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45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6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散热器,包括吹胀板元件、基座和折叠翅片,其中,吹胀板元件内部设置有传热管路,且,所述传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吹胀板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座用于设置在所述吹胀板元件的第一表面的下部;折叠翅片设置于所述吹胀板元件的第二表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可同时进行相变散热和风冷散热,提高了对变频模块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了空调器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的高温条件下制冷能力。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
,例如涉及一种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0002]变频空调已经成了空调器行业的主流,但随着近几年高温天气的持续出现,夏天42℃甚至接近50℃的高温袭击全球各个地方。空调器不制冷、制冷能力下降成了用户的新的抱怨点。为了解决用户痛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温制冷不衰减空调器成为了空调企业新的研发方向。
[0003]变频芯片是变频空调器中的重要元器件,它决定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压缩机频率越高,夏天制冷能力越强,而此时变频芯片发热就激增。变频芯片主要包含: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简称IPM)、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二极管、整流桥,将这些变频芯片封装集成为一体,称为变频模块。由于变频模块是主要热源,因此,变频模块也可称为热源模块。随着半导体技术工艺的改进,芯片设计上更加紧凑,芯片的热流密度不断增加,且芯片的体积也趋于小型化。因此,变频芯片的高温、大热流密度、大功率的发热和散热问题严重制约了空调器的工作安全和高温制冷能力。只有解决变频芯片的高温散热问题,才能实现空调器的高温制冷不衰减,这在空调器领域非常重要。
[0004]目前,考虑到性价比,空调室外机热源模块的散热一般采用的是铝挤压型材散热器,配合空调室外机自身的风机实现强制对流散热,并通过改变铝挤压型材散热器的肋片的面积和形状进行散热优化。但是,由于变频芯片尺寸小、发热功率大等问题,导致变频芯片产生的热流密度很高,传统的铝挤压型材散热器无法有效解决大热流密度带来的散热问题,以至于高环温下变频模块的温度急剧升高,为了保证空调运行安全,不得不降频运行,从而导致空调器制冷能力大幅度下降和不制冷现象。
[0005]部分空调器采用压缩机冷媒管路给变频芯片降温,保证了变频芯片的降温性能,但也因此带来了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制冷能量的一部分损失,虽然保证了芯片的工作温度安全,但总体制冷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存在凝露烧坏变频芯片和冷媒泄漏的风险,容易造成空调器完全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以解决现有的散热器对变频模块的散热能力较低,使空调器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的高温条件下制冷能力减弱的问题。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吹胀板元件,内部设置有传热管路,且,所述传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吹胀板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座,用于设
置在所述吹胀板元件的第一表面的下部;折叠翅片,设置于所述吹胀板元件的第二表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胀板元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蒸发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混流管路;混合部,内部设置有第二混流管路;和,冷凝端,内部设置有第三混流管路,其中,所述基座用于设置于所述吹胀板元件的蒸发端。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胀面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凹点,且相邻两行的凹点交错设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点包括靠近所述传热管路的边缘的边缘凹点,所述边缘凹点包括:第一端距,所述边缘凹点至所述传热管路边缘的距离;和,第二端距,所述边缘凹点至与其横向相邻的凹点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端距与所述第二端距相等。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如前述的散热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电控板,竖向安装,且下部设置有热源模块;塑料件,套接所述电控板,且在与所述热源模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座槽,其中,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槽内,且与所述热源模块直接接触。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料件包括:容纳槽面,套接所述电控板;和,背面,与所述容纳槽面相对,其中,所述背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吹胀板元件与所述凸台连接,使所述吹胀板元件与所述塑料件的背面形成第一间隙。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为3mm

10mm。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板部,与所述折叠翅片的上端翅片平行,且与所述上端翅片形成第二间隙;垂直板部,与所述折叠翅片中的翅片垂直,且与所述折叠翅片的折叠部形成第三间隙;第二水平板部,与所述折叠翅片的下端翅片平行,且与所述下端翅片形成第四间隙。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第三间隙和/或第四间隙小于或等于10mm。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吹胀板元件,以及分别设置于吹胀板元件的两面的基座和折叠翅片,吹胀板元件内部设置有传热管路,传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可对基座传递过来的热量进行相变散热,同时,折叠翅片的设置,增加了散热面积,可进行风冷散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可同时进行相变散热和风冷散热,提高了对变频模块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了空调器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的高温条件下制冷能力。
[00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吹胀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吹胀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室外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吹胀板元件;101:边缘凹点;102:与边缘凹点横向相邻的凹点;11:蒸发端;110:第一混流管路;12:混合部;120:第二混流管路;13:冷凝端;130:第三混流管路;14:介质灌注口;15:传热管路的边缘;2:基座;3:折叠翅片;301:上端翅片;302:折叠部;303:下端翅片;4:电控板;401:热源模块;5:塑料件;501:凸台;502:基座槽;503:塑料件与吹胀板之间的风道;6:风道盖板;601:第一水平板部;602:垂直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吹胀板元件,内部设置有传热管路,且,所述传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吹胀板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座,用于设置在所述吹胀板元件的第一表面的下部;折叠翅片,设置于所述吹胀板元件的第二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板元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蒸发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混流管路;混合部,内部设置有第二混流管路;和,冷凝端,内部设置有第三混流管路,其中,所述基座用于设置于所述吹胀板元件的蒸发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面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凹点,且相邻两行的凹点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点包括靠近所述传热管路的边缘的边缘凹点,所述边缘凹点包括:第一端距,所述边缘凹点至所述传热管路边缘的距离;和,第二端距,所述边缘凹点至与其横向相邻的凹点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端距与所述第二端距相等。5.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板,竖向安装,且下部设置有热源模块;塑料件,套接所述电控板,且在与所述热源模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座槽,其中,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槽内,且与所述热源模块直接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包括:容纳槽面,套接所述电控板;和,背面,与所述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玉哲王定远张相荣时斌葛龙岭庄照波赵鹏达张君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