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料口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7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料口集装袋,它包括三料口内袋和外袋,所述三料口内袋包括袋身Ⅰ,在所述袋身Ⅰ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Ⅰ,在所述进料口Ⅰ侧部设有分料口Ⅰ、分料口Ⅱ和连接阀,在所述分料口Ⅰ和分料口Ⅱ的外端口内侧设有≥3cm宽的热熔胶圈,所述外袋包括袋身Ⅱ,在所述袋身Ⅱ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Ⅱ,所述袋身Ⅱ由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复合而成,所述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的厚度比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料口集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袋,具体涉及一种多料口集装袋。

技术介绍

[0002]集装袋与小编织袋相比,具有容量大、便于装卸、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集装袋外袋容易破损,外袋袋身上的吊带局部易磨损,整体强度一般;一般的集装袋内袋上只设一个进料口,需要多料混装时,使用不便,另外,为了降低爆袋风险,则需要降低充料速度、延长充料时间,因而明显降低了生产效率,有些场合需要在袋内充入氮气,以保证装袋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袋可多料同进,连接阀可及时抽气、需要时可以充氮、可拆卸,使用可靠方便,外袋袋身可重复使用,吊带耐磨的三料口集装袋。
[000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三料口集装袋,它包括三料口内袋和外袋,所述三料口内袋包括袋身Ⅰ,在所述袋身Ⅰ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Ⅰ,在所述进料口Ⅰ侧部设有分料口Ⅰ、分料口Ⅱ和连接阀,在所述分料口Ⅰ和分料口Ⅱ的外端口内侧设有≥3cm宽的热熔胶圈,所述连接阀包括阀体,在所述阀体一端连接设有套筒,在所述套筒一端连接设有盖板,在所述套筒和盖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在所述套筒内壁的两侧下部都设有钝角限位槽,在所述套筒和盖板之间设有锁紧结构,在所述盖板上设有直通螺纹接头,所述直通螺纹接头一端与三通螺纹接头相连,所述三通螺纹接头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压力表相连,所述三通螺纹接头另一端与双叉型旋塞阀体相连,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设在盖板内侧的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上部设有卡紧槽,在所述卡紧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套,在所述弹性挤压套内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与套筒侧壁相连,所述外袋包括袋身Ⅱ,在所述袋身Ⅱ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Ⅱ,所述袋身Ⅱ由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复合而成,所述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的厚度比为(2

4):(1

2):(2

3),在所述袋身Ⅱ上设有吊带,所述吊带包括吊带本体,在所述吊带本体外部设有耐磨护套,所述吊带本体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涤纶织带层Ⅱ、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所述涤纶织带层Ⅰ和涤纶织带层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所述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所述连接体Ⅰ和连接体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所述单层涤纶织带由锁边线将经纱和纬纱编织连接而成。
[0005]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圈的宽度为3.5cm。
[0006]进一步地,所述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的厚度比为2.4:1.5:2.3。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卡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伸缩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
紧杆,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套筒并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所述丝杆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套,所述旋转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内六角螺母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分为密封圈Ⅰ和密封圈Ⅱ。
[0009]本技术中,根据需要和其它阀配合使用。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在内袋袋身上设置多个料口,方便多料同时进料,使用方便,在料口的外端口内侧设有3.5cm宽的热熔胶圈,通过生产线上的热熔胶熔融装置,可以在1

2s内熔融,快速封口,实现灌装封口流水线操作,采用连接阀,抽气时,将双叉型旋塞阀体的一端开启、另一端关闭,同时阀体置于开启状态,双叉型旋塞阀体的一端与抽气装置连接,将袋内的空气及时抽出;充氮时,先通过双叉型旋塞阀体的一端将袋内气体抽出,然后通过双叉型旋塞阀体的另一端,缓慢向袋内充入洁净的氮气;通过卡紧组件的设置,方便装袋后的盖板部分拆卸,同时也可以提高套筒和盖板的密封度,外袋袋身采用厚度比为(2

4):(1

2):(2

3)的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组成,使袋身具有良好的可修复性能,在外袋袋身上设有吊带,在吊带本体外部设置耐磨护套,大大提高了该部位的耐磨性能,吊带本体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涤纶织带层Ⅱ、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涤纶织带层Ⅰ和涤纶织带层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连接体Ⅰ和连接体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连接性好,使用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中外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中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中吊带本体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中三料口内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三料口集装袋,它包括三料口内袋和外袋,所述三料口内袋包括袋身Ⅰ1,在所述袋身Ⅰ1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Ⅰ2,在所述进料口Ⅰ2侧部设有分料口Ⅰ3、分料口Ⅱ4和连接阀5,在所述分料口Ⅰ3和分料口Ⅱ4的外端口内侧设有3.5cm宽的热熔胶圈6,所述连接阀5包括阀体7,在所述阀体7一端连接设有套筒8,在所述套筒8一端连接设有盖板9,在所述套筒8和盖板9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在所述套筒8内壁的两侧下部都设有钝角限位槽10,在所述套筒8和盖板9之间设有锁紧结构,在所述盖板9上设有直通螺纹接头11,所述直通螺纹接头11一端与三通螺纹接头12相连,所述三通螺纹接头12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压力表13相连,所述三通螺纹接头12另一端与双叉型旋塞阀体14相连,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设在盖板9内侧的连接块15,在所述连接块15上部设有卡紧
槽16,在所述卡紧槽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套17,在所述弹性挤压套17内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与套筒8侧壁相连,所述卡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板29,所述第一伸缩板29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套筒8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伸缩板29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30,所述第二伸缩板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1,所述移动块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32,所述L型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33,所述移动块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块34,所述螺纹块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35,所述丝杆35的一端贯穿所述套筒8并延伸至所述套筒8的外部,所述丝杆35延伸至所述套筒8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块36,所述旋转块36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料口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料口内袋和外袋,所述三料口内袋包括袋身Ⅰ(1),在所述袋身Ⅰ(1)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Ⅰ(2),在所述进料口Ⅰ(2)侧部设有分料口Ⅰ(3)、分料口Ⅱ(4)和连接阀(5),在所述分料口Ⅰ(3)和分料口Ⅱ(4)的外端口内侧设有≥3cm宽的热熔胶圈(6),所述连接阀(5)包括阀体(7),在所述阀体(7)一端连接设有套筒(8),在所述套筒(8)一端连接设有盖板(9),在所述套筒(8)和盖板(9)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在所述套筒(8)内壁的两侧下部都设有钝角限位槽(10),在所述套筒(8)和盖板(9)之间设有锁紧结构,在所述盖板(9)上设有直通螺纹接头(11),所述直通螺纹接头(11)一端与三通螺纹接头(12)相连,所述三通螺纹接头(12)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压力表(13)相连,所述三通螺纹接头(12)另一端与双叉型旋塞阀体(14)相连,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设在盖板(9)内侧的连接块(15),在所述连接块(15)上部设有卡紧槽(16),在所述卡紧槽(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套(17),在所述弹性挤压套(17)内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与套筒(8)侧壁相连,所述外袋包括袋身Ⅱ(18),在所述袋身Ⅱ(18)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Ⅱ(19),所述袋身Ⅱ(18)由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复合而成,所述PVC层、粘结层和PE编织层的厚度比为(2

4):(1

2):(2

3),在所述袋身Ⅱ(18)上设有吊带(20),所述吊带(20)包括吊带本体(21),在所述吊带本体(21)外部设有耐磨护套(22),所述吊带本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娟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威尼特包装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