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03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包括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过滤器上端盖,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下端安装有过滤器底座,所述过滤器上端盖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垂直固定杆,所述垂直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粗金属过滤网,所述粗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细金属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可使灰尘等杂质沉积在过滤器主体里油液的底部,使干净的空气被排出进入真空泵,达到无污染物、洁净的效果,以保证真空泵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延长真空泵使用寿命等优点。真空泵使用寿命等优点。真空泵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
,具体领域为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在居家、医疗、工业领域均有应用,居家领域又分为系统式的新风系统,和单机两类,新风系统又分有热交换和无热交换两个子分类,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地下空间、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之一,现有的空气过滤器由于缺少介质而且多采用单滤网的过滤方式,从而造成过滤效果不理想,如灰尘等杂质易进入真空泵,致使真空泵损坏,增加了维修率,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空气过滤器由于缺少介质而且多采用单滤网的过滤方式,从而造成过滤效果不理想,如灰尘等杂质易进入真空泵,致使真空泵损坏,增加了维修率,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包括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过滤器上端盖,所述过滤器主体的下端安装有过滤器底座,所述过滤器上端盖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垂直固定杆,所述垂直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粗金属过滤网,所述粗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细金属过滤网,所述细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细金属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中部均套接固定于所述垂直固定杆的外轴杆上,所述粗金属过滤网、所述细金属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外侧壁均套装有第一密封防护圈,三个所述第一密封防护圈的外侧壁均固定于所述过滤器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粗金属过滤网的下侧设置有储油腔,所述过滤器主体右端面的上侧嵌装有第二密封防护圈,所述第二密封防护圈的内侧贯穿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气口盖板,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主体内腔部分的端头设置于所述储油腔的油液内,所述过滤器上端盖的右侧设置有液位观察口,所述液位观察口的上端安装有观察口盖板,所述观察口盖板上端面的左侧设置有拔插蝶形铰链,所述观察口盖板上端面的右侧安装有圆型拉手,所述过滤器上端盖的左侧嵌装有第三密封防护圈,所述第三密封防护圈的内侧贯穿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端端头连接于真空泵的输入端。
[0005]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滤器上端盖的直径,所述过滤器上端
盖的直径等于所述过滤器底座的直径。
[0006]优选的,所述粗金属过滤网、所述细金属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相邻端面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0007]优选的,所述粗金属过滤网与所述过滤器底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储油腔的高度,且所述储油腔内充满油液,所述油液可以为矿物油、植物油、生物油和废机油。
[0008]优选的,所述拔插蝶形铰链左侧翼的下端面安装于所述液位观察口的上端面,所述拔插蝶形铰链右侧翼的下端面安装于所述观察口盖板的上端面。
[0009]优选的,所述观察口盖板、所述拔插蝶形铰链和所述圆型拉手的中点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可使灰尘等杂质沉积在过滤器主体里油液的底部,使干净的空气被排出进入真空泵,达到无污染物、洁净的效果,以保证真空泵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延长真空泵使用寿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主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主视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过滤器主体、2

过滤器上端盖、3

过滤器底座、4

垂直固定杆、5

粗金属过滤网、6

细金属过滤网、7

活性炭过滤网、8

第一密封防护圈、9

储油腔、10

第二密封防护圈、11

进气管、12

进气口盖板、13

液位观察口、14

观察口盖板、15

拔插蝶形铰链、16

圆型拉手、17

第三密封防护圈、18

出气管、19

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包括过滤器主体1,过滤器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过滤器上端盖2,过滤器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过滤器底座3,过滤器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阀,过滤器上端盖2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垂直固定杆4,垂直固定杆4的下端安装有粗金属过滤网5,粗金属过滤网5的上方设置有细金属过滤网6,粗金属过滤网5和细金属过滤网6均采用多层扩张铝箔网或不锈钢网为过滤器的专用滤材,经辗压成波浪网形,以正确的角度彼此交叉叠合而成;多层折叠扩张是以不同的密度、孔径由粗到细的排列,使物体通过时多次改变流动方向,增大其效率,具有阻力低,可反复清洗,经济性极高;耐酸碱强度高,耐高温的通风系统;安全、坚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细金属过滤网6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7,活性炭过滤网7采用通孔结构的铝蜂窝、塑料蜂窝、纸蜂窝为载体,具有优良的气体动力学性能,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风阻系数小。蜂窝状活性炭滤网是在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含碳量
在35%

50%左右。具有活性炭高效的吸附性能,可用于空气净化,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阻力小,能耗低,可在一定风量下除臭、除异味,净化环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细金属过滤网6和活性炭过滤网7的中部均套接固定于垂直固定杆4的外轴杆上,粗金属过滤网5、细金属过滤网6和活性炭过滤网7的外侧壁均套装有第一密封防护圈8,三个第一密封防护圈8的外侧壁均固定于过滤器主体1的内侧壁上,粗金属过滤网5的下侧设置有储油腔9,过滤器主体1右端面的上侧嵌装有第二密封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多层空气过滤处理结构,包括过滤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过滤器上端盖(2),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过滤器底座(3),所述过滤器上端盖(2)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垂直固定杆(4),所述垂直固定杆(4)的下端安装有粗金属过滤网(5),所述粗金属过滤网(5)的上方设置有细金属过滤网(6),所述细金属过滤网(6)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7),所述细金属过滤网(6)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网(7)的中部均套接固定于所述垂直固定杆(4)的外轴杆上,所述粗金属过滤网(5)、所述细金属过滤网(6)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网(7)的外侧壁均套装有第一密封防护圈(8),三个所述第一密封防护圈(8)的外侧壁均固定于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粗金属过滤网(5)的下侧设置有储油腔(9),所述过滤器主体(1)右端面的上侧嵌装有第二密封防护圈(10),所述第二密封防护圈(10)的内侧贯穿安装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气口盖板(12),所述进气管(11)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主体(1)内腔部分的端头设置于所述储油腔(9)的油液内,所述过滤器上端盖(2)的右侧设置有液位观察口(13),所述液位观察口(13)的上端安装有观察口盖板(14),所述观察口盖板(14)上端面的左侧设置有拔插蝶形铰链(15),所述观察口盖板(14)上端面的右侧安装有圆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兴华杜菲石小兵闵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进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