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付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32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3
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外箱体、上封盖、三级阶梯板、初级过滤室、沉降室、集水室、进水管、排水管,外箱体顶部设有上封盖,外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外箱体另一侧设有排水管,三级阶梯板设置于外箱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之前,先将废水通入初级过滤室进行大颗粒过滤,防止影响凝絮反应,进而可使在凝絮反应阶段大大提高沉降效率,通过电机Ⅱ提供动力,使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在自传的同时也绕传动轴进行转动搅拌,同时使螺旋轴不断转动,进气阀打开,使气体通过通气管道在废水中翻滚,在螺旋轴与通入气体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废水极大的增加与絮凝剂的接触,使废水中的杂质能够被充分的沉降。废水中的杂质能够被充分的沉降。废水中的杂质能够被充分的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使废水被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的目的;
[0003]经检索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078573U,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箱,还包括设置在混凝箱外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圆形框,所述圆形框的内部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对称贯穿有两个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均穿入混凝箱的内部并固定有搅拌板;
[0004]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1)直接向混凝箱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凝絮反应,由于废水中含有较多污染杂质,部分较大污染杂质会影响凝絮反应的生成,导致废水的沉降净化效率大大降低,最终使得废水处理不彻底;2)在转动杆对废水进行搅拌时,只能不断向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容易使水流在混凝箱内部形成漩涡,导致絮凝剂与废水接触面较小,不利于使废水中的杂质被充分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之前,先将废水通入初级过滤室进行大颗粒过滤,在搅拌过程中通过螺旋轴与通入气体的共同作用下,以增大絮凝剂与废水接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外箱体、上封盖、三级阶梯板、初级过滤室、沉降室、集水室、进水管、排水管,所述外箱体顶部设有上封盖,外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外箱体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三级阶梯板设置于外箱体内部,在三级阶梯板上形成初级过滤室、沉降室、集水室,所述初级过滤室一侧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一侧设有集水室,进水管与初级过滤室连通,排水管与集水室连通;
[0008]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外箱体后,在三级阶梯板作用下先后经初级过滤室流向沉降室,经沉降室后流向集水室,使废水得到过滤后进行沉降,沉降完成后进行集中收集后排出;
[0009]所述初级过滤室包括过滤板Ⅰ、清洁辊、升托机构、电机Ⅰ、密封条、导向槽,所述升托机构一侧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一侧设有过滤板Ⅰ,过滤板Ⅰ两端分别各设有一组导向槽,所述过滤板Ⅰ一侧设有清洁辊,清洁辊一侧设有电机Ⅰ,清洁辊两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在外箱体侧壁上,其中一端与电机Ⅰ输出端连接,过滤板Ⅰ放置于导向槽内,密封条连接在三级阶梯板与过滤板Ⅰ交接处,升托机构固定在外箱体底部;
[0010]废水在初级过滤室经过滤板Ⅰ进行初级过滤,通过电机Ⅰ提供动力使清洁辊进行旋转,使废水在初级过滤室内不断翻转,使废水被均匀的进行过滤,同时清洁辊对过滤板Ⅰ表
面进行清洁,延长过滤板Ⅰ的使用寿命,当过滤板Ⅰ需要进行更换时,抽出密封条,使升托机构将过滤板Ⅰ顶出,进行更换。
[0011]所述沉降室包括搅拌机构、支撑架、通气管道、加药箱、沉降板、过滤板Ⅱ、进气阀,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上封盖一侧,支撑架一侧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一侧设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一侧设有进气阀,所述搅拌机构另一侧设有两组沉降板,其中一组沉降板一侧设有过滤板Ⅱ,所述加药箱设置于外箱体侧壁上,搅拌机构通过支撑架连接在上封盖上,通气管道出气端密封固定在三级阶梯板上,进气端通过进气阀固定在外箱体的外侧壁上;
[0012]将絮凝剂通过加药箱加入沉降室后,通过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同时进气阀打开,使气体通过通气管道在废水中翻滚,进而加快废水的凝絮反应,通过沉降板使凝絮发生沉降形成上清液经过滤板Ⅱ流入集水室。
[0013]优选的,所述升托机构包括电机Ⅲ、锥齿轮Ⅰ、支撑连接臂Ⅰ、支撑板、顶柱、锥齿轮Ⅱ、支撑连接臂Ⅱ,所述电机Ⅲ一侧设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一侧设有支撑连接臂Ⅰ,支撑连接臂Ⅰ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设有两组顶柱,所述锥齿轮Ⅰ另一侧设有锥齿轮Ⅱ,锥齿轮Ⅱ一侧设有支撑连接臂Ⅱ,当过滤板Ⅰ需要进行更换时,通过电机Ⅲ提供动力,带动锥齿轮Ⅰ转动,锥齿轮Ⅰ与锥齿轮Ⅱ相互啮合,锥齿轮Ⅰ在转动时,使锥齿轮Ⅱ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连接臂Ⅰ与支撑连接臂Ⅱ共同展开,使支撑板带动顶柱上升进而使过滤板Ⅰ被顶出,进行更换。
