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72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箱体和铰接在箱体顶部侧壁的圆形箱盖,箱体底部安装支座;箱体内部由上往下分为染色室和消毒室,所述染色和消毒室通过导液孔联通,染色室内安装有染色槽,所述箱盖顶部正中部设置有带盖的注水口与箱盖内部设置的存水区联通,所述出存水区底部设置有若干冲洗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染色后携带病菌的染色液被消毒处理,使流出的废液中不含有微生物,染色室完成染色后可进行灭菌,避免染色室遗留有细菌,不影响下一次染色,能保证染色的每个步骤的生物安全,染色过程和消毒冲淋过程箱盖关闭,避免染色液四处飞溅,污染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但还是避免不了疾病的发生,诱发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细菌,医生们为了能给病人合理用药,会对病人标本进行微生物涂片检查,以鉴别是由哪种细菌诱发的疾病。现有的临床微生物室或医学院校的微生物实验室均会使用染液对细菌和真菌进行染色,从生物安全的角度考虑,染色废液必须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而目前在一些实验室或县级医院染色直接在水池里操作,将染液直接排入下水道,这是严重违反生物安全的做法,将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生安全隐患,同时在染色过程中,染液易污染操作台、衣物,甚至皮肤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
[0005]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箱体和铰接在箱体顶部侧壁的圆形箱盖,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支座;
[0006]所述箱体内部由上往下分为染色室和消毒室,所述染色和消毒室通过导液孔联通;
[0007]所述染色室内安装有染色槽,所述染色槽两端宽边中部设置连接杆与箱体内壁连接,其中一端的连接杆贯穿箱体内壁与箱外的旋钮连接,所述染色室底部为圆锥形并在正中部设置导液孔;
[0008]所述消毒室底端为圆弧型,正中部设置有带盖的废液出口,所述消毒室的外壁上设置有贯穿壁面的带盖注液口;
[0009]所述箱盖铰接在箱体与所述旋钮相对的一侧,所述箱盖顶部正中部设置有带盖的注水口与箱盖内部设置的存水区联通,所述存水区底部设置有若干冲洗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染色管固定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槽上端设置有若干玻片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染色后携带病菌的染色液流入注有消毒液的消毒室进行灭菌处理,使流出的废液中不含有微生物,染色室完成染色后可通过箱盖注入消毒液对染色室进行冲淋消灭菌,避免染色室遗留有细菌,消毒液冲淋完后使用清水冲淋染色室和消毒室,洗净消毒液残留物,不影响下一次染色,能保证染色的每个步骤的生物安全,避免病菌传播。
[0014](2)本技术防污染,染色过程和消毒冲淋过程箱盖关闭,避免染色液四处飞溅,污染环境,染色液经过消毒室消毒后从废液出口统一排到废液桶内进行集中化学处理,避免废液污染污染下水道、河流湖泊。
[0015](3)本技术染色方便,染色完成度高,玻片夹持在固定杆之间,能够浸润在倒入染色槽内的染色液中,染色槽能够晃动提高染色率,染色后翻转染色槽使染色液被完全倒出,染色槽内不残留液体染色液,提高玻片的风干效率与风干效果,最后得到的玻片染色效果好。
[0016](4)本技术清洗方便,流入箱盖注水口的水流被箱盖上的冲洗孔均匀分散冲淋到箱内的各个区域,清洗染色液,箱体为柱体结构,棱角少,易冲洗干净,染色槽可转动冲洗不留死角,清洗方便,清洁度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检验染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检验染色装置的箱盖打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检验染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检验染色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
箱体、11

固定环、12

染色室、13

消毒室、131

废液出口、 132

注液口、14

导液孔、15

染色槽、151

固定杆、152

橡胶层、153
‑ꢀ
连接杆、16

旋钮、2

箱盖、21

注水口、22

冲洗孔、3

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参阅图1

4所示,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箱体1和铰接在箱体1顶部侧壁的圆形箱盖2,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支座3,所述支座3包括圆形底盘和支撑杆,支撑杆与箱体连接,支座3能够抬高箱体1,方便排出染色废液;所述箱体1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染色管固定环11,能够固定装有染色液的染色试管;所述箱体1 内部由上往下分为染色室12和消毒室13,所述染色室12和消毒室 13通过导液孔14联通,染色室12内能对玻片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后的染色废液通过导液孔14进入消毒室13;所述染色室12内安装有染色槽15,所述染色槽15上端设置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玻片固定杆151,所述固定杆151之间上设置有橡胶层152,所述橡胶层152能够固定紧插入的玻片,即使染色槽翻15转玻片也不会滑动,
所述染色槽15两端宽边中部设置连接杆153与箱体1内壁连接,其中一端的连接杆153贯穿箱体1内壁与箱外的旋钮16连接,转动旋钮16时染色槽15能够随旋钮16转动,所述染色室12底部为圆锥形且正中部设置导液孔14,圆锥形设计能够使染色室12的染色废液全部流入消毒室13内,不残留在染色室12中;所述消毒室13底端为圆弧型,正中部设置有带盖的废液出口131,消毒室13底部弧形设计能够使消毒后的染色废液集中在废液出口131处,便于排净染色废液,所述消毒室13的外壁上设置有贯穿壁面的带盖注液口132,方便添加消毒液;所述箱盖2铰接在箱体1与所述旋钮16相对的一侧,所述箱盖2顶部正中部设置有带盖的注水口21与箱盖内部设置的存水区联通,所述出存水区底部设置有若干冲洗孔22,流入箱盖2注水口21 的水流被箱盖2上的冲洗孔22均匀分散冲淋到箱体1内的各个区域。
[0027]本技术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
[0028]使用时,在通过注液口132在消毒室13内注入消毒液,将玻片插在染色槽固定杆的橡胶层152之间,取下固定环11上的染色管将染色液倒入染色槽,关闭箱盖2,使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箱体和铰接在箱体顶部侧壁的圆形箱盖,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支座;所述箱体内部由上往下分为染色室和消毒室,所述染色和消毒室通过导液孔联通;所述染色室内安装有染色槽,所述染色槽两端宽边中部设置连接杆与箱体内壁连接,其中一端的连接杆贯穿箱体内壁与箱外的旋钮连接,所述染色室底部为圆锥形并在正中部设置导液孔;所述消毒室底端为圆弧型,正中部设置有带盖的废液出口,所述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霞李明王涛贾雄飞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