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2403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所述送排风管理系统和所述除尘防爆系统连通一起工作,所述送排风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粉尘吸管、至少一连接管、至少一粉尘吸入器和烟囱,其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粉尘吸入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粉尘吸管连通,所述粉尘吸管和所述烟囱连通,当所述粉尘吸入器将粉尘吸入到所述连接管中,继而流入到所述粉尘吸管中,进而流入到所述烟囱中。进而流入到所述烟囱中。进而流入到所述烟囱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防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沙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0003]而目前市场中的除尘防爆系统多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低、除尘效果差的干式除尘防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所述送排风管理系统和所述除尘防爆系统连通一起工作,所述送排风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粉尘吸管、至少一连接管、至少一粉尘吸入器和烟囱,其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粉尘吸入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粉尘吸管连通,所述粉尘吸管和所述烟囱连通,当所述粉尘吸入器将粉尘吸入到所述连接管中,继而流入到所述粉尘吸管中,进而流入到所述烟囱中。
[0005]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吸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清扫口,用于提供清扫所述粉尘吸管中的部分积灰。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防爆系统包括自动抛光机组、粉尘吸管和除尘防爆子系统,所述自动抛光机组产生粉尘,所述粉尘吸管将所述自动抛光机组产生的粉尘吸入,所述粉尘吸管和所述除尘防爆系统连通,所述粉尘吸管吸入的粉尘通向所述除尘防爆系统。
[0007]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防爆子系统包括烟囱、引风机、除雾器、旋流水幕除尘塔、污水回流泵、湿粉尘处理收集器和循环水泵,其中按照先后顺序,所述烟囱和所述引风机连通,所述引风机和所述除雾器连通,所述除雾器和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连通,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和所述污水回流泵连通,所述污水回流泵和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连通,从而形成一条通道,将排入到所述烟囱的粉尘经这条通道流入到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中,从而达到粉尘湿化并收集的目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防爆子系统还包括一抽水管道和一排水管道,其中所述抽水管道和所述排水管道均通向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道一端和所述湿粉尘处理器连通,另一端通向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回流泵的一端通向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的底部,所述污水回流泵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排水管道又和所述湿粉尘处理器连通,因而使
得经所述抽水管道中的水将粉尘浇洒后落入到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的底部,沾水的粉尘经所述污水回流泵和所述排水管道而流入到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中,以此达到湿化粉尘的目的。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和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和所述抽水管道连通,以此使得所述循环水泵将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中的水抽吸到所述抽水管道中,进而喷向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中。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污水回流泵和所述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压力表和流量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防爆子系统还包括一防爆管路,所述防爆管路的一端和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连通,另一端通向大气。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防爆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爆破片,用于在适当的时候开启所述爆破片,防止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中压力过高。
[0015]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0016]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除尘防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除尘防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23]参考附图1、图2和图3,依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除尘防爆系统10,其包括:自动抛光机组1022、粉尘吸管1023和除尘防爆子系统A,所述自动抛光机组1022产生粉尘,所述粉尘吸管1023将所述自动抛光机组1022产生的粉尘吸入,所述粉尘吸管1023和所述除尘
防爆系统A连通,所述粉尘吸管1023吸入的粉尘通向所述除尘防爆系统A。
[0024]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吸管1023上设置有若干个爆破片和泄放导管的组合件1021,以此用于所述粉尘吸管1023泄压,避免所述粉尘吸管1023爆炸。
[0025]进一步地,在所述粉尘吸管1023和所述除尘防爆系统A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隔爆阀。
[0026]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防爆子系统A包括烟囱101、引风机103、除雾器104、旋流水幕除尘塔105、污水回流泵106、湿粉尘处理收集器109和循环水泵1010,其中按照先后顺序,所述烟囱101和所述引风机103连通,所述引风机103和所述除雾器104连通,所述除雾器104和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105连通,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105和所述污水回流泵106连通,所述污水回流泵106和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109连通,从而形成一条通道,将排入到所述烟囱101的粉尘经这条通道流入到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109中,从而达到粉尘湿化并收集的目的。
[0027]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防爆系统10还包括一抽水管道107和一排水管道108,其中所述抽水管道107和所述排水管道108均通向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109。
[0028]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道107一端和所述湿粉尘处理器109连通,另一端通向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105。当所述除尘防爆系统10开始工作时,经所述烟囱101进入到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105的粉尘被所述抽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所述送排风管理系统和所述除尘防爆系统连通一起工作,所述送排风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粉尘吸管、至少一连接管、至少一粉尘吸入器和烟囱,其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粉尘吸入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粉尘吸管连通,所述粉尘吸管和所述烟囱连通,当所述粉尘吸入器将粉尘吸入到所述连接管中,继而流入到所述粉尘吸管中,进而流入到所述烟囱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吸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清扫口,用于提供清扫所述粉尘吸管中的部分积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防爆系统包括自动抛光机组、粉尘吸管和除尘防爆子系统,所述自动抛光机组产生粉尘,所述粉尘吸管将所述自动抛光机组产生的粉尘吸入,所述粉尘吸管和所述除尘防爆系统连通,所述粉尘吸管吸入的粉尘通向所述除尘防爆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防爆系统的送排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防爆子系统包括烟囱、引风机、除雾器、旋流水幕除尘塔、污水回流泵、湿粉尘处理收集器和循环水泵,其中按照先后顺序,所述烟囱和所述引风机连通,所述引风机和所述除雾器连通,所述除雾器和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连通,所述旋流水幕除尘塔和所述污水回流泵连通,所述污水回流泵和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连通,从而形成一条通道,将排入到所述烟囱的粉尘经这条通道流入到所述湿粉尘处理收集器中,从而达到粉尘湿化并收集的目的。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金章梅杰梅芳梅嫣红谭智春潘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普绿法苏州环保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