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74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水管、罐体、底座、电解部件、储水仓、支撑架、第一电极、隔板、电解池、输水管、过滤池、过滤层、排气孔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下端面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下端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右端面安装有电解部件,所述进水管右端面安装有排气孔,所述底座右端面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罐体左侧设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右端面安装有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避免了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解决了原有装置发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的污水处理效果。的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


[000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属于电絮凝沉淀一体化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废水是指含有铬、镉、镍和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机械加工业、矿山冶炼业及部分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废水,该种废水经各种初步处理后重金属离子的浓度<50mg/L,但这种低浓度的含有微量重金属离子的重金属废水仍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若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并通过土壤、水、空气,尤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直接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含微量重金属离子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电絮凝沉淀装置中,操作较为复杂,且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工作稳定性差,现在需要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通过添加进水管、罐体、底座、电解部件、排气孔以及出水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水管、罐体、底座、电解部件、排气孔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下端面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下端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右端面安装有电解部件,所述进水管右端面安装有排气孔,所述底座右端面安装有出水管;
[0006]所述罐体包括储水仓、支撑架、第一电极、隔板、电解池、输水管、过滤池以及过滤层,所述罐体左侧设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右端面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右端面安装有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右端面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右端面设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部安装有过滤层;
[0007]所述电解部件包括电路管、支撑杆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电解部件下端安装有电路管,所述电路管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极。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罐体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罐体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解部件与罐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排气孔与罐体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出水管与罐体通过焊接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第一电极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输水管与隔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过滤层与隔板通过螺栓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有三组,且所述三组过滤层分别为细孔过滤网、砂石过滤网
以及活性炭过滤网。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第一电极规格相同,所述第一电极为铁电极、铝电极以及锌电极其中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处理过程中采用直流电源以及低压脉冲电源其中一种方式控制电极。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为铁电极、铝电极以及锌电极其中一种,所述第二电极上端面安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表面设有多组小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水管、罐体、底座、电解部件、排气孔以及出水管,该设计方便了对装置的改进,避免了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解决了原有装置发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的正视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中电解部件的正视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中A的放大图;
[0020]图中:1

进水管、2

罐体、3

底座、4

电解部件、5

排气孔、6

出水管、21

储水仓、22

支撑架、23

第一电极、24

隔板、25

电解池、26

输水管、27

过滤池、28

过滤层、41

电路管、42

支撑杆、43

第二电极、281

细孔过滤网、282

砂石过滤网、283

活性炭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图4,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水管1、罐体2、底座3、电解部件4、排气孔5以及出水管6,进水管1下端面安装有罐体2,罐体2下端面安装有底座3,底座3右端面安装有电解部件4,进水管1右端面安装有排气孔5,底座3右端面安装有出水管6;
[0023]罐体2包括储水仓21、支撑架22、第一电极23、隔板24、电解池25、输水管26、过滤池27以及过滤层28,罐体2左侧设有储水仓21,储水仓21内部安装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右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极23,第一电极23右端面安装有隔板24,隔板24右端面安装有电解池25,电解池25右端面安装有输水管26,输水管26,输水管26右端面设有过滤池27,过滤池27内部安装有过滤层28;
[0024]电解部件4包括电路管41、支撑杆42以及第二电极43,电解部件4下端安装有电路管41,电路管41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极43。
[0025]进水管1与罐体2通过焊接固定,罐体2与底座3通过螺栓固定,电解部件4与罐体2
通过螺栓固定,排气孔5与罐体2通过焊接固定,出水管6与罐体2通过焊接固定。
[0026]支撑架22与第一电极23通过螺纹固定,输水管26与隔板24通过螺栓固定,过滤层28与隔板24通过螺栓固定,出水管与罐体2通过焊接固定。
[0027]过滤层28有三组,且三组过滤层28分别为细孔过滤网281、砂石过滤网282以及活性炭过滤网283,可将电解反应后的水进一步的过滤。
[0028]第一电极23有若干组,且若干组第一电极23规格相同,第一电极23为铁电极、铝电极以及锌电极其中一种,方便污水发生电解反应。
[0029]电絮凝处理过程中采用直流电源或低压脉冲电源控制电极,方便污水发生电解反应。
[0030]第二电极43为铁电极、铝电极以及锌电极其中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水管、罐体、底座、电解部件、排气孔以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下端面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下端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右端面安装有电解部件,所述进水管右端面安装有排气孔,所述底座右端面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罐体包括储水仓、支撑架、第一电极、隔板、电解池、输水管、过滤池以及过滤层,所述罐体左侧设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右端面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右端面安装有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右端面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右端面设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部安装有过滤层;所述电解部件包括电路管、支撑杆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电解部件下端安装有电路管,所述电路管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沉淀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罐体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罐体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解部件与罐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排气孔与罐体通过焊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