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身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12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身和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结构包括间距设置的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以及夹置于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的密封件,且因密封件的设置,而于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以及密封件之间形成有谐振腔,并于侧围内板上设有以连通谐振腔和车内空间的连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通过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与密封件配合以形成谐振腔,可有效吸收车内噪音频率,其中密封件可采用现有的夹胶板,仅通过调整夹胶板的位置并设置连通部即可形成谐振腔,可在不增加整车重量的基础上,有效改善车辆鼓噪问题,提高车内乘员舒适感,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身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如上车身侧部结构的车身,以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消费者对汽车驾驶舒适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噪声是影响汽车驾驶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比如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路面激励产生的鼓噪(30Hz

50Hz)问题会让让车内乘员感觉烦躁。
[0003]鼓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车身板件接受来自路面激励后产生振动,板件振动压迫车内声腔使得声腔体积发生变化。为了改善鼓噪问题,通常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0004](1)匹配轮胎胎皮参数,然而受轮胎胎皮质量、刚度自身限制,以及其他性能如制动、滚阻、操稳等性能限制,胎皮结构需要在所有性能中寻找折中点,控制范围局限。
[0005](2)匹配悬架刚度、阻尼或结构降低激励传递灵敏度,然而悬架匹配需考虑操稳、制动等性能,调整空间较小,匹配周期长。
[0006](3)提升车身刚度降低响应,会增加重量及成本。
[0007](4)在车辆板件上增加吸振器或质量块,会增加零件、重量及人工成本。
[0008]综上,来自路面的激励于车辆的整个传递路径上,改进相关零部件以改善噪音问题要么会增加成本,要么与其它性能有冲突,均非改善噪音问题的最佳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可有效改善车内噪音问题,不影响其他性能且成本较低。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包括间距设置的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于所述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夹置有密封件,且因所述密封件的设置,而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内板以及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有谐振腔,并于所述侧围内板上设有以连通所述谐振腔和车内空间的连通部。
[0012]进一步的,内板上设有连通件,所述连通部为形成于所述连通件上的连通通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谐振腔的谐振频率f1满足其中V为所述谐振腔的体积、Sc为所述连通通道的横截面积、lc为所述连通通道的长度、C为空气中的声速。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有A柱、B柱、C柱,并于所述A柱、所述B柱和所述C柱至少其一上设有所述谐振腔。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有A柱、B柱、C柱和D柱,并于所述A 柱、所述B柱、所述C柱和所述D柱至少其一上设有所述谐振腔。
[0016]进一步的,于所述连通部和所述车内空间的连通口处设有挡置件,且所述挡置件
构成对所述连通口的部分挡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挡置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连通口处的网状件。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设于所述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的夹胶板。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1)本技术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通过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与密封件配合以形成谐振腔,可有效吸收车内噪音频率,其中密封件可采用现有的夹胶板,谐振腔的形成仅需调整夹胶板的位置并在侧围内板上设置连通部,可在不增加整车重量的基础上,有效改善车辆鼓噪问题,从而提高车内乘员舒适感,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0021](2)在侧围内板上设置连通件,并将连通部设为形成于连通件内的连通通道,有利于谐振腔布置。
[0022](3)谐振腔的位置可设于A柱、B柱、C柱和D柱至少其一上,可有效改善车内空间噪音问题。
[0023](4)在连通部和车内空间的连通口处,设置对部分的连通口进行挡置的挡置件,可提高车辆内饰美观性。
[0024](5)密封件选用现有夹胶板,仅通过改变其位置形成谐振腔,不会增加整车重量,成本较低。
[002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所述车身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
[0026]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身。
[0027]本技术的车辆和车身与前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述。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A

A剖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围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谐振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侧围外板;2、侧围内板;3、A柱;4、B柱;5、谐振腔;6、车内空间;7、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8]实施例一
[003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主要包括间距设置的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以及设于侧围外板和侧围内板之间的密封件,因密封件的设置,而于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以及密封件之间形成有谐振腔,并于侧围内板上设有以连通谐振腔和车内空间的连通部。
[0040]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描述,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4对车身侧部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所示的为侧围外板1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 1的A

A剖视图,图2为B柱4部位的侧围内板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2的具体结构均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改进位于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2之间的密封件的位置,通过改进密封件的位置,而使侧围外板1、侧围内板2和密封件之间形成谐振腔5,并于侧围内板2上设置以连通谐振腔5的车内空间6的连通部,以达到改善车辆鼓噪问题的效果。
[0041]具体实施时,由于车内空间6相当于一个密闭的声音场,因此利用现有仿真分析软件,对现有车型结构模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获知车身哪个部位容易产生噪音,以下以B柱4部位容易产生噪音为例来进行说明。
[0042]B柱4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以及夹置于B柱外板和B柱内板之间的夹胶板。在此,夹胶板即相当于前述的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距设置的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2),于所述侧围外板(1)和侧围内板(2)之间夹置有密封件,且因所述密封件的设置,而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侧围内板(2)以及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有谐振腔(5),并于所述侧围内板(2)上设有以连通所述谐振腔(5)和车内空间(6)的连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侧围内板(2)上设有连通件,所述连通部为形成于所述连通件上的连通通道(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5)的谐振频率f1满足其中V为所述谐振腔(5)的体积、Sc为所述连通通道(7)的横截面积、lc为所述连通通道(7)的长度、C为空气中的声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有A柱(3)、B柱(4)、C柱,并于所述A柱(3)、所述B柱(4)和所述C柱至少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梅岳志强张建波许林倩刘俊刚辛丕海张帆陈帅彰刘涛江国安陈宝成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