[0014]优选的,所述加药箱包括储液箱、支撑角铁、连通管、齿轮泵、U型管、加注口、泄露孔,所述支撑角铁设置于外箱体外侧壁上,支撑角铁一侧设有储液箱,储液箱一侧设有齿轮泵,齿轮泵一侧设有两组U型管,U型管上设有若干泄露孔,所述U型管一侧设有加注口,所述储液箱另一侧设有连通管,将絮凝剂通过加注口加注到储液箱内,通过齿轮泵提供动力,将储液箱内的絮凝剂通过U型管经泄露孔加注到沉降室中废水中,防止在加注的过程中发生飞溅,通过连通管可对储液箱内液位进行实时观察。
[0015]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Ⅱ、传动轴、同步传动组件Ⅰ、同步传动组件Ⅱ、转动连接板、螺旋轴、搅拌轴Ⅰ、搅拌轴Ⅱ、搅拌叶,所述电机Ⅱ一侧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一侧设有同步传动组件Ⅰ,同步传动组件Ⅰ一侧设有搅拌轴Ⅱ,所述同步传动组件Ⅰ另一侧设有同步传动组件Ⅱ,同步传动组件Ⅱ一侧设有搅拌轴Ⅰ,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一侧均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传动轴另一侧设有转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一侧设有螺旋轴,在进行搅拌时,通过电机Ⅱ提供动力,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传动轴通过同步传动组件Ⅰ与同步传动组件Ⅱ带动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进行转动,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分别带动搅拌叶对废水进行搅拌,传动轴在转动时同时带动转动连接板进行转动,进而使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在自传的同时也绕传动轴进行转动,传动轴也使螺旋轴不断转动,进而在搅拌轴Ⅰ、搅拌轴Ⅱ与螺旋轴的共同作用下对废水进行高效的搅拌,大大提高凝絮效率。
[0016]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一侧设有固定套,搅拌叶内部设有若干通孔,搅拌叶通过固定套分别连接在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上,通过通孔可使在搅拌的过程中使废水内部充分搅动,使凝絮更加均匀充分。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8]1)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之前,先将废水通入初级过滤室进行大颗粒过滤,防止影响凝絮反应,进而可使在凝絮反应阶段大大提高沉降效率,也能使废水处理的更加彻底,废
水经过滤板Ⅰ进行初级过滤,通过清洁辊使废水在初级过滤室内不断翻转,使废水被均匀充分的进行过滤,当过滤板Ⅰ需要进行更换时,抽出密封条,通过电机Ⅲ提供动力,带动锥齿轮Ⅰ转动,锥齿轮Ⅰ与锥齿轮Ⅱ相互啮合,进而带动支撑连接臂Ⅰ与支撑连接臂Ⅱ共同展开,使支撑板带动顶柱上升进而使过滤板Ⅰ被顶出,进行更换,不仅大大提高了净化工作效率也能使净化的更加彻底。
[0019]2)通过电机Ⅱ提供动力,使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在自传的同时也绕传动轴进行转动搅拌,同时使螺旋轴不断转动,进气阀打开,使气体通过通气管道在废水中翻滚,进而在搅拌过程中防止搅拌轴Ⅰ与搅拌轴Ⅱ对废水形成漩涡,在螺旋轴与通入气体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废水极大的增加与絮凝剂的接触,使废水中的杂质能够被充分的沉降。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外箱体、上封盖、三级阶梯板、初级过滤室、沉降室、集水室、进水管、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顶部设有上封盖,外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外箱体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三级阶梯板设置于外箱体内部,在三级阶梯板上形成初级过滤室、沉降室、集水室,所述初级过滤室一侧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一侧设有集水室,进水管与初级过滤室连通,排水管与集水室连通;所述初级过滤室包括过滤板Ⅰ、清洁辊、升托机构、电机Ⅰ、密封条、导向槽,所述升托机构一侧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一侧设有过滤板Ⅰ,过滤板Ⅰ两端分别各设有一组导向槽,所述过滤板Ⅰ一侧设有清洁辊,清洁辊一侧设有电机Ⅰ,清洁辊两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在外箱体侧壁上,其中一端与电机Ⅰ输出端连接,过滤板Ⅰ放置于导向槽内,密封条连接在三级阶梯板与过滤板Ⅰ交接处,升托机构固定在外箱体底部;所述沉降室包括搅拌机构、支撑架、通气管道、加药箱、沉降板、过滤板Ⅱ、进气阀,所述支撑架设置于上封盖一侧,支撑架一侧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一侧设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一侧设有进气阀,所述搅拌机构另一侧设有两组沉降板,其中一组沉降板一侧设有过滤板Ⅱ,所述加药箱设置于外箱体侧壁上,搅拌机构通过支撑架连接在上封盖上,通气管道出气端密封固定在三级阶梯板上,进气端通过进气阀固定在外箱体的外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过滤的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付李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邱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