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542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4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其包括机架、坝底淤沙收集装置和水中浮沙及垃圾收集装置;坝底淤沙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和多个浆泵,第一收集箱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多个浆泵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收集箱上,多个浆泵的出浆口均与第一收集箱连通设置;水中浮沙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收集箱和多个潜水泵,第二收集箱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水口,多个潜水泵均设置在第二收集箱中,第二收集箱与第一收集箱连通设置,第二收集箱和多个潜水泵均设置在水中,第二收集箱设置在机架上,机架架设在大坝上。本申请具有无需对大坝迎水面折坡进行破坏的效果。坝迎水面折坡进行破坏的效果。坝迎水面折坡进行破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河流上筑坝壅水后,由于壅水区内水深加大,流速降低,泥沙沿程淤积,并向坝前推进,造成坝前泥沙的淤积。为了减小泥沙淤积对坝前的危害,需要定时对坝前的淤沙进行清理。
[000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043895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坝前淤沙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坝底淤沙收集系统、水中浮沙及垃圾过滤收集装置、起吊设备和泥沙再处理装置;坝底淤沙收集系统包括沉沙槽和第一收集室,沉沙槽沿长度方向开设在大坝迎水面折坡上,沉沙槽的两端均设置第一收集室,第一收集室内放置有收集箱;起吊设备包括两个位于坝顶的卷扬机,每个卷扬机位于对应的收集箱的正上方,卷扬机的钢丝绳下端与收集箱连接;水中浮沙及垃圾过滤装置能够悬浮在水库中,包括泥沙储存室和设置在泥沙储存室两侧的水体收集室,水体收集室利用仿生学模仿鲸类捕食磷虾的过程收集水库中含有浮沙和垃圾的水体,并经过过滤后将泥沙和垃圾收集于泥沙储存室中;泥沙再处理装置设置在坝顶,包括三层分离室,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层分离室、第二层分离室和第三层分离室,三层分离室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孔,且三层分离室底部的孔径由上到下依次减小,第三分离室安装有震动装置,能够带动三层分离室轻微摆动对泥沙进行分离。
[0004]上述系统能够及时让泥沙进入收集装置内,从而使得坝前的淤泥高度不会进一步增加,有效降低水库库容下降的速率,水体内的浮沙也可以进行收集处理,从而达到再利用的目的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上述系统时,需要在大坝迎水面折坡上开设沉沙槽,继而使得大坝迎水面折坡的结构强度被破坏,进而存在有使用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对坝前淤沙进行清理时需要对大坝迎水面折坡进行破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缓解使用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对坝前淤沙进行清理时需要对大坝迎水面折坡进行破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坝底淤沙收集装置和水中浮沙及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坝底淤沙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和多个浆泵,所述第一收集箱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多个所述浆泵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收集箱上,多个所述浆泵的出浆口均与第一收集箱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收集箱和多个浆泵均设置在水中;所述水中浮沙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收集箱和多个潜水泵,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水口,多个所述潜水泵均设置在第二收集箱中,所述第二收集箱与第一收集箱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收集箱和多个潜水泵均设置在水中,所述第二收集箱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架设在大坝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对坝前的淤沙进行清理时,先将机架架设在大坝上,继而使得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放置在水中,同时使得水没过进水口竖直方向上的一半位置,启动潜水泵和浆泵,浆泵将坝底的淤沙抽至第一收集箱中,继而使得淤沙在第一收集箱中收集,潜水泵对大坝表面的水进行抽取,从而使得大坝表面的水朝向第二收集箱运动,同时大坝表面的浮沙和垃圾经进水口进入第二收集箱中,使得浮沙和垃圾在第二收集箱中收集,进入第一收集箱中的水进入第二收集箱中,第二收集箱中的水经出水孔流出第二收集箱,进而使得大坝中形成竖直方向上的两层水循环,增加大坝中水流向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的速度,最终达到增加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对大坝中淤沙、浮沙和垃圾的处理效果,此过程中减少了使用坝前淤沙处理系统需要对大坝迎水面折坡进行破坏的情况发生。
[0009]可选的,每个所述浆泵的进浆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浆管,所述第一进浆管远离浆泵的一端朝向坝底设置,所述第一进浆管远离浆泵的一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浆管,所述第二进浆管的两端均弯曲朝向坝底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浆泵对坝底的淤沙进行抽取时,坝底的淤沙先进入第二进浆管中,然后沿着第二进浆管进入第一进浆管中,继而使得坝底的淤沙进入浆泵中,并经浆泵进入第一收集箱中,通过将设置第一进浆管和第二进浆管并将第二进浆管的两端朝向坝底所在的方向弯曲设置,可以增加浆泵对坝底淤沙的抽取效果,进而增加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对坝底淤沙的处理效果。
