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藏冷冻机组技术

技术编号:301370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控制方法的冷藏冷冻机组。该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温度;将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停机温度进行比较;当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停机温度时,控制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电磁阀断开;获取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将所述开机运行时长与设定最小运行时长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所述开机运行时长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延时停机模式或者正常停机模式。该控制方法能够确保压缩机满足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要求,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藏冷冻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藏冷冻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冷藏冷冻机组能够提供有效的温度控制,进而促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生产、粮食储存等诸多领域。冷藏冷冻机组,包括但不限于水冷式机组和风冷式机组,可直接通过制冷剂(也称为“冷媒”)来冷却冷库等场合,以便提供合适的冷藏和/或冷冻温度。一些冷藏冷冻机组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例如使用螺杆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这种冷藏冷冻机组至少还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装置。冷藏冷冻机组可被分为彼此互联的室外机组(其通常被置于室外环境中)和室内机(其通常被置于温度待调节的室内环境中,例如冷库中)两部分。压缩机和冷凝器被置于室外机组中,而蒸发器和膨胀装置被置于室内机中。在制冷循环中,压缩机通过吸气口吸入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并且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并且沿着管路流入到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借助于风冷或水冷方式,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被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从冷凝器离开后沿着管路流到膨胀装置中,并且在膨胀装置中被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然后,该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沿着管路流向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该液态冷媒通过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被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同时室内空气被冷却到预定的目标冷藏温度或目标冷冻温度。该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然后又被压缩机吸入和压缩,从而开始新的制冷循环。
[0003]为了提高冷藏冷冻机组的质量,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机组的运行时间、环境温度、人为操作、启停次数等。其中,频繁启停不仅会增加能耗,更会对压缩机的部件产生较大冲击,极易导致压缩机损坏。频繁启停包括非正常条件下的频繁启停和正常条件下的频繁启停。在非正常条件下,例如高压压力过高或者电流过大时,压缩机会触发过载保护而造成保护性停机。现有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聚焦于非正常条件下的压缩机保护。但是,在正常条件下(例如当室内侧目标温度的设计精度过小或者用户误操作时),压缩机也存在频繁启停的情况。一般来说,压缩机存在最大启停次数(例如,20万次),如果压缩机在短时间内频繁开关机,而又缺乏相应的保护,势必会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压缩机在正常条件下频繁启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温度;
将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停机温度进行比较;当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停机温度时,控制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电磁阀断开;获取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将所述开机运行时长与设定最小运行时长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所述开机运行时长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延时停机模式或者正常停机模式。
[000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中,通过检测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温度,并将室内温度与设定停机温度进行比较。当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停机温度时,说明室内侧温度已经达到了设定的目标温度。在这种情形下,控制室内电磁阀断开,使得冷媒不再被输送到室内机中,以免室内侧温度持续下降,偏离设定的目标温度。进一步地,获取冷藏冷冻机组的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再将开机运行时长与设定最小运行时长进行比较,判断开机运行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从而控制压缩机进入延时停机模式或者正常停机模式。因此,在室外机组处于可停机的状态下,这样的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压缩机至少运转最小运行时长,从而有效避免压缩机在正常条件下短时间内频繁启停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上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开机运行时长小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延时停机模式。
[0008]在上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延时停机模式包括: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当所述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获取当前的所述开机运行时长;当所述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小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控制与所述压缩机并联的室外旁通电磁阀闭合并保持第一预定时间段;经过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所述室外旁通电磁阀断开,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等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与所述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的差值。由于室内电磁阀断开,压缩机的负载变小,吸气压力逐渐下降。当吸气压力下降到预设压力阈值时,获取当前的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如果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还是小于设定最小运行时长,说明压缩机一方面需要延时停机,另一方面吸气压力过小存在停机的风险。因此,控制与压缩机并联的室外旁通电磁阀闭合,使得压缩机能够保持一定的吸气压力正常运转。另外,室外旁通电磁阀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保持闭合,并且第一预定时间段等于设定最小运行时长与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的差值,使得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能够满足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要求。
[0009]在上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检测当前的所述吸气压力;将当前的所述吸气压力与设定停机压力进行比较;当所述吸气压力小于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并保持第二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其中,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阈值。当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大于等
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说明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已经满足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要求,因此只要基于吸气压力和设定停机压力的比较,控制压缩机正常停机即可。吸气压力小于设定停机压力并保持第二预定时间段是为了确定吸气压力小于设定停机压力的状况是稳定的,即避免吸气压力先低于设定停机压力再突然升高超出设定停机压力的情况,从而降低压缩机的频繁启停频率。
[0010]在上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延时停机模式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室外旁通电磁阀断开后,重新检测当前的所述吸气压力;将当前的所述吸气压力与设定停机压力进行比较;当所述吸气压力小于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并保持第二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其中,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阈值。室外旁通电磁阀闭合并保持第一预定时间段后,压缩机继续运转,其开机运行时长已经满足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要求,只要基于吸气压力和设定停机压力的比较,控制压缩机正常停机即可。
[0011]在上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开机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正常停机模式。
[0012]在上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正常停机模式包括: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将所述吸气压力与设定停机压力进行比较;当所述吸气压力小于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并保持第二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当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温度;将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停机温度进行比较;当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停机温度时,控制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室内电磁阀断开;获取所述冷藏冷冻机组的压缩机的开机运行时长;将所述开机运行时长与设定最小运行时长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所述开机运行时长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延时停机模式或者正常停机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开机运行时长小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延时停机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停机模式包括: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当所述吸气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获取当前的所述开机运行时长;当所述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小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控制与所述压缩机并联的室外旁通电磁阀闭合并保持第一预定时间段;经过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所述室外旁通电磁阀断开,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等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与所述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的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的开机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所述设定最小运行时长时,检测当前的所述吸气压力;将当前的所述吸气压力与设定停机压力进行比较;当所述吸气压力小于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并保持第二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其中,所述设定停机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停机模式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室外旁通电磁阀断开后,重新检测当前的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良赵俊东宋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