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69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和顶盖,顶盖扣合在加热筒顶端。加热筒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盘,加热盘内安装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盘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槽,加热盘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骨架为金属导热材质,骨架外包覆有导热硅胶,支撑架上端为圆筒形,下端设有斜撑,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第一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连通,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挂钩上挂设有输液容器,输液容器一端挂在挂钩上,另一端与支撑架相接,加热筒底面开设有通孔,输液容器的头部从通孔处穿出加热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效果不理想、存在容易被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存在容易被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存在容易被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护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护理中,寒冷天气中给患者输液时因为液体处于常温状态,给患者躯体造成不适,尤其对于低体温需要复温的伤病员,不利于疾病的救治。护理人员在遇到因咀嚼困难、食管术后禁食、胃肠术后禁食、昏迷不醒等患者时,需要留置胃管或小肠管来鼻饲营养液。临床上常采用营养泵管来盛放营养乳和水,营养泵管前端通过患者鼻孔插入胃中,后端与盛放有流食的容器相连通,通过泵将流食打入患者胃中。
[0003]为了预防误吸,重症患者一般通过营养泵匀速泵入患者胃或小肠内,营养液泵入每天持续 12小时以上,对于老年患者有些怕凉的吃了室温(25℃)下的实物会胃部不适,而营养液加热蛋白容易凝固且很快也会变凉,若采用加热泵效果不好而且容易烫伤患者。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现有临床实践中,会采用热水瓶包裹缠绕输液器或用热水批量加热输液瓶的方式,但是加热温度不好把握、容易造成药物失效。营养泵管生产厂家在提供营养泵管时,通常还配有几个简易加热夹,在两夹片内侧对称设置有加热条,通电后加热条对营养泵管进行加热。但加热夹仅对夹持部分有加热效果,加热效果不理想。而且加热夹加热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够加热液体,存在容易将病人烫伤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加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效果不理想、存在容易被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br/>[0007]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和顶盖,所述顶盖扣合在加热筒顶端,所述加热筒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内安装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盘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槽,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骨架为金属导热材质,所述骨架外包覆有导热硅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为圆筒形,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斜撑,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连通,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设有输液容器,所述输液容器一端挂在挂钩上,另一端与支撑架相接,所述加热筒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加热盘和支撑架,所述输液容器的头部从通孔处穿出加热筒,所述输液容器的头部连接有输液器。
[0008]进一步,所述加热筒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圆周分布的连接柱,所述顶盖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连接柱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柱的末端突出于加热筒外,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连接台,所述滑杆的顶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接柱于通孔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限位环,所述滑杆的末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头,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限位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环相接。
[0009]进一步,所述加热筒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调节器和显示器,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电阻丝的功率,所述连接柱的末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端设有检测孔,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液器穿过检测孔与输液容器头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顶盖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内转动连接有拉环。
[0011]进一步,所述加热筒的顶端嵌设有第一磁条,所述顶盖的末端嵌设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吸附在第二磁条上,所述加热筒的顶面和顶盖的底面均粘接有密封垫。
[0012]进一步,所述加热筒的侧壁内设有保温层,所述通孔的末端设有保温圈。
[0013]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加热装置,一方面,通过加热筒内的加热盘和支撑架,对输液容器进行加热,再通过顶盖将加热筒盖住,防止热量散失,加热效果好;另一方面,加热筒和顶盖,通过滑杆连接,便于输液容器安装在加热装置内。加热筒壁内填充有隔热材料,隔绝热量传递,保温的同时,防止加热筒外壁过热,导致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医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加热筒下拉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医用加热装置中加热筒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医用加热装置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加热筒1,通孔11,保温圈111,连接柱12,安装孔121,限位环122,安装架123,检测孔124,滑杆13,限位头131,弹簧14,第一磁条15,保温层16,顶盖2,挂钩21,连接台22,安装柱23,拉环231,第二磁条24,加热盘3,电阻丝31,第一散热槽32,支撑架 4,斜撑41,第二散热槽42,输液容器5,温度控制器6,调节器61,显示器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1和顶盖2,顶盖2扣合在加热筒1顶端。加热筒1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盘3,加热盘3内安装有加热电阻丝31,加热盘 3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槽32,加热盘3上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骨架为金属导热材质,骨架外包覆有导热硅胶。支撑架4上端为圆筒形,下端设有斜撑41,支撑架4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42,第一散热槽32与第二散热槽42连通。顶盖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21,挂钩 21上挂设有输液容器5,输液容器5可为输液瓶、输液袋等,本技术便于说明,图2中显示为输液瓶。输液容器5一端挂在挂钩21上,另一端与支撑架4相接,加热筒1底面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贯穿加热盘3和支撑架4,输液容器5的头部从通孔11处穿出加热筒1,输液容器5的头部连接有输液器。加热盘3工作时,热量由电阻丝31发出,通过第一散热槽32 和第二散热槽42,以及支撑架4向上扩散,达到对加热筒1内部的输液容器5进行加热的目的。
[0021]加热筒1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圆周分布的连接柱12,顶盖2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台22,连接台22与连接柱12一一对应,连接柱12的末端突出于加热筒1外。连接柱 12内开设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内穿设有滑杆13,滑杆13的一端位于安装孔121内,另一端穿过连接台22,滑杆13的顶端设有螺纹段,螺纹段螺纹连接有螺母。连接柱12于通安装
孔12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限位环122,滑杆13的末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头131,滑杆13上套设有弹簧14,弹簧14一端与限位头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环122相接。将输液容器5 放入加热筒1时,下拉加热筒1,即可使加热筒1与顶盖2脱离,将输液容器5放入后,放开加热筒1后,在弹簧14的作用下,使得加热筒1自动上升与顶盖2连接。
[0022]加热筒1上设有温度控制器6,温度控制器6包括调节器61和显示器62。调节器61用于调节电阻丝31的功率,连接柱12的末端连接有安装架123,安装架123一端设有检测孔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筒和顶盖,所述顶盖扣合在加热筒顶端,所述加热筒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内安装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盘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槽,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骨架为金属导热材质,所述骨架外包覆有导热硅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为圆筒形,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斜撑,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与第二散热槽连通,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设有输液容器,所述输液容器一端挂在挂钩上,另一端与支撑架相接,所述加热筒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加热盘和支撑架,所述输液容器的头部从通孔处穿出加热筒,所述输液容器的头部连接有输液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圆周分布的连接柱,所述顶盖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连接柱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柱的末端突出于加热筒外,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另一端穿过连接台,所述滑杆的顶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妮赵贵锋祝成红叶奇李瑞博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