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64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爆阀,具体涉及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用于解决现有电爆阀无法同时满足高强度及高可靠电爆要求的不足之处。该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包括阀体、推爆电爆管、拉爆电爆管以及接管嘴,推爆电爆管和拉爆电爆管分别与双头活塞形成推爆腔和拉爆腔,起爆后推爆腔和拉爆腔内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双头活塞受到同向作用力,两个电爆管任意起爆一个产生的燃气压力均可推动双头活塞的切刀段切断接管嘴封闭端,连通介质通道,实现了双电爆管冗余起爆。管冗余起爆。管冗余起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爆阀,具体涉及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

技术介绍

[0002]在轨姿控发动机研制中,系统对气瓶高压气体隔离用电爆阀提出了冗余起爆的高可靠电爆打开要求。现有的电爆阀通常采用单电爆管起爆或双电爆管同侧起爆,前者为非冗余单点设计,单点故障影响起爆可靠性;后者同侧起爆,起爆时间散差与爆燃压力非规律叠加,起爆散差大影响冗余效果,起爆散差小,在同一侧内同时起爆的电爆管爆燃压力过高,对电爆阀的壳体结构强度带来不利影响,降低了阀体的结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爆阀无法同时满足高强度及高可靠电爆要求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0005]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包括阀体、推爆电爆管、拉爆电爆管以及接管嘴,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6]所述阀体一端设有沿轴向的第一安装管,所述推爆电爆管位于第一安装管内,阀体另一端设有沿阀体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安装管,所述拉爆电爆管位于第二安装管内;
[0007]所述推爆电爆管、拉爆电爆管与阀体间形成第一气腔,第一气腔内沿阀体轴向设有双头活塞;
[0008]所述双头活塞包括依次设置的推爆段、切刀段和拉爆段;
[0009]所述推爆电爆管、推爆段与阀体间形成推爆腔,推爆段与阀体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切刀段与阀体内壁存在间隙,切刀段上设有刃口凹槽和通孔,通孔位于刃口凹槽靠近推爆腔的一侧;所述拉爆段与阀体间形成环形的拉爆腔,拉爆段位于拉爆腔两侧的部分均与阀体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拉爆电爆管通过传火孔与拉爆腔连通,所述阀体靠近拉爆腔的一端端面上设有通气孔;
[0010]所述阀体中部设有沿阀体径向向外凸出的定位管,所述接管嘴固定设置在定位管内,接管嘴一端为介质入口端,接管嘴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位于所述刃口凹槽内;
[0011]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接管嘴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介质出口流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爆段与阀体内壁的贴合处设有挡圈和胶圈;所述拉爆段与阀体内壁的贴合处均设有挡圈和胶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推爆气腔中设有挡环,用于建压产生推动力。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推爆电爆管与第一安装管间、拉爆电爆管与第二安装管间均为螺纹配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中推爆电爆管和拉爆电爆管分别与双头活塞形成推爆腔和拉爆腔,消
除了双电爆管同腔起爆阀体结构承压过大引起强度裕度不足的隐患,确保阀体结构强度安全可靠;起爆后推爆腔和拉爆腔内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双头活塞受到同向作用力,两个电爆管任意起爆一个产生的燃气压力均可推动双头活塞的切刀段切断接管嘴封闭端,连通介质通道,实现了双电爆管冗余起爆。
[0017](2)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保证推爆腔和拉爆腔的密封性,使得高温高压的燃气介质被密封在活塞腔内,并建压产生推动力;推爆段与阀体内壁紧密贴合,并且贴合处设有挡圈和胶圈;拉爆段位于拉爆腔两侧的部分均与阀体内壁紧密贴合,贴合处均设有挡圈和胶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阀体;2

