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27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包括CPU、内存、硬盘和外设接口,所述主板与CPU、内存、硬盘和外设接口信号连接,所述外设接口包括有SMI卡槽、GPIO、ACLOSS拔钮开关、POWER、音频、电源、USB接口、COM串口,Can接口、显示接口和以太网接口,所述外设接口与SMI卡槽、GPIO、ACLOSS拔钮开关、POWER、音频、电源、USB接口、COM串口、Can接口、显示接口和以太网接口信号连接,所述COM串口信号连接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以太网接口信号连接有路侧视频模块,所述Can接口信号连接有雷达信息模块,所述USB接口信号连接有USB摄像头,所述显示接口信号连接有车身信息模块。口信号连接有车身信息模块。口信号连接有车身信息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数据采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车辆的日益增加,为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对车辆信息进行采集,车辆信息涉及行驶信息,如速度、加速度、车辆姿态角、故障码等,以及定位信息,包括经度、纬度、航向等,上述信息的来源不同,增加采集的难度,因此需要用到雷达数据采集装置,但是现有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通常是分模块采集,使得采集不方便,集成度低,使采集非常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所述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包括有主板,所述主板包括有CPU、内存、硬盘和外设接口,所述主板与CPU、内存、硬盘和外设接口信号连接,所述外设接口包括有SMI卡槽、GPIO、AC LOSS拔钮开关、POWER、音频、电源、USB接口、COM串口,Can接口、显示接口和以太网接口,所述外设接口与SMI卡槽、GPIO、AC LOSS拔钮开关、POWER、音频、电源、USB接口、COM串口、Can接口、显示接口和以太网接口信号连接,所述COM串口信号连接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以太网接口信号连接有路侧视频模块,所述Can接口信号连接有雷达信息模块,所述USB接口信号连接有USB摄像头,所述显示接口信号连接有车身信息模块。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信号连接有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连接有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有云数据平台。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采集到的数据进入储存模块进行内部存储的同时上传到云数据平台。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板为计算机主板组成。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插接各种板卡,包括控制卡、显示卡、I/O卡等。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存可插最大32G的内存条。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便于存放CPU、运行的数据和对外界数据的交换。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主要用于对车身速度方向、北斗的定位、车身摄像头、雷达信号等信息的采集,本装置由主板、CPU、内存、硬盘、外设接口组成。通过CPU用于解释程序指令及处理数据;硬盘起存储媒介的作用;外设及接口是对外界信息进行交换的窗口,通过外设接口进行参数设置和故障排查等人机交互,使用本装置的主要优势在于改善了传统方法分模块采集的不便,使得集成度更高,多源采集更为便捷,解决了多源信息采
集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的外设接口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5]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主板2、CPU3、内存4、硬盘5、外设接口6、SMI卡槽7、GPIO8、AC LOSS拔钮开关9、POWER10、音频11、电源12、USB接口13、COM串口14、Can接口15、显示接口16、以太网接口17、北斗定位模块18、路侧视频模块19、雷达信息模块20、USB摄像头21、车身信息模块22、储存模块23、云数据平台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包括有主板2,主板2包括有CPU3、内存4、硬盘5和外设接口6,主板2与CPU3、内存4、硬盘5和外设接口6信号连接,外设接口6包括有SMI卡槽7、GPIO8、AC LOSS拔钮开关9、POWER10、音频11、电源12、USB接口13、COM串口14,Can接口15、显示接口16和以太网接口17,外设接口6与SMI卡槽7、GPIO8、AC LOSS拔钮开关9、POWER10、音频11、电源12、USB接口13、COM串口14、Can接口15、显示接口16和以太网接口17信号连接,COM串口14信号连接有北斗定位模块18,以太网接口17信号连接有路侧视频模块19,Can接口15信号连接有雷达信息模块20,USB接口13信号连接有USB摄像头21,显示接口16信号连接有车身信息模块22。
[0018]使用时,采集技术人员启动电源,使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的系统进行自检,若自检通过则启动采集流程;若不通过,警示灯警示,发送错误代码,人为解决,采集程序启动后需设置串口网口等参数,同时检测SMI卡槽7、GPIO8、AC LOSS拔钮开关9、POWER10、音频11、电源12、USB接口13、COM串口14、Can接口15、显示接口16和以太网接口17的各个串口是否正确连接,若串口连接无误,则启动采集,在进行采集时通过北斗定位模块18对车身进行北斗的定位,路侧视频模块19和车身信息模块22对车身的速度和方向进行采集,通过雷达信息模块20对车身发出的雷达信号进行采集,通过USB摄像头21对行车时的画面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的储存,若不通过,警示灯警示,发送错误代码,人为解决,进行网络连接检测,若网络连接正常则上传存储数据到云端;若网络连接不正常则等待网络连接回到数据储存。
[0019]优选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信号连接有储存模块23,储存模块23连接有传输模
块,所述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有云数据平台24。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采集到的数据进入储存模块23进行内部存储的同时上传到云数据平台24。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其他的储存结构形状。
[0020]优选主板2为计算机主板组成。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插接各种板卡,包括控制卡、显示卡、I/O卡等。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主板2其他的结构形状。
[0021]优选内存4可插最大32G的内存条。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便于存放CPU、运行的数据和对外界数据的交换。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内存4其他的结构形状。
[0022]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车身通信、北斗定位及路侧视频的雷达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所述雷达数据采集装置本体(1)包括有主板(2),所述主板(2)包括有CPU(3)、内存(4)、硬盘(5)和外设接口(6),所述主板(2)与CPU(3)、内存(4)、硬盘(5)和外设接口(6)信号连接,所述外设接口(6)包括有SMI卡槽(7)、GPIO(8)、AC LOSS拔钮开关(9)、POWER(10)、音频(11)、电源(12)、USB接口(13)、COM串口(14),Can接口(15)、显示接口(16)和以太网接口(17),所述外设接口(6)与SMI卡槽(7)、GPIO(8)、AC LOSS拔钮开关(9)、POWER(10)、音频(11)、电源(12)、USB接口(13)、COM串口(14)、Can接口(15)、显示接口(16)和以太网接口(17)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十全王小保孔文娇程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瀚海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