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8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包括主体浅盘,所述浅盘的内表面开设有培养腔,且在所述浅盘的侧表面以及底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浅盘的内表面粘接有防水透气膜,且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储水层,在所述储水层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湿层,所述浅盘的底部上表面粘接有导入凸块,且所述导入凸块分别贯穿所述防水透气膜、所述储水层以及所述保湿层,所述导入凸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培养腔紧密贴合,同时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防水透气膜进入到透气孔中被排放,外界气体可以通过透气孔进入浅盘的底部,为木霉菌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便于木霉菌快速繁殖。便于木霉菌快速繁殖。便于木霉菌快速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菌肥,亦称生物肥、生物肥料、细菌肥料或接种剂等。菌肥,形象说来就是“菌+肥”,因为菌肥一方面含有“有机质、氮、磷、钾”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产品中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起到改良土壤、防治病害等功能;通过浅盘对木霉菌菌肥的培养,在培养的同时木霉菌不同均匀的分布在培养肥中进行快速繁殖,以及在繁殖的同时不能提供适量的水份以及底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具有多个竖直管将木霉菌均匀的放置在浅盘中以及防水透气膜与透气孔达到气体互换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包括主体浅盘,所述浅盘的内表面开设有培养腔,且在所述浅盘的侧表面以及底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浅盘的内表面粘接有防水透气膜,且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储水层,在所述储水层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湿层,所述浅盘的底部上表面粘接有导入凸块,且所述导入凸块分别贯穿所述防水透气膜、所述储水层以及所述保湿层,所述导入凸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培养腔紧密贴合,所述导入凸块的一端卡合连接有竖直管,且在所述竖直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斜导管。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浅盘的内部底面以及内部侧表面均粘接有所述防水透气膜。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透气膜为EPTFE复膜的微孔型材料,储水层为吸水棉布,所述保湿层为纤维保湿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浅盘的下表面粘接有底座凸块且所述底座凸块共设置有四个。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导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分散腔,且在所述分散腔的上端嵌入连接有导入漏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入凸块的直径比所述竖直管的内直径小以毫米。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具有将木霉菌放置在导入漏斗中,木霉菌通过竖直管均匀的分布在培养腔中,便于木霉菌快速进入到培养肥中进行繁殖,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木霉菌在繁殖的同时,需要足够的水份以及气体,该装置具有储水层储存足够的水份并通过保湿层为木霉菌提供适量的水份供木霉菌繁殖,同时产生的气
体可以通过防水透气膜进入到透气孔中被排放,外界气体可以通过透气孔进入浅盘的底部,为木霉菌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便于木霉菌快速繁殖。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浅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浅盘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导入漏斗、分散腔、斜导管以及竖直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浅盘;2、培养腔;3、防水透气膜;4、储水层;5、保湿层;6、透气孔;7、导入凸块;8、底座凸块;9、导入漏斗;10、分散腔;11、斜导管;12、竖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包括主体浅盘1,浅盘1的内表面开设有培养腔2,且在浅盘1的侧表面以及底面开设有透气孔6,浅盘1的内表面粘接有防水透气膜3,且在防水透气膜3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储水层4,在储水层4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湿层5,浅盘1的底部上表面粘接有导入凸块7,且导入凸块7分别贯穿防水透气膜3、储水层4以及保湿层5,导入凸块7的外表面与培养腔2紧密贴合,导入凸块7的一端卡合连接有竖直管12,且在竖直管1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斜导管11,本实施例中,竖直管12插入导入凸块7的上端与之卡合,再将培养肥料导入培养腔2中,然后再将木霉菌倒入导入漏斗9中,木霉菌通过分散腔10进入各个分支斜导管11中,并通过竖直管12均匀分布在培养腔2中,便于木霉菌快速找到适宜的环境进行繁殖生长。
[0019]具体的,浅盘1的内部底面以及内部侧表面均粘接有防水透气膜3,本实施例中,便于浅盘1的底面以及侧表面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0020]具体的,防水透气膜3为EPTFE复膜的微孔型材料,储水层4为储水棉布,保湿层5为纤维保湿层,本实施例中,EPTFE复膜的微孔型材料具有防水透气的性质,通过储水层4储存水份,并通过保湿层5提供给木霉菌生长繁殖。
[0021]具体的,浅盘1的下表面粘接有底座凸块8且底座凸块8共设置有四个,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凸块8保持稳定,同时使得浅盘1的底面不直接与桌面接触,便于气体交换。
[0022]具体的,斜导管1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分散腔10,且在分散腔10的上端嵌入连接有导入漏斗9,本实施例中,木霉菌通过导入漏斗9进入分散腔10中,并通过分散腔10进入各个分支斜导管11中。
[0023]具体的,导入凸块7的直径比竖直管12的内直径小以毫米,本实施例中,便于导入凸块7可以正常插入竖直管12的内部进行卡合。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该装置进行培养时,首先往培养腔2中装入适量的水份,并晃动浅盘1使得水份能被浅盘1侧面进行充分吸收,水份通过保湿层5被储水层4进行吸收储存,同时保湿层5的内部也吸收了大量的水份,此后再将竖直管12插入导入凸块7的上端与之卡合,再将培养肥料导入培养腔2中,然后再将木霉菌倒入导入漏斗9中,木霉菌通过分散腔10进入各个分支斜导管11中,并通过竖直管12均匀分布在培养腔2中,便于木霉菌快速找到适宜的环境进行繁殖生长,提高培养速率的优点,同时在培养时,通过保湿层5为木霉菌生长繁殖提供适量的水份,以及底部的产生的气体不便于进行排放,气体可以通过防水透气膜3进入透气孔6中被排放,给木霉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包括主体浅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浅盘(1)的内表面开设有培养腔(2),且在所述浅盘(1)的侧表面以及底面开设有透气孔(6),所述浅盘(1)的内表面粘接有防水透气膜(3),且在所述防水透气膜(3)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储水层(4),在所述储水层(4)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湿层(5),所述浅盘(1)的底部上表面粘接有导入凸块(7),且所述导入凸块(7)分别贯穿所述防水透气膜(3)、所述储水层(4)以及所述保湿层(5),所述导入凸块(7)的外表面与所述培养腔(2)紧密贴合,所述导入凸块(7)的一端卡合连接有竖直管(12),且在所述竖直管(1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斜导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霉菌菌肥浅盘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武徐秉良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