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189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19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口罩,涉及口罩生产制造的领域,其包括口罩本体和两条耳带,两条耳带分别设置于口罩本体内侧的相对两边缘处,口罩本体于外侧面上设置有下拉件,下拉件用于辅助下拉口罩本体,下拉件与口罩本体可拆连接,下拉件靠近口罩本体上的鼻梁条。本申请具有尽可能确保口罩在使用时间范围内的防护性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口罩


[0001]本申请涉及口罩生产制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0003]相关的申请号为20172153132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非织造布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前壁上部安装有鼻梁条,所述口罩本体的前壁左、右部均通过超声波焊接有耳带,两组所述耳带的挂耳处均安装有U型防护套,所述口罩本体包括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后部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层、过滤层和超柔细纤维层,所述防潮层为外层。
[000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如下缺陷:口罩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需要面容识别或短暂露出面部的情况,使用者经常会拉扯口罩使得口罩停留在下巴处,虽然耳带为弹性绳较耐拉扯,但口罩的侧面在拉扯过程中会发生脱毛,使得脱毛处变得薄弱,影响口罩的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佩戴者频繁下拉口罩时对口罩产生破坏影响口罩防护性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口罩。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两条耳带,两条所述耳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内侧的相对两边缘处,所述口罩本体于外侧面上设置有下拉件,所述下拉件用于辅助下拉所述口罩本体,所述下拉件与所述口罩本体可拆连接,所述下拉件靠近所述口罩本体上的鼻梁条。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佩戴口罩外出,遇到需要短暂下拉口罩露出面部进行面容识别等操作时,佩戴者只需要用手指抓取下拉件并下拉,下拉件随之带动口罩本体被下拉,由于下拉件的位置靠近鼻梁条,下拉后可以将口罩整体固定于佩戴者的下巴处,避免了佩戴者直接抓取口罩本体的外侧,从而起到了尽可能确保口罩在使用时间范围内的防护性能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下拉件包括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上设置有防滑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具有弹性,减小佩戴者在抓取弹性绳时对于口罩本体外侧面的施力,起到保护口罩本体的效果,防滑套体积相对弹性绳较大,使得抓取出较为明显,便于佩戴者抓取,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0011]可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弹性绳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毛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刺面的粘接,实现了弹性绳与口罩本体之间的可拆连接,当口罩使用寿命完结后,弹性绳可以回收后继续使用,提升了环保性,同时,将魔术贴毛面设置在弹性绳上,则在安装弹性绳时,即使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未完全贴合,也几乎不会与口罩本体外侧的限位发生勾接,从而起到了保护口罩的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弹性绳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于远离所述魔术贴毛面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第二段于远离所述魔术贴毛面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防滑套的两端均开设有球形的嵌槽,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均通过所述连接球与所述嵌槽与所述防滑套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球及球形的嵌槽,实现将防滑套与弹性条连接的目的,同时,球形连接活动范围较大,使得佩戴者在拉动防滑套以带动弹性绳的过程中较难损坏连接部位,提升了弹性绳及防滑套的使用寿命。
[0015]可选的,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增大了佩戴者与防滑套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佩戴者抓取并拉动防滑套。
[0017]可选的,两个所述魔术贴刺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绳与所述防滑套两者长度之和。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刺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弹性绳及防滑套长度之和,使得口罩本体在佩戴状态中处于松弛状态,便于佩戴者抓取,提升佩戴者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9]可选的,所述防滑套具体为橡胶材质制成的软质套,所述连接球由硬质塑料制成。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用力按压连接球即可使得连接球与防滑套插接连接,用力拖拽即可使得连接球与防滑套分开,当防滑套或弹性件中的任意一件损坏时,佩戴者可以便捷地更换组件,增强了产品的适用性及环保性能。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佩戴者只需要用手指抓取下拉件并下拉,下拉件随之带动口罩本体被下拉,由于下拉件的位置靠近鼻梁条,下拉后可以将口罩整体固定于佩戴者的下巴处,避免了佩戴者直接抓取口罩本体的外侧,从而起到了尽可能确保口罩在使用时间范围内的防护性能的效果;
[0023]2.通过设置连接球及球形的嵌槽,实现将防滑套与弹性条连接的目的,同时,球形连接活动范围较大,使得佩戴者在拉动防滑套以带动弹性绳的过程中较难损坏连接部位,提升了弹性绳及防滑套的使用寿命;
[0024]3.佩戴者用力按压连接球即可使得连接球与防滑套插接连接,用力拖拽即可使得连接球与防滑套分开,当防滑套或弹性件中的任意一件损坏时,佩戴者可以便捷地更换组件,增强了产品的适用性及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口罩本体;2、耳带;3、防滑套;4、弹性绳;41、第一段;42、第二段;5、魔
术贴刺面;6、魔术贴毛面;7、连接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口罩。参照图1和图2,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两条耳带2,两条耳带2分别通过超声波点焊焊接连接与口罩本体1内侧的相对两边缘处,口罩本体1于外侧面上设置有下拉件,下拉件用于辅助下拉口罩本体1,下拉件与口罩本体1之间可拆连接,下拉件靠近口罩本体1上的鼻梁条。
[0030]参照图1和图2,下拉件包括弹性绳4,口罩本体1的外侧面上通过胶水粘接有魔术贴次面,在其他实施例中,魔术贴刺面5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点焊焊接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面。弹性绳4的两端通过超声波电弧焊固接有魔术贴毛面6,魔术贴毛面6设置于弹性绳4上,在将弹性绳4粘贴在口罩本体1的外侧面上时,几乎不会与口罩本身的纤维发生勾接,降低了损坏口罩本体1的可能性。两个魔术贴刺面5之间的距离小于弹性绳4的长度,使得弹性绳4在口罩本体1被佩戴时处于松弛状态,便于在下拉时抓取。
[0031]参照图1和图2,弹性绳4从中分开后分为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第一段41于远离魔术贴毛面6的端部通过胶水粘接固接有由硬质塑料制成的连接球7,第二段42于远离魔术贴毛面6的端部也通过胶水粘接固接有连接球7,弹性绳4之间设置有便于人手动拉起防滑套3,防滑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两条耳带(2),两条所述耳带(2)分别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1)内侧的相对两边缘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于外侧面上设置有下拉件,所述下拉件用于辅助下拉所述口罩本体(1),所述下拉件与所述口罩本体(1)可拆连接,所述下拉件靠近所述口罩本体(1)上的鼻梁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件包括弹性绳(4),所述弹性绳(4)上设置有防滑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刺面(5),所述弹性绳(4)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毛面(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绳(4)包括第一段(41)及第二段(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刘四祥
申请(专利权)人: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