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叠合构件及粗糙面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49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构件及粗糙面成型装置。所述预制叠合构件包括:第一叶板;第二叶板,与第一叶板相对设置;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之间,适于连接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之间形成有空腔,第一叶板朝向空腔的第一内表面包括第一凸起部,第二叶板朝向空腔的第二内表面包括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交错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叠合构件,通过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交错设置,提供了一种粗糙面结构规则的预制叠合构件,增加了空腔内现浇混凝土的通过效率,降低了空腔内形成空洞、间隙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建筑的质量。工质量和建筑的质量。工质量和建筑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叠合构件及粗糙面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构件及粗糙面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叠合预制构件以其重量轻、形成的节点简单等优点,逐渐地受到欢迎,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结构形式,同时也对其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叠合预制构件包括叶板及叶板之间的空腔,此类预制叠合构件空腔内的粗糙面结构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空腔内现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及所形成建筑的整体质量。然而,现有技术中预制叠合构件的粗糙面结构往往存在缺陷,例如两个相对设置的粗糙面结构不规则,影响空腔内的空间,进而会对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起到阻碍作用,空腔不容易浇筑密实,最终影响构件的质量和施工质量,造成建筑质量低和施工不安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制叠合构件的粗糙面结构不规则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粗糙面结构规则的预制叠合构件。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粗糙面成型装置所成型的粗糙面结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板(110);第二叶板(120),与所述第一叶板(110)相对设置;连接组件(140),设置于所述第一叶板(110)与所述第二叶板(120)之间,适于连接所述第一叶板(110)与所述第二叶板(120);所述第一叶板(110)与所述第二叶板(120)之间形成有空腔(130),所述第一叶板(110)朝向所述空腔(130)的第一内表面(113)包括第一凸起部(111),所述第二叶板(120)朝向所述空腔(130)的第二内表面(123)包括第二凸起部(121),所述第一凸起部(11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21)交错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叶板(110)朝向所述空腔(130)的第一内表面(113)包括第一凹陷部(112),所述第二叶板(120)朝向所述空腔(130)的第二内表面(123)包括第二凹陷部(122)。2.一种粗糙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220),适于与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构件的第二内表面(123)相抵靠,并适于沿所述第二内表面(123)移动;成型部(210),与所述支撑部(220)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支撑部(220)固定连接,适于随着所述支撑部(220)的移动而成型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构件的第一内表面(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糙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0)包括:第一接触部(221),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20)的前端,并由所述支撑部(220)的顶端朝向前下方向倾斜;第三接触部(222),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20)的后端,并由所述支撑部(220)的顶端朝向后下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第三接触部(222)适于为所述支撑部(220)的行进提供导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粗糙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210)包括:第二接触部(213),设置于所述成型部(210)的前端,并由所述成型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王亮王子明马钊丰韬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