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装置的不断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在锂电池中,氟化碳体系为2180Wh
·
kg
‑1,超过SOCl2、MnO2、SO2等电池系统,是已知锂电池中最高的。氟化碳正极一般具有工作电压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广、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氟化碳作为高能存储器件在医疗植入、电子和军事领域具有极大的意义。
[0003]但是,对于氟化碳正极体系,强的C
‑
F键共价性会导致放电过程中极化严重,并且会降低输出电压,导致低能量密度。氟化碳的电导率较低,导致正极性能较差。为了实现提高电化学性能,采用导电聚合物涂层、金属氧化物掺杂和碳涂层等多种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原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但是,目前研究人员只发现氟化碳作为正极材料在钠、钾电池中具有明显的二次行为,而在常规的锂电池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将氟化碳、煅烧后带有环结构的含氮聚合物、锂盐混合充分后,于保护气氛下进行煅烧反应;或者是将氟化碳、带有环结构的含氮单体、锂盐混合充分后进行聚合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氟化碳与带有环结构的含氮单体或煅烧后带有环结构的含氮聚合物的质量比为9~5:1~5,带有环结构的含氮单体或煅烧后带有环结构的含氮聚合物与锂盐的质量比为4~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后带有环结构的含氮聚合物为聚丙烯腈,所述的带有环结构的含氮单体为苯胺或吡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的温度为500~700℃,煅烧的时间为2~4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盐为碳酸锂或氧化锂。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放电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平,陈施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