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珊珊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15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有充电桩主体、显示屏、充电枪以及线缆主体四者组成的汽车充电桩,充电桩主体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卷收机构一与卷收机构二,且两者上下对应分布,卷收机构一与卷收机构二之间设置有气动组件,充电桩主体两侧分别设置充电枪。通过在该装置添加卷收机构一与卷收机构二,能够对连接与充电枪与充电桩主体的线缆主体进行卷收,遮蔽以及防护,避免线缆杂乱无章排布,进一步的降低对来来往往进行充电的汽车或车主造成伤害风险,例如绊倒或者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该汽车充电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充电操作区域的整洁度,同时进一步规避风险,提高充电操作的安全性。电操作的安全性。电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有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近几年,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场兴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运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充电桩为了方便车主进行充电,常常在充电枪上连接一条长长的充电线,在使用过程中这条长长的线的确增大了充电枪的延伸区域,不同车型上的不同位置的充电口也可以非常顺利地与充电枪相连接。但是,使用后将充电枪悬挂在充电桩上后,长长的充电线随意地拖拽在充电桩附近的地面上,尤其是针对于地下停车库而言,不仅造成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有充电桩主体(1)、显示屏(11)、充电枪(12)以及线缆主体(2)四者组成的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卷收机构一(3)与卷收机构二(4),且两者上下对应分布,所述卷收机构一(3)与卷收机构二(4)之间设置有气动组件(5),所述充电桩主体(1)两侧分别设置充电枪(12),两侧所述充电枪(12)均对应设置线缆主体(2),且两侧线缆主体(2)后端分别经过卷收机构一(3)与卷收机构二(4)与充电桩主体(1)连接固定;所述卷收机构一(3)包括半圆防护盖(31)、卷收组件(32)、驱动板(33)、弧形槽(333)、滚珠(334)、导轨(34)、导向柱(341)、导向槽(342),所述半圆防护盖(31)后端面设置有固定件(13),且其通过固定件(13)配合螺栓与充电桩主体(1)连接,所述半圆防护盖(31)的下侧设置驱动板(33),且其两者前端面中部设置导轨(34),所述导轨(34)内部垂直开设导向槽(342),所述导向槽(342)内部上端设置导向柱(341),且导向柱(341)后端与半圆防护盖(31)固定,所述导轨(34)下端与驱动板(33)前端面固定,所述驱动板(33)上端面开设弧形槽(333),且弧形槽(333)内部嵌入式连接滚珠(334),所述半圆防护盖(31)与驱动板(33)之间设置卷收组件(32);所述卷收组件(32)包括卷收筒(321)、理线槽(322)、固定柱(323)、安装腔(324)、卷簧一(325),所述卷收筒(321)的内部开设安装腔(324),且安装腔(324)的内部贯穿设置固定柱(323),所述卷收筒(321)与固定柱(323)贯穿连接处之间套接有轴承并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柱(323)前端与充电桩主体(1)连接固定,后端与半圆防护盖(31)固定,所述固定柱(323)的外表面缠绕有卷簧一(325),且卷簧一(325)一端与固定柱(323)连接,另一端与安装腔(324)内壁固定,所述卷收筒(321)外表面开设理线槽(322),所述线缆主体(2)经半圆防护盖(31)与驱动板(33)之间延伸至其两者内部并缠绕于卷收筒(321)环形侧面的理线槽(322)中,所述驱动板(33)呈弧形结构设计,且其与半圆防护盖(31)不接触并且弧度一致,组合成完整的圆形,所述半圆防护盖(31)与驱动板(33)一侧均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弧形件,且弧形件相对设置,两者之间设置有清理组件(6);所述气动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板(33)下端面的U型结构压板(52),且压板(52)之间设置硅胶气囊(51),所述卷收机构一(3)与卷收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珊珊陈子旋
申请(专利权)人:李珊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