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思濂专利>正文

一种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72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分类垃圾桶,包括壳体和多个桶体,壳体内部中空,且其后侧设有其内部连通的操作孔,操作孔处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门,壳体内设有水平分布的隔板,且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腔,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多个容纳腔一一对应且贯通其的投掷口,多个桶体与多个容纳腔一一对应,每个桶体的桶口构成其垃圾入口,每个桶体放置在对应容纳腔内,且每个桶体的垃圾入口与对应投掷口贯通,以从投掷口和对应垃圾入口向对应桶体内投入垃圾,且每个桶体内的垃圾可经操作孔取出至壳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分类垃圾桶体积小,减小所述分类垃圾桶的占用空间,适用于在室内的场景下使用。适用于在室内的场景下使用。适用于在室内的场景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0003]垃圾分为四种,分别为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而分类垃圾桶通常由四个桶拼合而成,分别对应四种颜色绿、蓝、红、黑,采用此种结构的垃圾桶体积大,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室内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在室内使用的小型分类垃圾桶。
[0005]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壳体和多个桶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且其后侧设有其内部连通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处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门,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平分布的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且贯通其的投掷口,多个所述桶体与多个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桶体的桶口构成其垃圾入口,每个所述桶体放置在对应所述容纳腔内,且每个所述桶体的垃圾入口与对应所述投掷口贯通,以从所述投掷口和对应所述垃圾入口向对应所述桶体内投入垃圾,且每个所述桶体内的垃圾可经所述操作孔取出至所述壳体外。
[0006]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垃圾收集管,多个所述垃圾收集管与多个所述投掷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垃圾收集管的一端安装所述壳体外壁上并与对应所述投掷口贯通,其另一端分别朝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
[0007]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多个光电感应组件多个提醒装置,多个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和多个提醒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垃圾收集管一一对应,多个光电感应组件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内,多个所述提醒装置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上端外壁,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与多个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和多个提醒装置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组件用以感应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内的垃圾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发送信号至所述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接收信号并发出对应所述桶体装满垃圾或未装满垃圾的提醒。
[0008]优选地,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一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安装在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上端内壁,且二者分别位于所述垃圾收集管内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用以发出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以接收对应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0009]优选地,每个所述桶体的桶口分布其上端,所述投掷口位于对应所述桶体桶口上
方,每个所述桶体可经所述操作孔放置在对应所述容纳腔内或从对应所述容纳腔内取出。
[0010]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每个所述桶体包括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截面均为弧面,二者分别竖向设置在对应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相对分布并围合成与对应所述容纳腔的形状相匹配的所述桶体,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相互靠近的一侧槽壁转动连接,其相互靠近的另一侧槽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垃圾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槽的槽底壁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桶体可在对应所述容纳腔内水平转动至其垃圾入口朝后,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解除连接,所述第一条形槽可转动并远离所述第二条形槽至由所述操作孔移出所述容纳腔外,以取出所述桶体内的垃圾,或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相互连接,并在对应所述容纳腔内转动至其垃圾入口与对应所述投掷口对齐。
[0011]优选地,每个所述容纳腔内底壁上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弧形槽相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伸入所述弧形槽内,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块可在对应所述弧形槽内移动,至所述垃圾入口与对应所述投掷口对齐,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槽壁的相抵,或所述垃圾入口转动至朝后,所述滑块与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槽壁相抵。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形槽在其垃圾入口背离其槽口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用以套设垃圾袋袋口的外翻边。
[0013]本技术所述分类垃圾桶由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桶体组成,有利于缩小所述分类垃圾桶的体积,减小所述分类垃圾桶的占用空间,适用于在室内的场景下使用。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分类垃圾桶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分类垃圾桶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容纳腔内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0022]1、壳体;11、隔板;12、门;13、投掷口;14、弧形槽;2、桶体;21、垃圾入口;22、第一条形槽;23、第二条形槽;24、滑块;25、外翻边;3、垃圾收集管。
[0023]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
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

3,提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分类垃圾桶包括壳体1和多个桶体2,所述壳体1内部中空,且其后侧设有其内部连通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处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门12,所述壳体1内设有水平分布的隔板11,且所述隔板11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且贯通其的投掷口13,多个所述桶体2与多个所述容纳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多个桶体(2),所述壳体(1)内部中空,且其后侧设有其内部连通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处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门(12),所述壳体(1)内设有水平分布的隔板(11),且所述隔板(11)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且贯通其的投掷口(13),多个所述桶体(2)与多个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桶体(2)的桶口构成其垃圾入口(21),每个所述桶体(2)放置在对应所述容纳腔内,且每个所述桶体(2)的垃圾入口(21)与对应所述投掷口(13)贯通,以从所述投掷口(13)和对应所述垃圾入口(21)向对应所述桶体(2)内投入垃圾,且每个所述桶体内的垃圾可经所述操作孔取出至所述壳体(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垃圾收集管(3),多个所述垃圾收集管(3)与多个所述投掷口(13)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垃圾收集管(3)的一端安装所述壳体(1)外壁上并与对应所述投掷口(13)贯通,其另一端分别朝远离所述壳体(1)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多个光电感应组件多个提醒装置,多个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和多个提醒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垃圾收集管(3)一一对应,多个光电感应组件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3)内,多个所述提醒装置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3)上端外壁,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并与多个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和多个提醒装置电连接,所述光电感应组件用以感应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3)内的垃圾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发送信号至所述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接收信号并发出对应所述桶体(2)装满垃圾或未装满垃圾的提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一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安装在对应所述垃圾收集管(3)上端内壁,且二者分别位于所述垃圾收集管(3)内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用以发出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以接收对应所述红外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濂肖悦盈刘卓描
申请(专利权)人:孙思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