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70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包括机架、成型装置及注射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模具,分别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相合设置上模和上隔色板,所述下模具包括相合设置的下隔色板和下模,所述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通过中连板连接,所述中连板上连接有驱动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移出上模和下模的平移机构,所述上模上连接有合模机构,所述注射装置包括两个注射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别设置有与两注射头对应的注射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上加热机构,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加热机构。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可双色注射,一次成型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橡塑注射成型机。橡塑注射成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


[0001]本技术涉及鞋机
,特别是一种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橡塑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或热固性橡塑材料利用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橡塑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广泛用于各种EPR橡胶或塑料制品的量化生产。这种注射成型机是利用人工或机械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EPR橡胶或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

熔融塑化

施压注射

充模冷却

启模取件。取出成型的橡塑制品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传统的橡塑注射成型机仅为单色注射,即仅可完成一种颜色的产品加工,或完成一种颜色的加工后,将其转移至另一台设备中再次实施加工,不仅加工过程繁琐,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
[0003]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即能双色注射,又能提高效率的橡塑注射成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双色注射,一次成型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包括机架、成型装置及注射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模具,分别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相合设置上模和上隔色板,所述下模具包括相合设置的下隔色板和下模,所述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通过中连板连接,所述中连板上连接有驱动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移出上模和下模的平移机构,所述上模上连接有合模机构,所述注射装置包括两个注射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别设置有与各自的注射头对应的注射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上加热机构,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加热机构。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颜色由两个注射头分别注射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别设置有需要的凹模,该凹模与注射孔连通,注射头将原料注射到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后,加热机构进行加热,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内的原料定型,定型后将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抽出,然后使上模抵接在下模上,使两个颜色的橡塑制品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成品,最后出料,无需分开加工,工序简单,提高效率。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分别位于中连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第一驱动件和中连板的导向结构。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连接在中连板上,随中连扳移动,同步性高,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由第一驱动件统一驱动,节省动力,节省成本,第一驱动件可以是油缸或电机等,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是朝远离注射头的方向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中连板连接的导向块和与导向块构成导向配合的导轨,所述导向块与导轨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凸筋和导槽。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槽成长条形,凸筋嵌设在导槽内,既有导向的作用,又有支撑的作用,导向结构分布在中连板的对应两侧,优选的第一驱动件为两个,也分布在中连板的对应两侧,这样受力均匀,方便驱动中连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连板上还连接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立柱、沿第一立柱导向升降的支持架以及驱动支持架升降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导轨和第一驱动件固定在支持架上。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升机构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的抽出,抽出时,合模机构先将上模往上提升,然后第二驱动将中连板往上推,使下隔色板与下模分开,这样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在抽出时,不会因粘连或摩擦破坏模具里面的橡塑制品,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合模机构包括第二立柱、沿所述的第二立柱导向升降的活动梁以及驱动活动梁升降的开合驱动件,所述开合驱动件包括开合油缸以及连接开合油缸和活动梁的联动结构。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动梁一般成四边形,若直接用开合油缸驱动,其驱动力分布不够均匀,而且上模需要一定的压力,抵压在上隔色板或下模上的压力可能会受力不均匀,不利于橡塑的成型,因此需要联动结构去平均压力。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活动梁上的导柱、沿导柱导向升降的滑座以及连接在滑座的对应两侧的肘杆组件,所述肘杆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所述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之间连接有相互铰接的上肘杆和下肘杆,所述上肘杆和下肘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铰接,所述上肘杆或下肘杆与滑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座和上肘杆或下肘杆铰接。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肘杆组件的分布与导向结构对应,即同侧,当连杆连接到上肘杆上时,开合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升,连杆随之上升,并对上肘杆进行拉扯,连杆尽量连接在上肘杆靠近下肘杆的端部,这样方便将两侧的上肘杆和下肘杆的铰接处往靠拢的方向拉扯,这样即可驱动活动梁上升,反之下降,当连杆连接到下肘杆上时,开合驱动件的输出轴下降,连杆随之下降,并对下肘杆进行拉扯,连杆尽量连接在下肘杆靠近上肘杆的端部,方便将两侧的上肘杆和下肘杆的铰接处往靠拢的方向拉扯,这样即可驱动活动梁上升,反之下降,结构简单,驱动力大,相当于把开合驱动件的驱动力放大两倍。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柱为两根,且分布在滑座的对应两侧,所述导柱与肘杆组件分别位于滑座的四个方向成交错分布。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柱为两根且分布在滑座的对应两侧,导向更稳定,导柱和肘杆组件交错间隔分布,合理利用空间,避免受力不均匀。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同侧的肘杆组件为多个,其各个上铰接座相互连接成一体,各个下铰接座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活动梁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开合油缸和上铰接座固定在顶板上。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肘杆组件是为了增大驱动力和压力,使得活动梁受力均匀,各个上铰接座相互连接,各个下铰接座相互连接,避免应力集中,稳定性更好,顶板固定在第二立柱上,起支撑作用。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驱动注射头远离成型装置的
座退机构以及驱动注射头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注射头固定在一安装框上,所述座退机构包括穿设在安装框上的导杆、供导杆固定的安装座上以及输出轴与安装框连接的座退驱动件。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不注射时,可驱动注射头与注射孔脱开,方便维修更换或清洗等,座退驱动件可以是油缸或电机与丝杆的结构,其固定在安装座上,方便驱动,结构简单。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远离座退驱动件的一端成转动设置,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与升降油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与安装座铰接。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不需要注射时,注射头可被抬起,这样方便运行至下一成型工位,或维修、清洗等情况也需要将注射头翘起,方便操作,避免误操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包括机架、成型装置及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模具,分别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相合设置上模和上隔色板,所述下模具包括相合设置的下隔色板和下模,所述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通过中连板连接,所述中连板上连接有驱动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移出上模和下模的平移机构,所述上模上连接有合模机构,所述注射装置包括两个注射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别设置有与各自的注射头对应的注射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上加热机构,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加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色板和下隔色板分别位于中连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连接第一驱动件和中连板的导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中连板连接的导向块和与导向块构成导向配合的导轨,所述导向块与导轨之间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凸筋和导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板上还连接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立柱、沿第一立柱导向升降的支持架以及驱动支持架升降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导轨和第一驱动件固定在支持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机构包括第二立柱、沿所述的第二立柱导向升降的活动梁以及驱动活动梁升降的开合驱动件,所述开合驱动件包括开合油缸以及连接开合油缸和活动梁的联动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色橡塑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活动梁上的导柱、沿导柱导向升降的滑座以及连接在滑座的对应两侧的肘杆组件,所述肘杆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所述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之间连接有相互铰接的上肘杆和下肘杆,所述上肘杆和下肘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铰接,所述上肘杆或下肘杆与滑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座和上肘杆或下肘杆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橡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贵缪克山张玉佩张远昌冯惠冬林阿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钜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