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置及其供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及应用电池供电的
,尤其涉及电池装置及其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UPS被广泛采用。在市电异常时,UPS通常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来保证对负载的不间断电能供应。而随着负载水平的提升,UPS的输出功率也需要随之提升,这就要求在电池供电状态下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也能对应匹配。
[0003]现有UPS中,电池组件通常由多个电池包构成,在需要扩容时一般也是通过串联更多的电池包或采用具有更多单体电池的电池包来实现。但由于UPS内部的DC/DC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不大,使得在扩容时需要串入较多的电池导致电池组件的输出电压较高,这对操作和维护电池组件的人员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或问题,提供电池装置及其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采用了电池装置后适于扩容,且具有较好的人员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电池装置,包括:若干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彼此串接的电芯单元;其中,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SOH不同于其他电池模组;若干第一DC/DC变换器,各第一DC/DC变换器与各电池模组一一对应且每一第一DC/DC变换器的第一侧均连接对应的电池模组,各第一DC/DC变换器的第二侧彼此并接于一公共端,该公共端构成所述电池装置的外连接端;各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分别用于实现对应电池模组与所述外连接端间的电压变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SOH由该电池模组的当前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界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BMS管理单元和若干第三BMS管理单元;各所述第三BMS管理单元与各电池模组一一对应且分别用于获取对应电池模组的电芯单元的外特性参数;所述第二BMS管理单元信号连接各第三BMS管理单元,以根据各电池包的电芯单元的外特性参数计算各电池包的SOH;所述第二BMS管理单元还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输出相同电压并适于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MS管理单元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输出相同电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MS管理单元根据各电池模组的SOH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输出不同电流;其中,各第一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与对应电池模组的SOH呈正相关关系。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MS管理单元根据各电池模组的SOH控制各第一DC/DC变换器输出不同电流;其中,各第一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与对应电池模组的SOH呈负相关关系。7.如权利要求3
‑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池模组的最大输出电压均低于65V;各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单元数量相同,每一电芯单元均由两个彼此并联的单体锂电池构成。8.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簇,其为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所述外连接端构成所述电池簇的簇连接端;各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均为双向DC/DC变换器且其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为低压侧和高压侧;变流装置,所述变流装置具有电池端并包括直流母线和第二DC/DC变换器;所述电池端连接所述电池簇的簇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先进,曾奕彰,陈四雄,易龙强,许勇枝,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