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颢珊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222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诊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其为一多功能诊断舱,包括:舱室舱体、舱室上顶、舱室围挡、舱室活动门、固定圆台、舱室底座、第一红外传感器、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手掌放置台、气味分辨仪、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体手掌、舌、目、面和全身的红外、成像以及气味、声音的采集,对各个部位进行全面分析,能实现中医对人体健康初步诊断的目的。能实现中医对人体健康初步诊断的目的。能实现中医对人体健康初步诊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诊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中医基本诊断方式。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而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如果能够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红外、传感器、集成等)与采集技术,为中医诊断提供全面、准确的病人身体的信息,那么将为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的提升和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的“望闻问切”需要医患双方面对面进行诊断,这就为异地就医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能通过高科技信息化的互联网终端技术,将病人信息传输到医生面前从而达到“望闻问切”的效果,那么将为中医跨地域医治提供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医跨地域医治。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所述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为一多功能诊断舱,所述多功能诊断舱包括:舱室舱体1、舱室上顶2、舱室围挡3、舱室活动门4、固定圆台5、舱室底座6、第一红外传感器 9、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手掌放置台11、气味分辨仪12、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第二红外传感器14、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
[0007]所述多功能诊断舱的结构部件包括舱室舱体1、舱室上顶2、舱室围挡3、舱室活动门4、固定圆台5、舱室底座6;
[0008]所述舱室舱体1为一中空腔室,其上部设有舱室上顶2,侧面设有舱室围挡3,中部设有舱室活动门4,内部底面设置舱室底座6,且在舱室底座6上设置有固定圆台5;
[0009]所述多功能诊断舱的功能部件分为舱内的全身诊断区以及舱外的局部诊断区;所述全身诊断区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9及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所述局部诊断区包括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手掌放置台11、气味分辨仪12、第二红外传感器14、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
[0010]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设置于所述舱室舱体1内部壁面上,其感应区域覆盖所述固定圆台5所在区域;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设置于第一红外传感器9上方,并在内部通过数据线与第一红外传感器9 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设置有无线/有线通信单元来与外部通信;
[0011]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设置于所述舱室舱体1外部壁面上,所述第二处理器
及显示器15上集成有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下方内凹设置有手掌放置台11,所述手掌放置台 11的内凹空间中设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4,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4 与手掌放置台11底面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
[0012]在所述手掌放置台11一侧下方设置所述气味分辨仪12;
[0013]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在内部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第二红外传感器14、气味分辨仪12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设置有无线/有线通信单元来与外部通信。
[0014]其中,所述固定圆台5高度设置为高出舱室底座6。
[0015]其中,所述固定圆台5的位置设置为在诊断人员站立其上后,完全处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的感应区域内。
[0016]其中,所述多功能诊断舱内还设有挂衣钩7;
[0017]所述挂衣钩7设置于舱室舱体1内,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所在壁面相邻的内部壁面上。
[0018]其中,所述多功能诊断舱内还设有采暖系统8;
[0019]所述采暖系统8设置于舱室舱体1内,位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 9下方。
[0020]其中,所述舱室舱体1的外形尺寸为3000mm
×
1600mm
×ꢀ
2100mm。
[0021]其中,所述手掌放置台11的宽度为400mm~450mm。
[0022]其中,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4距离手掌放置台11底面的高度距离为150mm~170mm。
[0023]其中,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4的图像分辨率大于80*80,温度分辨率优于0.1℃。
[0024]其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的图像分辨率大于80*80,温度分辨率优于0.1℃。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通过人体手掌、舌、目、面和全身的红外、成像以及气味、声音的采集,对各个部位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热红外特征点分析方法、通过热红外辐射值来区分表层与深层的逐层分析方法、通过热红外辐射数据进行气机升降出入的分析方法、通过热红外辐射数据在人体脏腑经络定位及分析的方法、通过成像对人体局部的观察、通过声音气味对人体健康初步判断方法等等以及以上方法的细分方法,均能实现中医对人体健康初步诊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图1

图4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为了实现中医跨地域医治,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该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将实时、连续的采集数据传输到互联网终端,医生通过传输数据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病患分析。
[0030]所述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将红外热成像系统应用于全身诊
和手掌诊,将光学成像系统应用于头部的舌诊、面诊、目诊等。闻诊主要是通过声音传输系统将病人的说话、咳嗽、呕吐等声音进行采集,从而判断病理;同时利用气味分辨系统对病人呼出的气味进行采集,通过气味传感器得出气味是否清新浑浊,针对不同的气味形成图谱分析人体疾病。问诊即通过声音传输系统对病人进行常规问题的提问,病人回答的结果将上传到系统内用于分析。
[0031]如图1

图4所示,所述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部件主要由红外热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气味分辨系统、声音传输系统以及中央控制器组成,称为多功能诊断舱。舱外为局部诊断区,主要进行手掌红外诊断、面部诊断、舌诊、气味诊断、声音诊断等等,舱内为全身诊断区,对全身进行红外诊断。
[0032]多功能诊断舱外形尺寸为3000mm
×
1600mm
×
2100mm,除了功能部件之外,还有舱室底座、上顶、围挡、固定圆台、活动门、挂衣钩、采暖系统等组成。
[0033]局部诊断区主要放置在多功能诊断舱外部,由红外热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气味分辨系统、声音传输系统组成。
[0034]进行手部诊断时,为方便经气流通,手掌放置应掌心向上,十指张开互不接触,曲肘,水平前伸,红外传感器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种传感器的中医诊断信息采集系统为一多功能诊断舱,所述多功能诊断舱包括:舱室舱体(1)、舱室上顶(2)、舱室围挡(3)、舱室活动门(4)、固定圆台(5)、舱室底座(6)、第一红外传感器(9)、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手掌放置台(11)、气味分辨仪(12)、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第二红外传感器(14)、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所述多功能诊断舱的结构部件包括舱室舱体(1)、舱室上顶(2)、舱室围挡(3)、舱室活动门(4)、固定圆台(5)、舱室底座(6);所述舱室舱体(1)为一中空腔室,其上部设有舱室上顶(2),侧面设有舱室围挡(3),中部设有舱室活动门(4),内部底面设置舱室底座(6),且在舱室底座(6)上设置有固定圆台(5);所述多功能诊断舱的功能部件分为舱内的全身诊断区以及舱外的局部诊断区;所述全身诊断区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9)及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所述局部诊断区包括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手掌放置台(11)、气味分辨仪(12)、第二红外传感器(14)、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9)设置于所述舱室舱体(1)内部壁面上,其感应区域覆盖所述固定圆台(5)所在区域;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设置于第一红外传感器(9)上方,并在内部通过数据线与第一红外传感器(9)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显示器(13)设置有无线/有线通信单元来与外部通信;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设置于所述舱室舱体(1)外部壁面上,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上集成有光学成像和声音系统(10),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示器(15)下方内凹设置有手掌放置台(11),所述手掌放置台(11)的内凹空间中设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4),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14)与手掌放置台(11)底面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在所述手掌放置台(11)一侧下方设置所述气味分辨仪(12);所述第二处理器及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颢珊
申请(专利权)人:孙颢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