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体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74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体温计,包括:壳体内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体温传感器、按键、显示屏、摄像头、蜂鸣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测温孔、摄像孔;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电池,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集成WiFi模块,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体温传感器之间;所述微处理器上面覆盖有导热贴,所述微处理器的WiFi模块位置与所述导热贴之间填充有绝缘性导热硅脂;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导热贴左右位置开设有多个疏导空气对流对称的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微处理器及其WiFi模块的良好散热,使得即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高温影响测温精度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出现高温影响测温精度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出现高温影响测温精度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体温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体温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WiFi传输的手持体温计。

技术介绍

[0002]传统体温计包括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都需要人体接触测试,使其无法智能化,并需要较长的时间接触待测部位才能测试出准确的温度。另外,接触式测温可能间接的传染疾病,这样需要有特定的人去对温度计进行消毒维护处理。而且此工作量巨大,人为的测试可能会由于工作的疏忽导致数据记录错误。
[0003]传统的红外温度传感器应用于非接触式测温,不需要接触待测部位即可测量温度,探测人体的额头或脉搏温度,这样可以减少疾病间接传染的风险,相对安全,但其缺点是不能定性的确认是哪一位人员参与了测试,测试数据随时会丢失,也不能观察在什么时间段进行的测试。
[0004]由于无线技术的使用,现有的人脸识别电子体温计壳体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导致其外壳发烫,长时间的持续使用,直接影响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随着时间的拉长,测试的精度也会偏差越来越大,不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当前测试的实际温度。
[0005]因此,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隔绝微处理器发热影响体温传感器精度,并有效提升处理器散热的体温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手持体温计,包括:壳体内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体温传感器、按键、显示屏、摄像头、蜂鸣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测温孔、摄像孔;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电池,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集成WiFi模块,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体温传感器之间;所述微处理器上面覆盖有导热贴,所述导热贴外侧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微处理器的WiFi模块位置与所述导热贴之间填充有绝缘性导热硅脂;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导热贴左右位置开设有多个疏导空气对流的对称散热孔。
[0008]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形成空腔;所述测温孔设置在对应所述空腔位置的所述壳体上;所述隔板上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内安装有隔热垫圈,导线穿过所述隔热垫圈连接所述体温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
[0009]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所述体温传感器包括:红外热释电温度传感器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模块子板。
[0010]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充电装置,所述壳体上匹配的设有充电口。
[0011]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所述壳体外安装有夜光灯,所述夜光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0012]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均安装在壳体外壁上。
[0013]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还包括:光近距离传感器,所述光近距离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0014]如上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中,所述测温孔上安装有菲涅尔透镜。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集成有WiFi模块的微处理器与体温传感器之间设置隔板防止热量传输,并在微处理器上覆盖导热贴,在WiFi模块与导热贴之间填充绝缘性导热硅脂,配合壳体上的散热孔,实现微处理器及其WiFi模块的良好散热,使得即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高温影响精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手持体温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手持体温计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9]图1是本技术手持体温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手持体温计的结构框图,请参见图1、图2,一种手持体温计,包括:壳体1内安装有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连接有:体温传感器、按键13、显示屏10、摄像头6、蜂鸣器11,壳体1上开设有测温孔、摄像孔;摄像头6对应摄像孔安装,体温传感器对应测温孔安装,壳体1内还安装有电池3,其中,微处理器2集成WiFi 模块8,壳体1内安装有隔板,隔板设置在微处理器2与体温传感器之间;微处理器2上面覆盖有导热贴9,导热贴9外侧安装有散热片14,微处理器2的WiFi 模块8位置与导热贴9之间填充有绝缘性导热硅脂15;壳体1对应导热贴9左右位置开设有多个疏导空气对流的对称散热孔。
[0020]本技术使用了三类并存的散热模式对壳体1内的空间进行散热,使体温传感器免受内部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降低测试的精度。
[0021]具体的,由于WiFi模块8发热量较大,本技术可以采用多片状的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片14给无线模块散热,扩大了其散热面积。并加入了导热率高达 12/M.K的不导电、不腐蚀的绝缘性导热硅脂15为缓冲剂,填补了无线模块的接触面与导热贴9接触时的空气间隙,使热量能快速的通过散热片14进行散热,大幅度的降低了壳体1内的温度。在外部的结构上进行了对称的密集性开孔处理,实现空气自然对流的降热处理,对壳体1内的温度进行辅助散热。
[0022]具体的,本技术的无线信号使用的是低功耗WIFI 802.11b/g/n 2.4GHz传输与用户终端实现通讯连接。可传输的更远,速度更快,数据量更大。
[0023]进一步的,隔板与壳体1内壁连接形成空腔;测温孔设置在对应空腔位置的壳体1上;隔板上设有进线孔,进线孔内安装有隔热垫圈,导线穿过隔热垫圈连接体温传感器、微处理器2。隔板将体温传感器通过单独的结构空间进行密封,让其与壳体1内的其他热源进行隔绝。并在此独立结构内加入了密封隔热垫圈,保证了在长时间的持续使用环境中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的精度不受影响。
[0024]进一步的,体温传感器包括:红外热释电温度传感器5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模块子板4。
[0025]进一步的,电池3为可充电电池3,壳体1内安装有充电装置,壳体1上匹配的设有充电口。本技术可以使用1600mAh可充电锂电池3,通过USB进行充电管理。
[0026]进一步的,壳体1外安装有夜光灯7,夜光灯7连接微处理器2,可以控制其点亮在暗光环境下进行补光。
[0027]进一步的,显示屏10、按键13均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光近距离传感器12,光近距离传感器12连接微处理器2,可以获取外部的亮度数据值,从而便于用户判断是否需要打开夜光灯7进行补光操作。
[0029]进一步的,测温孔上安装有菲涅尔透镜。加入了菲涅尔透镜进行聚焦,即将采集的信号折射(反射)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能较精准的测试人体温度并能隔绝外部的灰尘等污染物污染传感器,使测试距离能达到1米远。同时加入了隔板,使传感器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干扰,测出更为精准的体温数据,精度可控制在0.1度误差以内。
[00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无需创造性劳动或者通过软件编程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体温计,包括:壳体内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体温传感器、按键、显示屏、摄像头、蜂鸣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测温孔、摄像孔;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集成WiFi模块,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体温传感器之间;所述微处理器上面覆盖有导热贴,所述导热贴外侧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微处理器的WiFi模块位置与所述导热贴之间填充有绝缘性导热硅脂;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导热贴左右位置开设有多个疏导空气对流对称散热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形成空腔;所述测温孔设置在对应所述空腔位置的所述壳体上;所述隔板上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内安装有隔热垫圈,导线穿过所述隔热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爱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