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56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罐、连接软管和伸缩支架,雾化罐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的上端设有端盖,上罐体内设有纯净水,雾化罐内内设有氧气管,氧气管上位于上罐体内的一段设有三个分接管,每个分接管的一段均连接有一根加热管,且加热管穿过上罐体的下端,加热管内设有电热片,每根加热管通过电磁水阀与上罐体连通,连接软管设置于氧气管的上端,伸缩支架的一端与上罐体相连,另一端与患者病床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电热片将纯进水加热蒸发为水蒸气后,通过高速流过的氧气。经过连接软管输送至患者面部使用的呼吸面罩,既可以为患者提供雾化治疗,又可以对雾化气体加热加湿。又可以对雾化气体加热加湿。又可以对雾化气体加热加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具体的是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大多数医院采用导管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然而现有人工鼻并不具备对吸入肺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和湿化的功能,甚至部分人工鼻连过滤的功能都不具备,无形之中就丢失了人体呼吸系统的首道防线,一方面影响患者的呼吸舒适度,容易引发咳嗽,现有的文丘里雾化加湿器出雾是冷雾,且需要高流量的氧气,冷雾会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高流量氧气会使气道更加干燥,另一方面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本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既可以对输送至患者的空气加湿,还可以对输送至患者的空气加热,防止患者产生呼吸系统疾病。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罐、氧气管、连接软管、加热蒸发装置、电磁气阀、氧气泵连接管、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加温加湿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罐、氧气管(1)、连接软管(2)、加热蒸发装置、电磁气阀(12)、氧气泵连接管(13)、温度传感器(3)、控制器(4)和伸缩支架(5),所述雾化罐包括上罐体(6)和下罐体(7),上罐体(6)的上端设有端盖(6a),所述上罐体(6)内设有纯净水;所述氧气管(1)设置于雾化罐内,且氧气管(1)的两端分别露出端盖(6a)和下罐体(7)的下端,所述上罐体(6)的下端、端盖(6a)和下罐体(7)的下端均设有与氧气管(1)滑动配合的过孔,且上罐体(6)和端盖(6a)上与氧气管(1)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胶;所述氧气管(1)位于上罐体(6)内的一段设有多个分接管(1a),所述加热蒸发装置与多个分接管(1a)相连,所述氧气管(1)的下端与氧气泵连接管(13)相连;所述加热蒸发装置包括PLC控制器(8)、多个电磁水阀(9)、多个加热管(10)和多个电热片(11),所述PLC控制器(8)设置于下罐体(7)内部底端面上,所述电磁水阀(9)、加热管(10)和电热片(11)的数量均相等,且均与分接管(1a)的数量相等,所述电热片(11)设置于加热管(10)的内部底端,且一个加热管(10)内设有一个电热片(11),所述每个加热管(10)均穿过上罐体(6)的下端与一个分接管(1a)相连,且每个加热管(10)与上罐体(6)的下端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每个电磁水阀(9)的进水口均穿过上罐体(6)的下端伸入上罐体(6)内,且每个电磁水阀(9)均对应一个加热管(10)设置,所述每个电磁水阀(9)的排水口均穿过最近的一个加热管(10)的侧壁伸入加热管(10)内,所述多个电磁水阀(9)均与PLC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多个电热片(11)均与PLC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电磁气阀(12)设置于氧气管(1)的上端,并与PLC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连接软管(2)的一端与电磁气阀(12)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并与PLC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丽张宪平周宁何为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