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2,6-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68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和药物运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含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和药物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 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或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因其 具有多样化的骨架结构和多孔、多腔等特征而在气体吸收、分离、催化、药物传输、纳 米颗粒的包埋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这类多孔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在合成时大 多会引入各类桥联配体,如刚性的4,4
’‑
联吡啶、对苯二甲酸,或柔性的硫氰酸根等。 通过对桥联配体的修饰,如改变配体的长度、柔性或对基团进行修饰等,能够调节配聚 物孔道或空腔的形状、体积、活性位点等,进而影响其应用性能。因此,通过引入不同 类型的桥联配体来合成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并利用分子工程技术探索简单、便利的 方法制备其晶体材料,研究其吸附、催化等性能,最终应用到催化和药物运输等领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为:利用自组装的方法,通过引入具有特定空间构型的桥联配体 合成了一种螺旋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u(2,6

BIP)2(NCS)2}]n
,其中2,6

BIP (2,6

bis(1

iMidazoly)pyridine)为2,6r/>‑
二咪唑吡啶。2,6

二咪唑吡啶是一个铰链状分子, 三个芳环之间的C

N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旋转。因此,这种半刚性的配体在构建聚合 物结构时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结构调整,同时避免了柔性配体支撑性差的缺点。
[0004]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所述晶体材料中 Cu原子以六配位的方式,分别与两个端基NCS

上的N原子和四个桥联有机配体咪唑 环上的N原子相配位,形成八面体空间构型,n大于1。其不对称单元的晶体结构如下 化学式所示。
[0005][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
[0008]将CuSCN和NH4SCN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在氮气 氛围保护下剧烈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0009]步骤2:
[0010]在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桥联配体2,6

二咪唑吡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 继续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
[0011]步骤3:
[0012]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过滤,随后在滤液上层依次加入DMF溶剂作为缓冲溶液,乙 腈或异丙醇溶剂作为扩散层,进行扩散培养。一定时间后,得到[Cu(2,6

BIP)2(NCS)2}]n
晶体,即一种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
[0013]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CuSCN和NH4SCN的摩尔比例为1:1~1:2。
[0014]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加入的配体2,6

二咪唑吡啶和CuSCN的摩尔比例为1:1, 搅拌时间为3~6h。
[0015]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入配体2,6

二咪唑吡啶发生的颜色变化是由于CuSCN中 的Cu
+
被氧化成了Cu
2+

[0016]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缓冲溶液和扩散层的体积比例为1:1~1:3。
[0017]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分散培养的时间为三天~五天。
[0018]进一步地,所述[Cu(2,6

BIP)2(NCS)2}]n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
[0019][Cu(2,6

BIP)2(NCS)2}]n
的晶体数据采用Rigaku Satum 724
+
X

射线衍射仪,经石墨单 色器单色化的MoKα辐射T=293K,衍射数据经Lp因子和Multi

scan 吸收校正。使用SHELXTL

97程序包完成结构解析,用直接法和数轮差值Fourier合成法 确定了全部非氢原子的坐标,最后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给予F2对结构进行修正。对所 有非氢原子进行各向异性修正,氢原子则采用理论法加入,并赋予各向同性位移参数 (U
iso
=1.2,U
eq
为母原子的等效各向同性位移参数)。
[0020]本专利技术所得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铜类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能够作为光催化或药物 运输材料,实现对反应催化或药物载体领域的研究。
[0021]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2]本专利从聚合物的结构出发,利用2,6

二咪唑吡啶配体铰链状分子结构,设计合成 具有二维螺旋状结构的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铜类配位聚合物。应用晶体工程学原理,以 常温溶剂扩散法得到相应的晶体材料。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制备了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铜类配位聚合物晶体,通过单晶衍射表征确 定了晶体结构,其晶系为单斜,空间群为P21/c。
[0025](2)本专利技术选择2,6

二咪唑吡啶配体与CuSCN和NH4SCN反应后形成的含铜配离 子进行配位,得到了具有二维螺旋状结构的铜类配位聚合物。其中2,6

二咪唑吡啶配体 是一个铰链状分子,三个芳环之间的C

N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旋转,在构建聚合物结 构时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结构调整,并且避免了柔性配体支撑性差的缺陷,为此类配聚 物的合成提
供了设计思路。
附图说明
[0026]图1[Cu(2,6

BIP)2(NCS)2}]n
不对称单元的晶体结构,30%概率椭球(图中氢原子省 略);
[0027]图2[Cu(2,6

BIP)2(NCS)2}]n
中的Cu原子的配位环境;
[0028]图3[Cu(2,6

BIP)2(NCS)2}]n
的二维螺旋结构,图中氢原子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或做进一步说明,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 体的操作过程,其目的在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内涵,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 下述的。
[0030]实施例1:
[0031]称取0.0126g CuSCN(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u(2,6

BIP)2(NCS)2}]
n
,Cu原子以六配位的方式,分别与两个端基NCS

上的N原子和四个桥联有机配体咪唑环上的N原子相配位,形成八面体空间构型;n大于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2,6

二咪唑吡啶的配位聚合物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CuSCN和NH4SCN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在氮气氛围保护下剧烈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步骤2:在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桥联配体2,6

二咪唑吡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继续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过滤,随后在滤液上层依次加入DMF溶剂作为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军段华建彭诗祺张轶丰冯世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