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579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各器官的第一灌注仓、第二灌注仓和第三灌注仓,第一泵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仓和第二灌注仓连接,第二泵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仓和第二灌注仓连接,第三泵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第三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仓和第三灌注仓连接,第四泵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仓和第三灌注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能够对多器官进行修复,并利用肾脏维持电解质尿素等成分的稳定,避免损伤肝细胞及胆道,提高器官的修复性能。提高器官的修复性能。提高器官的修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器官供需矛盾严重:肝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肾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全球等待肝肾移植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器官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器官供需矛盾导致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扩大捐献器官的数量成为移植领域亟需尽快攻克的关键问题。针对器官短缺问题,移植界提出了许多策略来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其中,改善及利用边缘移植物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0003]DCD等边缘移植物利用率亟待提高:器官移植供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脑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一类是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对于前者,本研究团队开创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以及不中断血流器官移植设备,大大提升以及维护了脑死亡供体移植物的质量,脑死亡供体移植物利用率已经得到较大地提升。而对于心脏死亡供体捐献的移植物,循环衰竭后器官由于发生血流淤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灌注仓,用于存储肝脏;第二灌注仓,用于存储第一肾脏;第三灌注仓,用于存储第二肾脏;第一管道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灌注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灌注仓连接;第二管道和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灌注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灌注仓连接;第三管道和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灌注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灌注仓连接;第四管道和第四泵,所述第四泵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灌注仓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灌注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通过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一端通过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以使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并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上均设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三通阀,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黄金波李冶夫陈宏珲张涛年庆伟郭志勇何晓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