推爆电爆管,21

推爆腔,22

挡环;3

拉爆电爆管,31

拉爆腔,32

传火孔;4

接管嘴;5

双头活塞,51

推爆段,52

切刀段,521

刃口凹槽,522

通孔,53

拉爆段;6

介质出口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1]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包括阀体1、推爆电爆管2、拉爆电爆管3以及接管嘴4;所述阀体1一端设有沿轴向的第一安装管,另一端设有沿阀体1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安装管,所述推爆电爆管2和拉爆电爆管3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内,推爆电爆管2与第一安装管间、拉爆电爆管3与第二安装管间均为螺纹配合;推爆电爆管2、拉爆电爆管3与阀体1间形成第一气腔,第一气腔内沿阀体1轴向设有双头活塞5;双头活塞5包括依次设置的推爆段51、切刀段52和拉爆段53;所述推爆电爆管2、推爆段51与阀体1间形成推爆腔21,推爆段51与阀体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切刀段52与阀体1内壁存在间隙,切刀段52上设有刃口凹槽521和通孔522,通孔522位于刃口凹槽521靠近推爆腔21的一侧;所述拉爆段53与阀体1间形成环形的拉爆腔31,拉爆段53位于拉爆腔31两侧的部分均与阀体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拉爆电爆管3通过传火孔32与拉爆腔31连通,所述阀体1靠近拉爆腔3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通气孔,用于平衡阀体内的压力。
[0022]所述阀体1中部设有沿阀体1径向向外凸出的定位管,所述接管嘴4固定设置在定位管内,接管嘴4一端为介质入口端,接管嘴4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位于所述刃口凹槽521内;所述阀体1上设有与接管嘴4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介质出口流道6。
[0023]未电爆工作时,接管嘴4的介质入口端与介质出口流道6为隔离不连通状态,电爆阀为常闭结构,安装于气瓶及贮箱出口时用于对气瓶内的高压气体或贮箱内的推进剂介质进行隔离密封;推爆电爆管2和拉爆电爆管3同时起爆后,分别在推爆腔21和拉爆腔31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双头活塞5的推爆段51和拉爆段53产生同向作用力,推动切刀段52,切刀段52的刃口凹槽521会切开接管嘴4封闭端,通过切刀段52的通孔522连通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流道6,实现介质供应。
[0024]推爆电爆管2和拉爆电爆管3分别与双头活塞5形成容腔,避免了同腔起爆燃气压力过高叠加,确保阀体1结构强度安全可靠;并且起爆后双头活塞5受到同向作用力,使得两个电爆管任意起爆一个产生的燃气压力均可推动切刀段52切破接管嘴4封闭端,连通介质
通道,实现电爆阀推拉冗余切破设计。
[0025]为能够将起爆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密封在推爆腔21和拉爆腔31内,对双头活塞5产生足够的推动力,所述推爆段51与阀体1内壁的贴合处设有挡圈和胶圈,推爆腔21内设有挡环用于建压;所述拉爆段53位于拉爆腔31两侧的部分均与阀体1内壁紧密贴合,并且贴合处均设有挡圈和胶圈;
[002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保护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组合式起爆的电爆阀,包括阀体(1)、推爆电爆管(2)、拉爆电爆管(3)以及接管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一端设有沿轴向的第一安装管,所述推爆电爆管(2)位于第一安装管内,阀体(1)另一端设有沿阀体(1)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安装管,所述拉爆电爆管(3)位于第二安装管内;所述推爆电爆管(2)、拉爆电爆管(3)与阀体(1)间形成第一气腔,第一气腔内沿阀体(1)轴向设有双头活塞(5);所述双头活塞(5)包括依次设置的推爆段(51)、切刀段(52)和拉爆段(53);所述推爆电爆管(2)、推爆段(51)与阀体(1)间形成推爆腔(21),推爆段(51)与阀体(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切刀段(52)与阀体(1)内壁存在间隙,切刀段(52)上设有刃口凹槽(521)和通孔(522),通孔(522)位于刃口凹槽(521)靠近推爆腔(21)的一侧;所述拉爆段(53)与阀体(1)间形成环形的拉爆腔(31),拉爆段(53)位于拉爆腔(3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大亮徐登伟沙超张程程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