进一步地是,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上设置有与横向锁止部件适配的通孔,所述横向锁止部件包含杆部;
[0019]所述杆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该杆部的一端头设置有销孔,该销孔内穿设有止退销,所述杆部的另一端设置螺母或用于穿设止退销的销孔;通过设置止退销和螺母,方便且简单的将杆部固定、锁紧在通孔内;
[0020]或者,所述杆部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通孔为与杆部的螺纹段啮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螺母,该螺母位于杆部端头上,这里通过螺纹即螺栓的方式将杆部固定在通孔内,也较为方便。
[0021]进一步地是,所述横向锁止部件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横向锁止部件的轴线在过滤单元对接方向上的投影相交。以保障横向锁止部件穿设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时,使连接更加稳固。
[0022]进一步地是,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穿设在第一对接部上的套管,所述第一对接部上设置有与该套管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横向锁止部件穿过该通孔套装于套管内。
[0023]设置套管可以避免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直接与横向锁止部件接触,比如在需要攻螺纹时,可以直接将攻好螺纹的套管直接焊接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通孔上,避免了对接头进加工,保护接头和横向锁止部件,横向锁止部件伸入或旋入套管,通过螺母或止退销再将套管在轴向上进行固定,完成锁紧。
[0024]套管的设置也使得横向锁止部件在插配时,无需对位于第二对接部内的第一对接部的通孔进行瞄准,特别是针对在穿设方向上位于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的最后两个通孔,采用了在第一对接部上预设套管,只需要将套管与第二对接部上的通孔对应后,将横向锁止部件直接沿套管插入即可,无需对横向锁止部件的端头在另一侧对通孔进行对准,快捷、便利。
[0025]进一步地是,所述密封部件为橡胶、塑料、纤维毡、石棉、玻纤、金属毡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的拆解后的示意图;
[0029]图2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的装配后的示意图;
[0030]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的采用螺纹锁紧的示意图;
[0032]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3]图6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相邻的过滤单元进行对接而导通,两个以上所述过滤单元依次通过所述对接组装为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该第一接头用于设置在相邻的过滤单元中的一个过滤单元上,该第一接头设置有第一对接部;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用于设置在所述相邻的过滤单元中另一个过滤单元上,该第二接头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第一对接部插配对接的第二对接部;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插配对接后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的配合面上;以及横向锁止部件,该横向锁止部件沿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方向的横向与当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插配对接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对应的被锁止结构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为相互套接的筒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位于第二对接部一端,该第一对接部的内腔包含内孔结构,该内孔结构沿朝向第二对接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过滤元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第一对接座,所述第一对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对接座上;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第二对接座,所述第二对接部设置于该第二对接座上;所述第一对接座或第二对接座与密封部件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麟蒋敏莫代林王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