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539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1)设置于垃圾填埋池所填垃圾之上的植物防护层,植物防护层包括位于地表的草本植物防护层和位于草本植物防护层之下的木本植物防护层,木本植物优选兰考泡桐;(2)设置于垃圾填埋池底部的、向垃圾填埋池一侧倾斜的防渗滤层之上、所填垃圾之下的渗水结构层;(3)位于垃圾填埋池一侧、与所述渗水结构层连通的渗漏液回收池,渗漏液回收池的底部和侧壁设有防渗滤层;(4)通过水管与渗漏液回收池连通的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中设有多个用于充填吸附材料的工作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改善垃圾填埋场的生态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生活垃圾在垃圾站临时存放期间,在垃圾焚烧厂焚烧之前,在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垃圾场填埋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的渗滤液,比较而言,在垃圾场填埋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滤液对环境的威胁最大。其原因在于,垃圾场填埋处理的垃圾量最大(即使是垃圾焚烧处理,焚烧处理后的残渣除了适于利用的外,一般也需要填埋处理),所产生的渗滤液最多,且渗滤液中的有害成分复杂多变,如果得不到治理,就会给垃圾场周边的土壤、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又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0003]近年来,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本
提出了多种方法。目前,基本的处理方法有“重复补料生物处理法+粉末活性炭处理法”、“硝化与反硝化处理法”、“活性污泥+反渗透处理法”、“纳滤+粉末活性炭处理法”、“臭氧+颗粒活性炭处理法”、“高效厌氧+氨吹脱+A/O接触氧化+NF处理法”、“氨吹脱+UBF+SBR+深度处理法”、“预处理+IOC+MBR+化软+RO+碟管式反渗透(DTRO)处理法”、“光化学+活性污泥处理法”、“芬顿氧化+UASB处理法”等。以这些基本方法所体现的原理为基础,本
又衍生出了多件相关的专利技术。例如,专利号为201410647730.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向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中加入熟石灰氢氧化钙搅拌絮凝,其加入量以使絮凝后的上清液电导值达到最低为准,所述氢氧化钙加入量为2 ~ 5g/L;(2)石灰絮凝后的上清液经硅藻土过滤器或陶瓷膜微滤过滤,得到的滤液用盐酸调其pH至6 ~ 8;(3)调节pH值后的滤液用反渗透膜RO处理,RO产水回用或直接达一级排放标准排放;RO膜处理操作参数为:跨膜压力为1.08MPa,水温10 ~ 30℃,单级RO膜的产水率控制在10%以内;(4)第(1)步中的石灰絮凝所得的沉渣和第(3)步中的RO处理单元的浓水搅拌混合后,再与生石灰CaO混合配制成质量分数为9%的Ca(OH) 2 浆液,所得浆液用于垃圾焚烧尾气的烟气脱硫脱酸。
[0004]又如,专利号为201610085521.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氨氮脱除膜组件及垃圾渗滤液氨氮脱除方法,所述膜组件包括壳体(9)、壳体(9)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一(10)和端盖二(11),在壳体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的膜丝(8),膜丝(8)间间隔排列,膜丝两端的外表面密封固定在壳体(9)内,其特征在于,在端盖二(11)上设置有酸吸收液出口(1),在端盖一(10)上设置有酸吸收液进口(3),膜丝(8)内腔两端分别与酸吸收液出口和酸吸收液入口连通,在壳体(9)的上端位于膜丝与壳体的密封处的下方设置有垃圾液进口(2),在壳体的下端位于壳体与膜丝的密封处的上方设置有垃圾液出口(4),壳体内的
膜丝与两端的密封处之间的内腔分别与垃圾液进口(2)和垃圾液出口(4)连通,在膜丝壁上沿膜丝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疏水孔(13)、膜丝内腔通过疏水孔(13)与壳体内腔相连通,在垃圾液出口(4)端设置有水流防偏装置控制壳体内流动的垃圾渗滤液的压力,所述疏水孔(13)为长孔,其长度方向沿膜丝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疏水孔(13)设置有向外翻的凸缘(14),所述水流防偏装置由电动阀(5)、压力传感器(6)和电动调节阀(7)顺序连接组成,电动调节阀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由电动阀一端与垃圾液出口管连接。
[0005]上述现有技术均有助于降低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危害,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例如,有的处理方法在降低了渗滤液中有害成分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又如,有的处理方法仅适用于有害成分简单的渗滤液,不适用于有害成分复杂的渗滤液,再如,有的处理方法因实施过程中的工艺过于复杂、处理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以较低的成本和较为简单的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效防止二次污染,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包括:(1)设置于垃圾填埋池所填垃圾之上的植物防护层;植物防护层包括位于地表的草本植物防护层和位于草本植物防护层之下的木本植物防护层;所谓草本植物防护层是指种植草本植物的土壤层,所谓木本植物防护层,是指用于种植木本植物的土壤层;所谓之下,是指木本植物的根系位于草本植物的根系之下;(2)设置于垃圾填埋池底部的防渗滤层,其顶面向垃圾填埋池一侧倾斜;(3)设置于垃圾填埋池底部的防渗滤层之上、所填垃圾之下的渗水结构层;(4)设置于垃圾填埋池一侧、与所述渗水结构层连通的渗漏液回收池,渗漏液回收池的底部和侧壁也设有防渗滤层;(5)通过水管与渗漏液回收池连通的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中设有用于充填吸附材料的工作腔。