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90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器具本体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定位凹槽;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盖体与器具本体通过耦合器电连接,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支撑凸起,第一支撑凸起的下表面为可与放置平面接触的支撑面,第一支撑凸起限位于定位凹槽内。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耦合器插接时容易打火的问题。解决相关技术中耦合器插接时容易打火的问题。解决相关技术中耦合器插接时容易打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一般采用热风给食物加热。相关技术中设计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器具本体,盖体上设置有出风装置和加热装置,通过出风装置和加热装置为烹饪腔内的食物提供热风。
[0003]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和器具本体之间需要通过耦合器配合来通电,在相关技术中,盖体盖在器具本体上时容易发生晃动,导致耦合器在插接配合时容易发生摩擦,从而产生打火的现象,导致烹饪器具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耦合器插接时容易打火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器具本体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定位凹槽;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盖体与器具本体通过耦合器电连接,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支撑凸起,第一支撑凸起的下表面为可与放置平面接触的支撑面,第一支撑凸起限位于定位凹槽内。
[000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盖体上设置第一支撑凸起,在器具本体上与第一支撑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凹槽,当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时,将第一支撑凸起伸入到定位凹槽内,此时盖体和器具本体上的耦合器能够配合插接。上述结构对盖体盖合在器具本体上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盖体与器具本体之间产生相对晃动,从而避免由于盖体晃动导致的耦合器在插接配合时容易发生摩擦而打火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0007]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凸起为沿盖体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凸筋,定位凹槽为与第一支撑凸起适配的弧形槽,第一支撑凸起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1与定位凹槽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在0.2mm至1.2mm之间。上述结构中,如果第一支撑凸起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1与定位凹槽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过大,则会导致第一支撑凸起在定位凹槽内的活动量过大,使得盖体盖设在器具本体上时,耦合器之间还是会产生摩擦,从而不能起到防止耦合器打火的效果。如果第一支撑凸起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1与定位凹槽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过小,则会导致第一支撑凸起与定位凹槽之间的配合过紧,导致盖体不易盖设在器具本体上或者不易从器具本体上分离,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或,第一支撑凸起底部设有防滑垫。上述结构使得盖体放置在桌面上时防滑,保证盖体放置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地,器具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内锅,定位凹槽设置于隔热的外壳上。上述结构简单,保证盖体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地,外壳包括把手,定位凹槽设置于把手上。上述结构中,把手向外凸出设置,能够方便用户拿取烹饪器具。将定位凹槽设置在把手上能够充分利用把手上的空间,不必再器具本体上的其他位置开设凹槽,一方面便于定位凹槽的设置;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实现小型化设计,降低成本。
[0010]进一步地,外壳包括隔热筒、与隔热筒连接的隔热圈以及与隔热圈连接的固定架,外壳通过固定架与内锅连接,隔热筒包括筒本体以及设置于筒本体上部并向外延伸的凸板,凸板与内锅之间形成开口,固定架与隔热圈设置于开口处,固定架的顶壁、隔热圈的顶壁以及凸板形成把手,定位凹槽设置于固定架的顶壁和/或隔热圈的顶壁上。上述结构简单,便于把手的加工与安装。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凹槽也可以仅设置在固定架的顶壁上,或者仅设置在隔热圈的顶壁上。
[0011]进一步地盖体包括盖体本体以及设置于盖体本体内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下表面高于支撑面。上述结构中,由于加热装置的下表面高于支撑面,当盖体放置在放置平面上时,支撑面与放置平面接触,加热装置与放置平面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加热装置直接与放置平面接触,从而使得放置平面不易被烫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2]进一步地,器具本体包括内锅,加热装置的下表面与内锅的上边沿贴合,加热装置上设置有连通内锅内的烹饪腔与外界大气的排气通道,上述结构中,由于加热装置的下表面与内锅的上边沿贴合,因此烹饪腔内的烘烤气体将由预定的排气通道排至外界大气,避免烘烤气体由加热装置的下表面与内锅的上边沿之间的间隙溢出,保证烹饪器具的洁净。另外,第一支撑凸起与定位凹槽的槽底之间具有距离。上述结构使得在盖体盖设在器具本体上时,第一支撑凸起不会向上撑起盖体,从而使得加热装置的下表面与内锅的上边沿保持贴合,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洁净。
[0013]进一步地,盖体本体上设置有排气筒,加热装置上设置有与排气通道相对的过流孔,过流孔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通过排气筒内的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上述结构中,从加热装置中吹出的热风能够进入到内锅的烹饪腔内,热风与烹饪腔内的食物发生热交换后,只能从加热装置上的排气通道以及排气筒内的通道中排出,不会从其他位置吹出,从而避免油烟沾染烹饪器具的其他位置,提升了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0014]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在9mm至12mm之间。上述结构中,如果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过小,则会使得加热装置与放置平面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放置平面容易被加热装置的余热烫坏。如果第一支撑凸起的高度过大,则会导致支撑面与定位凹槽的槽底壁抵接,使得盖体被第一支撑凸起撑起,盖体与内锅之间的密封性降低,烹饪腔内的热气容易从盖体与内锅之间的间隙处散出,影响烹饪器具的清洁性。和/或,第一支撑凸起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位于所述盖体的相对的两侧。上述结构使得盖体放置于放置平面上更加稳定。
[0015]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凸起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位于盖体的相对的两侧,盖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支撑凸起,第二支撑凸起在盖体的周向方向上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之间。上述结构便于盖体与器具本体的电连接。和/或,盖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支撑凸起,耦合器设置在第二支撑凸起上,第二支撑凸起底面与第一支撑凸起的底面齐平。上述结构简单,一方面便于耦合器插接;另一方面,提高盖体放置时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地,器具本体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内锅组件,内锅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内锅,底座上设置有容纳内锅组件的容纳凹部,耦合器包括设置于盖体上的上耦合器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下耦合器。上述结构中,底座上连接电源线,盖体通过上耦合器与底座的下耦合器连接,使得盖体能够产生热风,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烘烤烹饪。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侧视图;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本体(10),所述器具本体(10)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定位凹槽(60);盖体(40),盖设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所述盖体(40)与所述器具本体(10)通过耦合器电连接,所述盖体(40)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支撑凸起(50),所述第一支撑凸起(50)的下表面为可与放置平面接触的支撑面(51),所述第一支撑凸起(50)限位于所述定位凹槽(6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50)为沿所述盖体(40)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凸筋,所述定位凹槽(60)为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50)适配的弧形槽,所述第一支撑凸起(50)在所述盖体(40)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1与所述定位凹槽(60)在所述盖体(40)的周向方向上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在0.2mm至1.2mm之间;和/或,所述第一支撑凸起(50)底部设有防滑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本体(10)包括外壳(2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20)内的内锅(30),所述定位凹槽(60)设置于所述外壳(2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包括把手(21),所述定位凹槽(60)设置于所述把手(2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外壳(20)包括隔热筒(22)、与所述隔热筒(22)连接的隔热圈(23)以及与所述隔热圈(23)连接的固定架(24),所述外壳(20)通过所述固定架(24)与所述内锅(30)连接,所述隔热筒(22)包括筒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筒本体上部并向外延伸的凸板(25),所述凸板(25)与所述内锅(30)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固定架(24)与所述隔热圈(23)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固定架(24)的顶壁、所述隔热圈(23)的顶壁以及所述凸板(25)形成所述把手(21),所述定位凹槽(6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4)的顶壁和/或所述隔热圈(23)的顶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0)包括盖体本体(41)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41)内的加热装置(42),所述加热装置(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高昌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