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04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16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属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水池,水池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垃圾的过滤筒,过滤筒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水池内设置有用于输送雨水的进水管,进水管位于水池内的一端与过滤筒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垃圾堵塞排水管的情况的效果。本申请具有减少垃圾堵塞排水管的情况的效果。本申请具有减少垃圾堵塞排水管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为解决和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避免初期雨水对排放水体的污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人工修建雨水调蓄池,一般修建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公共区域的下方,临时性的把雨水储存起来,起到积极调度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04824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包括水池、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水池一侧上方固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水池内部连通,水池另一侧分别通过固定环固定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底端均位于水池内部底端,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位于水池外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进水端连通,水池另一侧上方固定有盒体,盒体底端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内部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和液位传感器之间通过电线电连接。当下雨时,雨水通过进水管流进水池内,雨水在水池内短暂停留,暂时性的蓄水,减缓排水压力,第一水泵通电启动产生吸力,通过第一排水管将水池内的雨水排入市政管道,当雨水量过大时,水池内的水位上涨,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池内的水位超过水池三分之二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给电路板,电路板将信号处理后传递给中控室的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将第二水泵通电启动,通过第二排水管加快水池内的排水,减少水池内的雨水溢出的情况。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雨水通过进水管流进水池内时,经常会携带大量垃圾流入到水池的内部,易造成排水管堵塞,从而降低调蓄池的排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垃圾堵塞排水管的情况,从而提高调蓄池的排水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包括水池,所述水池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垃圾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水池内设置有用于输送雨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水池内的一端与过滤筒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与过滤筒连通,当雨水由进水管输送至调蓄池时,雨水与其携带的垃圾先进入过滤筒,雨水由过滤孔流出进入水池,垃圾则留在过滤筒中,减少了垃圾进入到水池的内部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垃圾堵塞排水管的情况,提高了调蓄池的排水能力。
[0009]可选的,所述过滤筒的两端均与水池的侧壁连接,其中一端的筒壁靠近所述水池
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水池内设置有垃圾收集箱,所述排污口与垃圾收集箱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携带垃圾进入过滤筒时,随着雨水的推力,带动垃圾向靠近排污口的方向移动,过滤筒内的垃圾由排污口进入垃圾收集箱,便于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并处理。
[0011]可选的,所述过滤筒靠近排污口的筒壁处开设有倒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便于垃圾进入垃圾收集箱,减少了垃圾卡在排污口处的情况。
[0013]可选的,所述过滤筒内同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直径沿靠近排污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过滤筒的内周面抵接,所述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轴远离排污口的一端传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筒内的垃圾向靠近排污口的方向移动,减少了垃圾留在过滤筒内堵塞过滤孔的情况,由于转动轴的直径沿靠近排污口的方向逐渐增大,螺旋叶片与过滤筒的内周面抵接,减少了雨水进入垃圾收集箱的情况,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0015]可选的,所述过滤筒倾斜设置,且所述过滤筒靠近垃圾收集箱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筒倾斜设置,使得雨水更多的由远离垃圾收集箱的一端的过滤孔排出,进一步减少了雨水进入垃圾收集箱的情况。
[0017]可选的,所述过滤筒靠近排污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污口开合的挡板,所述挡板与过滤筒的内周面抵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先处于闭合排污口的状态,对垃圾起到一定的挤压作用,随着垃圾在挡板处堆积的足够多,挡板控制排污口打开,垃圾可由排污口进入垃圾收集箱,使得雨水更多的由过滤孔排出进入水池内。
[0019]可选的,所述挡板与过滤筒滑移连接,滑移方向为所述过滤筒的轴向,所述挡板通过复位弹簧与水池的侧壁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与过滤筒滑移连接,并通过复位弹簧与水池的侧壁连接,当被螺旋叶片输送过来的垃圾堆积的足够多时,垃圾的推力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挡板可滑移,打开排污口,当垃圾逐渐排出,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挡板又重新滑移,回复原位,将排污口闭合。
[0021]可选的,所述水池的侧壁沿过滤筒的轴向滑移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远离水池侧壁的一端与挡板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给复位弹簧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了复位弹簧被压缩或伸长时发生偏移的情况。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当雨水由进水管输送至调蓄池时,雨水与其携带的垃圾先进入过滤筒,雨水由过滤孔流出进入水池,垃圾则留在过滤筒中,减少了垃圾进入到水池的内部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垃圾堵塞排水管的情况,提高了调蓄池的排水能力;
[0025]2.过滤筒倾斜设置,使得雨水更多的由远离垃圾收集箱的一端的过滤孔排出,进一步减少了雨水进入垃圾收集箱的情况;
[0026]3.挡板与过滤筒滑移连接,并通过复位弹簧与水池的侧壁连接,当被螺旋叶片输
送过来的垃圾堆积的足够多时,垃圾的推力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挡板可滑移,打开排污口,当垃圾逐渐排出,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挡板又重新滑移,回复原位,将排污口闭合,实现了排污口的开合,减少了水进入垃圾收集箱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以示出水池内部的结构;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以示出过滤筒内的结构;
[0030]图4是挡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以示出挡板与过滤筒的连接。
[0031]附图标记说明:100、水池;200、过滤筒;210、过滤孔;220、排污口;230、转动轴;231、螺旋叶片;240、挡板;241、滑移块;250、复位弹簧;260、导向杆;270、滑移槽;300、进水管;400、垃圾收集箱;410、排污管;50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包括水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00)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垃圾的过滤筒(200),所述过滤筒(200)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210),所述水池(100)内设置有用于输送雨水的进水管(300),所述进水管(300)位于水池(100)内的一端与过滤筒(20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00)的两端均与水池(100)的侧壁连接,其中一端的筒壁靠近所述水池(100)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220),所述水池(100)内设置有垃圾收集箱(400),所述排污口(220)与垃圾收集箱(40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00)靠近排污口(220)的筒壁处开设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00)内同轴设置有转动轴(230),所述转动轴(230)的直径沿靠近排污口(22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转动轴(230)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31),所述螺旋叶片(231)与过滤筒(200)的内周面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勋李晶张明利黄琳刘晓冬徐显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文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