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路线是:将垃圾的填埋过程与渗透液的处理过程作为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予以考虑,兼顾垃圾渗透液的处理与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不仅仅是针对已经填埋完毕的垃圾所产生的渗透液进行处理。而上述技术方案就是体现本专利技术技术路线的基本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可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或者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述渗水结构层是由透水混凝土制造的、其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水管并列形成的平行多管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渗水结构层的主要作用有两个:其一,对其上部所填埋的垃圾起支撑作用,其二,为所述垃圾形成的渗透液提供流入渗漏液回收池的通道。
[0009]进一步地,所述草本植物防护层的土壤厚度为40厘米,所述木本植物防护层的土壤为含砂土壤,其厚度为50厘米。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木本植物防护层所栽种的植物为耐盐碱的木本植物,优选兰考泡桐。
[0011]进一步地,在种植木本植物的树坑四周,在种植木本植物之前或者同时,环绕树坑
设置多个垂直向下、深度不一、呈圈状排列的木本植物营养输送孔,输送孔的最小深度为60厘米,最大深度为500厘米;输送孔内插有形状和长度与输送孔的形状和深度相匹配的杆状物,并密闭木本植物营养输送孔的出口,其作用是防止输送孔被阻塞;当需要给木本植物的根系输送营养时,拔掉杆状物,将营养成分输送到输送孔的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水口位于其底部或者侧面下部,其出水口位于其顶部或者侧面上部,其内部设有四块可拆卸的滤板,四块可拆卸的滤板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五个用于充填吸附材料的工作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还包括通过水管与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连通的MBR膜

生物反应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穿过所述植物防护层进入到所填垃圾中的沼气导管。
[0015]以前述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为硬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包括:(1)设置于垃圾填埋池所填垃圾之上的植物防护层;植物防护层包括位于地表的草本植物防护层和位于草本植物防护层之下的木本植物防护层;所谓草本植物防护层是指种植草本植物的土壤层,所谓木本植物防护层,是指用于种植木本植物的土壤层;所谓之下,是指木本植物的根系位于草本植物的根系之下;(2)设置于垃圾填埋池底部的防渗滤层,其顶面向垃圾填埋池一侧倾斜;(3)设置于垃圾填埋池底部的防渗滤层之上、所填垃圾之下的渗水结构层;(4)设置于垃圾填埋池一侧、与所述渗水结构层连通的渗漏液回收池,渗漏液回收池的底部和侧壁也设有防渗滤层;(5)通过水管与渗漏液回收池连通的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中设有用于充填吸附材料的工作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结构层是由透水混凝土制造的、其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水管并列形成的平行多管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草本植物防护层的土壤厚度为40厘米,所述木本植物防护层的土壤为含砂土壤,其厚度为50厘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植物防护层所栽种的植物为耐盐碱的木本植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植物为兰考泡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种植木本植物的树坑四周,在种植木本植物之前或者同时,环绕树坑设置多个垂直向下、深度不一、呈圈状排列的木本植物营养输送孔,输送孔的最小深度为60厘米,最大深度为500厘米;输送孔内插有形状和长度与输送孔的形状和深度相匹配的杆状物,并密闭木本植物营养输送孔的出口,其作用是防止输送孔被阻塞;当需要给木本植物的根系输送营养时,拔掉杆状物,将营养成分输送到输送孔的底部。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的进水口位于其底部或者侧面下部,其出水口位于其顶部或者侧面上部,其内部设有四块可拆卸的滤板,四块可拆卸的滤板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五个用于充填吸附材料的工作腔。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漏液处理系统还包括通过水管与渗漏液吸附净化装置连通的MBR膜

生物反应器。9.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鹏陆天才余淑君罗棱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