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428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区,在所述采区之间设置若干间柱,所述采区内垂直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垂直矿体走向的所述矿块之间设置顶底柱,所述矿块内设置矿房和房间矿柱,在所述间柱内间隔设置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进风上山、回风上山内均可通行无轨设备,便于采用自行无轨设备回采;溜井布置在顶底柱与间柱交界处,靠近矿房,矿石运距短;采区间共用进风上山、回风上山和溜井,矿房联络道根据需要设置,数量较少,采切工程量少。采切工程量少。采切工程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矿房柱采矿法是一种高效的空场采矿法,主要用于水平、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适用于矿体和围岩中等以上稳固。现有房柱采矿法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3]第一种布置形式:典型的是锡矿山锑矿房柱法(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第2卷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P1100)所示,属普通房柱采矿法。该房柱采矿法沿走向布置采区(或称盘区),采区之间设间柱(间柱宽度3m~4m),采区内布置矿块(矿块宽度15m~20m),矿块再划分为矿房和房间矿柱(房间矿柱一般是直径4m~5m的圆柱形或边长4m~5m的矩形)。该采矿方法施工的主要采切工程有:运输大巷、运输大巷至矿房内的通道(行人通风天井,图中未画出,一般在溜井附近)、溜井、切割平巷、切割上山、回风平巷等。矿房内采出的矿石采用电耙运搬至溜井,通过溜井装入运输大巷内的运输车辆运出采区;新鲜风流自运输大巷至矿房,经切割平巷至回风平巷,最后由回风平巷排出。
[0004]第二种布置形式:典型的是哲兹卡兹干矿自行设备分层开采的盘区(即采区)

房柱法(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第2卷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P1100)所示,用于中深孔凿岩的房柱采矿法。该房柱采矿法盘区长轴沿矿体走向布置,盘区之间设间柱,采区内布置矿块,矿块划分为矿房和房间矿柱。该采矿方法施工的主要采切工程有:运输平巷、回风平巷、盘区平巷、通风平巷、进车线等。矿房内采出的矿石采用自行设备运搬,经矿房、进车线、盘区平巷、运输平巷运出盘区;新鲜风流自运输平巷经盘区平巷、进车线再进入矿房,矿房内的风流通过通风平巷至回风平巷,最后由回风平巷排出。
[0005]第一种布置形式是沿走向布置采区,采区之间设间柱,采区内布置矿块,矿块再划分为矿房和房间矿柱。该技术主要采切工程有:运输大巷、运输大巷至矿房内的通道、溜井、切割平巷、切割上山、回风平巷等。矿房内采出的矿石采用电耙运搬至溜井,通过溜井装入运输大巷内的运输车辆运出采区;新鲜风流自运输大巷至矿房,经切割平巷至回风平巷,最后由回风平巷排出采区。主要缺点是矿房内各房间矿柱之间均施工切割上山,工程量大;回风平巷与矿房相通,难以控制风流;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规模开采。
[0006]第二种布置形式是盘区(即采区)长轴沿矿体走向布置,盘区之间设间柱,采区内布置矿块,矿块划分为矿房和房间矿柱。该采矿方法施工的主要采切工程有:运输平巷、回风平巷、盘区平巷、通风平巷、进车线等。矿房内采出的矿石采用自行设备运搬,经矿房、进车线、盘区平巷、运输平巷运出盘区;新鲜风流自运输平巷经盘区平巷、进车线再进入矿房,矿房内的风流通过通风平巷至回风平巷,最后由回风平巷排出盘区。主要缺点是设置盘区平巷、进车线和通风平巷工程量大;盘区内未设置溜井,矿石运输距离远。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以改善上述采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0010]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区,在所述采区之间设置若干间柱,所述采区内垂直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垂直矿体走向的所述矿块之间设置顶底柱,所述矿块内设置矿房和房间矿柱,在所述间柱内间隔设置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
[0011]优选地,所述进风上山、所述回风上山与所述矿房之间设矿房联络道。
[0012]优选地,所述进风上山与每个矿块中的矿房之间设1条矿房联络道。
[0013]优选地,所述回风上山与每个矿块中的矿房之间设2条矿房联络道
[0014]优选地,还包括溜井,所述溜井设置在顶底柱与回风上山的间柱交界处。
[0015]优选地,还包括切割平巷,所述切割平巷设置所述矿块底部矿房中,所述切割平巷连通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矿房联络道。
[0016]优选地,在所述进风上山中设置风门。
[0017]优选地,在所述进风上山与所述回风上山内均设置有可通行无轨设备。
[0018]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区,在采区之间设置若干间柱;
[0020]步骤二:采区内垂直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垂直矿体走向的矿块之间设置顶底柱,矿块内设置矿房和房间矿柱;
[0021]步骤三:在间柱内间隔设置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进风上山、回风上山与所矿房之间设矿房联络道;
[0022]步骤四:在顶底柱与间柱交界处靠近回风上山布置溜井,可供采区间相邻的两个矿块使用;
[0023]步骤五:在矿块底部矿房中布置切割平巷,连通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矿房联络道;
[0024]步骤六:采区内矿块自上而下、从左至右开采,上部矿块开采结束后,在通向上部矿块的进风上山中设置风门,新鲜风流自进风上山通过矿房联络道进入矿房,再通过矿房与回风上山之间矿房联络道进入回风上山排出;
[0025]步骤七:矿房中采出的矿石直接运至顶底柱与间柱交界处的溜井,通过溜井下放至阶段运输巷运出;矿房回采结束后,崩落顶板岩层和房间矿柱。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优点是进风上山、回风上山内均可通行无轨设备,便于采用自行无轨设备回采;溜井布置在顶底柱与间柱交界处,靠近矿房,矿石运距短;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均布置在间柱内,进风上山与每个矿块中的矿房之间设1条矿房联络道,回风上山与每个矿块中的矿房之间设2条矿房联络道,矿房联络道数量少,便于通风管理;采区间共用进风上山、回风上山和溜井,矿房联络道根据需要设置,数量较少,采切工程量少。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的2

2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中的3

3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区,在所述采区之间设置若干间柱,所述采区内垂直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垂直矿体走向的所述矿块之间设置顶底柱,所述矿块内设置矿房和房间矿柱,在所述间柱内间隔设置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上山、所述回风上山与所述矿房之间设矿房联络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上山与每个矿块中的矿房之间设1条矿房联络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上山与每个矿块中的矿房之间设2条矿房联络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溜井,所述溜井设置在顶底柱与回风上山的间柱交界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割平巷,所述切割平巷设置所述矿块底部矿房中,所述切割平巷连通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矿房联络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布置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亮张建勇李新成张明峰周士霖颜廷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