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地震条件下的大坝安全快速分级预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坝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地震条件下的大坝安全快速分级预警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我国已建成近10万座大坝,而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频繁,地震尤其是强震及以上地震也极易造成大坝失事。我国的抗震设防依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为应对地震工况,大坝等水工建筑物也根据场地基本烈度、建筑物级别等确定设防类别和抗震标准。大坝实际遭受的破坏程度受地震烈度影响,地震烈度受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地质结构、大坝与震源的距离相关。大坝遭受不同等级的烈度,破坏程度差别很大。
[0003]目前国家地震局已实现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实时预警,并通过多种途径通知相关管理人员,但大坝遭受的破坏程度不能快速初步判断。为有效针对大坝安全在遭遇地震条件下的实现分级预警。需要快速计算大坝所处位置的震级烈度,并与设防标准进行比对,实现分级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状况下大坝遭遇地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在地震条件下的大坝安全快速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关注大坝的地理坐标信息;快速获取地震信息,所述地震信息包含地震坐标信息、震级;依据快速获取的地震信息,计算不同等级烈度影响范围;比对各大坝地理坐标与震源坐标的距离,确定遭遇的地震烈度;依据计算得到的大坝遭遇烈度与设防烈度进行比对,进行分级预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地震条件下的大坝安全快速分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快速获取的地震信息,计算不同等级烈度影响范围时,采用以下快速计算方法: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采用椭圆模型:S=A+BM+Clg(R+R0)式中,S为地震烈度,M为震级,R为震中距(km),A、B、C、R0为回归系数;确定烈度范围仅利用地球长轴的圆形模型;利用圆形模型,计算震源(R=0)的地震烈度S0,以震源烈度S为基准,计算小于震源烈度的各地震烈度的长轴R
K
技术研发人员:吕高峰,黄成家,郑淑倩,刘犀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家水电站大坝安全和应急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