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8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它包括镜框、固设于镜框上的镜片、设于镜框内壁面且向内延伸的密封罩、设于密封罩边沿的柔性垫以及设于镜框两端的镜带,所述柔性垫与人体眼部周围皮肤相贴合;所述柔性垫上设有吸湿区,所述吸湿区分为与人体眼部下方皮肤区相贴合的下吸湿区、与人体太阳穴皮肤区相贴合的侧吸湿区以及与人体前额皮肤区相贴合的上吸湿区,各吸湿区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能够吸收水汽的吸附剂,各吸湿区与人体皮肤相贴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使柔性垫与人体的皮肤接触面保持干爽,同时能有效缓解镜片的起雾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护目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

技术介绍

[0002]护目镜是一种用于封闭或保护眼睛周围的护眼装置,主要是用来防止细菌、病毒以及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侵袭眼睛。然而,长期佩戴护目镜,护目镜与人体皮肤相接触处会积累大量的汗液与水汽,这些汗液与水汽不仅会使佩戴者感觉不适,而且会加快细菌的滋生,同时大量的汗液与水汽容易加重镜片的起雾现象,而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吸收水汽与汗液的医用护目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吸收水汽与汗液且能缓解镜片起雾现象的医用护目镜。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护目镜,它包括镜框、固设于镜框上的镜片、设于镜框内壁面且向内延伸的密封罩、设于密封罩边沿的柔性垫以及设于镜框两端的镜带,所述柔性垫与人体眼部周围皮肤相贴合;
[0005]所述柔性垫上设有吸湿区,所述吸湿区分为与人体眼部下方皮肤区相贴合的下吸湿区、与人体太阳穴皮肤区相贴合的侧吸湿区以及与人体前额皮肤区相贴合的上吸湿区,各吸湿区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能够吸收水汽的吸附剂,各吸湿区与人体皮肤相贴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空腔连通的通孔。
[0006]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07]1.本技术的医用护目镜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人体眼部周围皮肤所产生的汗液与水汽可经通孔进入吸湿区的空腔中,为吸附剂所吸收,使柔性垫与人体的皮肤接触面保持干爽,同时能有效缓解镜片的起雾现象。
[0008]2.本技术吸湿区的凸起以及导流棉的设置,提高了吸湿效率。
[0009]3.本技术的医用护目镜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吸附剂,使护目镜始终保持良好的吸湿效果。
[0010]4.本技术的医用护目镜,其单向透气阀的设置,起到了透气作用,亦能有效缓解镜片的起雾现象。单向透气阀上的过滤膜A与过滤膜B能够防止微生物等污染物进入,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将阀体从阀座上拆下后,更换过滤膜B,防止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在过滤膜B上积累。而阀座上过滤膜A的设置,防止在更换过滤膜B的过程中,污染物进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导流棉、凸起以及吸湿区腔室直接的关系示意图。
[0013]图3是盖体开启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4]图4是阀体拆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5]图5是图1中Ⅰ的放大图。
[0016]图6是图4中Ⅱ的放大图。
[0017]图7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阀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过滤膜B拆除后阀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标号说明:1镜框、2镜片、3密封罩、31单向透气阀、311阀座、312过滤膜A、313阀体、3131出气孔、3132环形凸沿、314过滤膜B、4柔性垫、41吸湿区、411空腔、412凸起、4121通孔、413导流棉、414吸附剂、415开口、416盖体、5镜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护目镜的实施例示意图。
[0023]所述医用护目镜,它包括镜框1、固设于镜框1上的镜片2、设于镜框1内壁面且向内延伸的密封罩3、设于密封罩3边沿的柔性垫4以及设于镜框1两端的镜带5,所述柔性垫4与人体眼部周围皮肤相贴合;
[0024]所述柔性垫4上设有吸湿区41,所述吸湿区41分为与人体眼部下方皮肤区相贴合的下吸湿区、与人体太阳穴皮肤区相贴合的侧吸湿区以及与人体前额皮肤区相贴合的上吸湿区,各吸湿区41内均设有空腔411,所述空腔411内填充有能够吸收水汽的吸附剂414,各吸湿区41与人体皮肤相贴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空腔411连通的通孔4121。
[0025]所述柔性垫4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橡胶。人体眼部周围皮肤所产生的汗液与水汽可经通孔4121进入吸湿区41的空腔411中,为吸附剂414所吸收,使柔性垫4与人体的皮肤接触面保持干爽,同时能有效缓解镜片2的起雾现象。
[0026]所述的吸附剂414可以为钠石灰或其他吸湿剂。
[0027]所述吸湿区41与人体皮肤相贴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412,所述通孔4121设于凸起412上,所述凸起412内设有向所述空腔411方向延伸的导流棉413,所述凸起412与空腔411通过导流棉413连通。
[0028]人体眼部周围皮肤所产生的汗液经导流棉413吸引,由凸起412的通孔4121进入空腔411中,再为吸附剂414所吸收。
[0029]所述吸湿区4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空腔411连通且容吸附剂414填入的开口415,所述开口415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体416。
[0030]所述的吸附剂414可以装入一袋体中,袋体再经热合后,形成吸附剂包。所述袋体的材质可以为负离子棉、无纺布等。制成的吸附剂包经开口415置入吸湿区41的空腔411中。该医用护目镜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吸附剂包。
[0031]所述密封罩3的侧壁上设有单向透气阀31;所述单向透气阀31包括固设于密封罩3侧壁上且呈管型的阀座311、设于阀座311中的过滤膜A312、与阀座311螺纹配合的阀体313以及设于阀体313内的过滤膜B314,所述密封罩3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阀座311固设于透气孔处;
[0032]所述阀体313的顶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3131,所述阀体313的内壁面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凸沿3132,所述过滤膜B314置于环形凸沿3132与阀体313的顶壁之间,所述阀体313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所述阀座311的外壁面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33]本技术的医用护目镜,其单向透气阀31的设置,起到了透气作用,能有效缓解镜片的起雾现象。单向透气阀31上的过滤膜A312与过滤膜B314能够防止微生物等污染物进入,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将阀体313从阀座311上拆下后,更换过滤膜B314,防止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在过滤膜B314上积累。而阀座311上过滤膜A312的设置,防止在更换过滤膜B314的过程中,微生物等污染物进入。
[003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改进和润饰,这些改变、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镜框(1)、固设于镜框(1)上的镜片(2)、设于镜框(1)内壁面且向内延伸的密封罩(3)、设于密封罩(3)边沿的柔性垫(4)以及设于镜框(1)两端的镜带(5),所述柔性垫(4)与人体眼部周围皮肤相贴合;所述柔性垫(4)上设有吸湿区(41),所述吸湿区(41)分为与人体眼部下方皮肤区相贴合的下吸湿区、与人体太阳穴皮肤区相贴合的侧吸湿区以及与人体前额皮肤区相贴合的上吸湿区,各吸湿区(41)内均设有空腔(411),所述空腔(411)内填充有能够吸收水汽的吸附剂(414),各吸湿区(41)与人体皮肤相贴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空腔(411)连通的通孔(4121);所述吸湿区(41)与人体皮肤相贴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412),所述通孔(4121)设于凸起(412)上,所述凸起(412)内设有向所述空腔(411)方向延伸的导流棉(413),所述凸起(412)与空腔(411)通过导流棉(413)连通。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悦林美娇朱美霖周启钧周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