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09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包括:磁性内芯与包裹在磁性内芯外的纳米银壳层;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机动灵活,适合于人类五官科目治疗;其包括磁性内芯,具有磁性,可在磁场作用下对病源体进行定点定位治疗,治疗完成后还可通过磁力作用进行回收后处理,同时在磁性内芯外包裹纳米银壳层,可增强杀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其对病源体的处理能力。的处理能力。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2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20212431.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技术属于纳米
,尤其涉及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3]纳米材料的尺寸范围为10~1000nm,与DNA等基本生物材料大小相仿,但表面积大大增加,其应用从药物和基因传递再到生物医学成像都有涉及。纳米药物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利用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率,实现高效靶向物递送,延长药物消耗半衰期,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有害副作用。纳米药物颗粒的开发配方包括聚合物纳米粒子、胶束、脂质体、树枝状大分子、金属纳米粒子、固体脂质纳米粒子等。1995年,研究人员公布了第一种基于脂质体的纳米药物Doxorubicin,用于治疗肿瘤。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有诱惑力的内容,到21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0004]纳米机器人是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其研制属于分子仿生学的范畴,所以纳米机器人也称“分子机器人”。理论上讲纳米机器人是大量原子或分子按确定顺序聚集而成为具有确定功能的微型器件。某些情况下,能进行纳米尺度微加工或操作的自动化装置也被称之为纳米机器人。精准医疗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概念。从诊断、治疗到预后,医疗的各个环节上都在寻找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精准医疗。具体到药物研发过程中,精准治疗不仅体现在靶向药的精确制导,还包括新型生物制剂带来的精准递送方式。现在,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纳米药物正在成为制药领域的新宠,影响着原有的药物研发模式。纳米医药可以广义地定义为纳米级材料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这包括医用早期诊断和预防应用的发展,对许多威胁生命的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改善,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病以及各种炎症和传染病。
[0005]纳米机器人之所以称为纳米机器人,是因为机器人的尺寸在10~1000nm之间,非常小,可以进入人体,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比如处理血栓、癌症送药、微型手术等。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化学的方式进行合成,也可以通过各种工艺设备进行物理加工,加工出来具有特殊功能和用途的微型结构称为纳米机器人。时至今日,由于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发了大约50种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纳米药物与生物环境(分子、细胞、器官等层级)的相互作用基于颗粒与生物介质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反应。而每个生物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纳米颗粒的粒径、形状、排列方式、表面电荷分布和表面化学就成了决定纳米药物与其周围介质反应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因为机器人的尺寸在10~1000nm之间,非常小找不到足够小的动能装置来充当纳米机器人的发动机,科学家面临的难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
多孔化学反应来给纳米机器人提供动力,但其不能提供持续动力,纳米物反应后失去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其具有永久动力,且速度可控。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包括:磁性内芯与包裹在磁性内芯外的纳米银壳层;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
[0008]优选的,所述磁性内芯为永磁合金内芯、永磁铁氧体内芯或永磁金属间化合物内芯。
[0009]优选的,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的直径为200~1000nm。
[0010]优选的,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的直径为200~600nm。
[0011]优选的,所述磁性内芯为球体。
[0012]优选的,所述磁性内芯的直径为30~80nm。
[0013]优选的,所述磁性内芯的直径为50nm。
[0014]优选的,所述纳米银壳层外还包裹有药物涂层。
[0015]优选的,所述纳米银壳层外还包裹有亲水涂层。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包括:磁性内芯与包裹在磁性内芯外的纳米银壳层;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机动灵活,适合于人类五官科目治疗;其包括磁性内芯,具有磁性,可在磁场作用下对病源体进行定点定位治疗,治疗完成后还可通过磁力作用进行回收后处理,同时在磁性内芯外包裹纳米银壳层,可增强杀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其对病源体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靶向纳米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步骤S1)打印的纳米银壳层的纵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步骤S2)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包括:磁性内芯与包裹在磁性内芯外的纳米银壳层;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
[0022]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靶向纳米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
[0023]本技术提供的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其直径优选为200~1000nm,更优选为200~600nm。球体的靶向纳米机器人机动灵活,适合于人类五官科目的治疗。
[0024]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磁性内芯;所述磁性内芯优选为永磁合金内芯、永磁铁氧体内芯或永磁金属间化合物内芯;磁性内芯可使靶向纳米机器人具有磁性,利用磁场同极相
斥异极相吸的原理,给靶向纳米机器人提供全方位的磁力,从而可以将外界磁力转化为动力,进而通过磁力大小控制速度大小,通过磁力方向控制靶向纳米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同时磁性内芯具有永磁性,从而可解决靶向纳米机器人动力不足的缺陷。在本技术中,所述磁性内芯优选球体;所述磁性内芯的直径优选为30~80nm,更优选为40~60nn,再优选为50nm。
[0025]所述磁性内芯外包裹有纳米银壳层;可充分利用银离子的以下功能:1)强效杀菌,普通的抗生素,一种只能杀死5、6种细菌。据研究发现,银离子可以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对常见的各类细菌、病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2)物理杀菌,不产生耐药性,无副作用:物理杀菌可避免抗生素滥用产生超强耐药细菌,而正常的人体细胞不含呼吸作用酶,所以不会被银离子杀死;3)液体针灸,高效透皮,迅速杀菌:银离子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银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元素,能够疏导人体电磁场和经脉,被誉为液体针灸,而且这种渗透作用同时具有导入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内芯与包裹在磁性内芯外的纳米银壳层;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为球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内芯为永磁合金内芯、永磁铁氧体内芯或永磁金属间化合物内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的直径为200~10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纳米机器人的直径为200~600n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发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