[0011]可选的,多个所述浆泵均匀设置在第一收集箱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两侧浆泵的出浆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底部朝向坝底外凸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坝底的淤沙经浆泵进入第一收集箱中时,由于位于第一收集箱两侧浆泵的出浆口是相对设置的,所以位于第一收集箱两侧的浆泵均向第一收集箱的中间位置出淤沙,又由于第一收集箱的底部为外凸设置,所以淤沙落在第一收集箱的底部后,会在第一收集箱底部的作用下继续朝向第一收集箱底部最低的位置进行聚集,增加淤沙在第一收集箱中的沉淀效果,减少进入第一收集箱中的淤沙再次对沉淀的淤沙进行冲击,导致淤沙运动至第一收集箱外部的情况发生。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收集箱中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弯曲设置,所述阻挡板的凹面朝向浆泵所在的一侧,所述阻挡板位于出水孔和浆泵之间,所述阻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收集箱相对的两侧壁留有间隙。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浆泵抽至第一收集箱中的淤沙被阻挡板进行阻挡,继而减少进入第一收集箱中的淤沙跟随第一收集箱中的水运动出第一收集箱中的情况发生,通过将阻挡板设置为弯曲的,可以使得阻挡板对淤沙进行阻挡时具有对淤沙进行聚拢的效果,加速淤沙的沉淀,通过将阻挡板的两端与第一收集箱相对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可以使得阻挡板和第一收集箱底部之间的水经阻挡板和第一收集箱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入到阻挡板的顶部,从而使得阻挡板和第一收集箱底部之间的水流出第一收集箱,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一收集箱对淤沙的收集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收集箱中的水进行正常的流动。
[0015]可选的,多个所述出水孔均匀开设在第一收集箱相对的两侧面上,每个所述出水孔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进浆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第一收集箱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
管的两端均朝向第一收集箱所在的方向弯曲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第二收集箱中的水不断进入第一收集箱中和坝底的水不断被浆泵抽至第一收集箱中,第一收集箱中的水越来越多,继而使得第一收集箱中的水经出水孔进入第一出水管中并沿着第一出水管进入第二出水管中,最终使得第一收集箱中的水经第二出水管流出,由于第一出水管于第一进浆管垂直设置,并且第二出水管的两端均朝向第一收集箱所在的方向弯曲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经第二出水管流出的水分别倾斜向上流动和倾斜向下流动,大坝中的水形成两层水循环,进而增加大坝中水的循环速度,加快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对淤沙、浮沙和垃圾的收集清理速度。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收集箱中设置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弯曲设置,所述收集板的凹面朝向潜水泵设置,所述收集板将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坝底淤沙收集装置(200)和水中浮沙及垃圾收集装置(300);所述坝底淤沙收集装置(200)包括第一收集箱(210)和多个浆泵(220),所述第一收集箱(210)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211),多个所述浆泵(220)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收集箱(210)上,多个所述浆泵(220)的出浆口均与第一收集箱(210)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收集箱(210)和多个浆泵(220)均设置在水中;所述水中浮沙及垃圾收集装置(300)包括第二收集箱(310)和多个潜水泵(320),所述第二收集箱(310)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水口(311),多个所述潜水泵(320)均设置在第二收集箱(310)中,所述第二收集箱(310)与第一收集箱(210)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收集箱(310)和多个潜水泵(320)均设置在水中,所述第二收集箱(310)设置在机架(100)上,所述机架(100)架设在大坝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浆泵(220)的进浆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浆管(221),所述第一进浆管(221)远离浆泵(220)的一端朝向坝底设置,所述第一进浆管(221)远离浆泵(220)的一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浆管(222),所述第二进浆管(222)的两端均弯曲朝向坝底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浆泵(220)均匀设置在第一收集箱(210)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一收集箱(210)两侧浆泵(220)的出浆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集箱(210)的底部朝向坝底外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210)中设置有阻挡板(214),所述阻挡板(214)弯曲设置,所述阻挡板(214)的凹面朝向浆泵(220)所在的一侧,所述阻挡板(214)位于出水孔(211)和浆泵(220)之间,所述阻挡板(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收集箱(210)相对的两侧壁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坝前淤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水孔(211)均匀开设在第一收集箱(210)相对的两侧面上,每个所述出水孔(211)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坤蔡国森郭法文夏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