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89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包括外防护套、穿设在外防护套内的屏蔽套和穿设在屏蔽套内的两根音频线,音频线包括绝缘外套和位于绝缘外套内的回音监控线、第一音频穿设线、第二音频传输线和第三音频传输线,屏蔽套和音频线之间填充有填充物;第一音频传输线、第二音频传输线和第三音频传输线都包括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第一音频传输铜线;第一音频传输铜线、第二音频传输铜线和第三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4平方毫米、0.5平方毫米和0.63平方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磁污染小、能够对不同频段进行区分传输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音频电缆电磁污染大、通过统一的导线传输不同频段的音频所存在的传输质量差的问题。不同频段的音频所存在的传输质量差的问题。不同频段的音频所存在的传输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被誉为音响系统神经的音响信号线,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探索和主客观的测试表明,在比较高级的音响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音响线材的作用就是将某一音响器材的输出信号毫无损耗、毫无畸变、不受外界干扰、十分方便的传输给另外一个音响器材。因此对音响电缆的高保真的信号传输等方面有技术要求。而一般的音响信号线包括构成信号传输回路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均由一根芯线结构组成,该芯线结构包括绝缘层和包裹于绝缘层内的若干铜丝,该若干铜丝绞合连接形成导体,用于传输音响信号。一方面,由于音响信号通过导体传输,而导体在常温下存在电阻的,因而会消耗掉部分信号能量;另一方面,音响信号线在通电流或传输信号时,铜丝周围存在磁场,当电流变化时,磁场也将随着变化,变化的磁场会作用于铜丝而产生电感;由此会出现信号失真乃至丢失等严重问题,大大降低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用户的体验度。为此设计出了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1625359.2,名称“一种音响电缆及其制作方法”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音频电缆。该音频电缆存在以下不足:将正负音频线绞合在一起,同一根音频线中的电缆也是同现有的惯用的制作音频线的导电芯线的方法一样、也是通过多股导线铰接在一起来形成的,由于铰接时导体形成螺旋,使用时会产生磁场而导致环境的电磁辐射污染,而且本申请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发现、导线绕在一起会影响传音品质;另外该专利文献中的电缆同所以现有的电缆一样,对于高、中、低频的音频信号的传输,都是通过相同参数的导线来传输的,从而影响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磁污染小、能够对不同频段进行区分传输的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解决了现有的音频电缆电磁污染大、通过统一的导线传输不同频段的音频所存在的传输质量差的问题。
[0004]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包括外防护套、穿设在外防护套内的屏蔽套和穿设在屏蔽套内的两根音频线,所述音频线包括绝缘外套和位于绝缘外套内的回音监控线、第一音频穿设线、第二音频传输线和第三音频传输线,所述屏蔽套和音频线之间填充有填充物;第一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位于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内的仅一根第一音频传输铜线,所述第一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4平方毫米;第二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二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位于第二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内的仅一根第二音频传输铜线,所述第二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5平方毫米;第三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三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位于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内的仅一根第三音频传输铜线,所述第三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63平方毫米。设置屏蔽套,能够提高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以提高传输质量,导线之
间以及导线的芯线之间都不进行绕制,能够降低电磁污染。设置三根横截面为特定值的铜线进行传输高中低频的音频信号,传输质量好;导线的芯线为单股,能够提高表面平整度以降低表面电阻。第一音频传输铜线、第二音频传输铜线和第三音频传输铜线的表面都为镜面结构。两根音频线平行设置。
[0005]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为棉线,棉线的延伸方向同音频线的延伸方向相同。能够使得本专利技术软而且抗拉能力好。
[0006]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外套上套设有编织套。能够使得本专利技术铺设好后不容易产生移位,从而上端穿设质量维持在设定效果。
[0007]作为优选,所述编织套为PP纱编织而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套包括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为铝箔纸制作而成,所述外屏蔽层为铜丝编织而成的编织物。屏蔽效果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回音监控线包括芯线和包裹在芯线外的回音监控线部绝缘套,所述芯线由七根回音监控线部铜线绞合在一起构成,所述回音监控线部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1平方毫米。回音监控对传输质量的要求不高,采用该结构即现有的惯用结构,能够降低成本。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音频传输铜线、第二音频传输铜线和第三音频传输铜线都为直线结构且彼此平行。能够提高音频传输质量。
[0011]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套为半硬PVC制作而成,所述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第二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第三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都为HDPE制作而成。
[0012]作为优选,两根所述音频线的绝缘外套上都设有沿音频线延伸方向延伸的止转平面,两根所述音频线的绝缘外套的所述止转平面抵接在一起,一根音频线上的所述止转平面上设有沿音频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卡条、另一根音频线上的所述止转平面上设有沿音频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条和卡槽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卡接在一起。能够将两根音频线可靠地固定在一起,而防止制作过程中两根音频线产生卷绕尤其时局部的卷绕,从而保证降低电磁辐射污染时的可靠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卡条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卡槽的横截面的开口形状为“一”字型。能够将卡条和卡槽用于音频线正极和负极的识别,无需另行进行不同的标色来进行识别,使得卡条和卡槽起到一物二用的作用。为了符合识别习惯,以设有卡条的音频线为正极线(横截面像电池正极的形状)、设有卡槽的音频线为负极线(横截面的形状为一字型,为通用的负的符合)。
[0014]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套内还穿设有沿音频线延伸方向延伸的柔性密封管。使用时,给软性密封管内冲高压流体来使得本专利技术伸直,从而避免音频线产生弯折而优选音频通讯质量。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正负极通讯线部进行卷绕,电磁辐射污染小;音频传输用的导线的芯线仅一股,不会产生卷绕,不但电磁辐射小而且便于实现不卷曲铺设以提高通讯重量;三根音频信号传输线采用不同的能够使得传输质量优化的导线来完成,能够提高传输质量,提高音响质量;设置屏蔽套,抗干扰能力好;对各个线的防护效果好;传输速度快,抗干扰强,线材柔软、耐拉。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7]图中:编织套1、外防护套2、内屏蔽层3、外屏蔽层4、填充物5、绝缘外套6、回音监控线7、第一音频穿设线8、第二音频传输线9、第三音频传输线10、芯线11、回音监控线部绝缘套12、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13、第一音频传输铜线14、止转平面15、卡条16、卡槽17、柔性密封管18、第二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19、第二音频传输铜线20、第三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21、第三音频传输铜线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包括编织套1、位于编织套内的外防护套2、穿设在外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防护套、穿设在外防护套内的屏蔽套和穿设在屏蔽套内的两根音频线,所述音频线包括绝缘外套和位于绝缘外套内的回音监控线、第一音频穿设线、第二音频传输线和第三音频传输线,所述屏蔽套和音频线之间填充有填充物;第一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位于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内的仅一根第一音频传输铜线,所述第一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4平方毫米;第二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二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位于第二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内的仅一根第二音频传输铜线,所述第二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5平方毫米;第三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三音频传输线包括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和位于第一音频传输线部绝缘套内的仅一根第三音频传输铜线,所述第三音频传输铜线的横截面积为0.63平方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棉线,棉线的延伸方向同音频线的延伸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套上套设有编织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套为PP纱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级音响清音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祥徐柯沈雨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跨越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