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短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96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短纤维,包括复合纤维布和卷芯,所述卷芯外围缠绕有复合纤维布,所述复合纤维布上方设置有橡皮筋,所述橡皮筋下端贯穿卷芯的内部,所述复合纤维布的四周贯穿有封口线,所述复合纤维布包括布料A、布料B和布料C,所述布料A的下方设置有布料B,所述布料B下方设置有布料C,所述布料A、布料B和布料C的四周均贯穿有封口线,通过在两层复合纤维氨纶布之间增加了一层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所编织的布料,使纤维布料整体的吸湿性增加、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能的提高,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织布穿着舒适,热传导率低,因而保暖性好,使编织出的布料在保持氨纶的弹性下,还具有吸湿性大、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高的特征。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高的特征。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高的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短纤维


[0001]本技术属于纤维布料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短纤维。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短纤维又称切段纤维,化学纤维长纤维束被切断或拉断成相当于各种天然纤维长度的纤维也可用天然纤维如晶须及石棉,短纤维界限,长度一般为35~150mm,按天然纤维的规格可分为棉型,毛型,地毯型和中长型等短纤维。它们可以纯纺,也可和不同比例的天然纤维或其他纤维混纺制成纱条,织物和毡,例如,将通用级沥青碳纤维切成150mm长,直径为15μm,强度为800MPa,模量41GPa的碳纤维,与酚醛系碳纤维(长度70mm,强度 200MPa,直径14μm)以8:2的比例混合,制得稳定均整的纱条。编织成各种形状的织物或短切成纤维用于复合材料如水泥、铝合金的增强体。
[0003]现有的复合短纤维布料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复合短纤维布料大都使用的是氨纶,氨纶可用于为满足舒适性要求需要可以拉伸的服装,氨纶的弹性最好,手感柔软、并且不起皱,可始终保持原来的轮廓,而氨纶的强度最差,在使用这一的纤维布料时,使用拉或扯布料力量过大时会对布料造成损伤,而氨纶的吸湿性差,这样的布料热传导性较高,保暖性不怎么好,从而使制作的物品也具有吸湿性差和热传导性较高保暖不好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短纤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纤维布料里氨纶的吸湿性差和热传导性较高保暖不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短纤维,包括复合纤维布和卷芯,所述卷芯外围缠绕有复合纤维布,所述复合纤维布上方设置有橡皮筋,所述橡皮筋下端贯穿卷芯的内部,所述复合纤维布的四周贯穿有封口线,所述复合纤维布包括布料A、布料B和布料C,所述布料A的下方设置有布料B,所述布料B下方设置有布料C,所述布料A、布料B和布料C的四周均贯穿有封口线。
[0006]优选的,所述卷芯为圆筒状,且卷芯为木质材质构成的结构,所述卷芯的内部为空的,所述卷芯的长度比复合纤维布的长度要长。
[0007]优选的,所述布料A、布料B和布料C在一匹布料上的面积均相同,所述封口线为极细的纤维线。
[0008]优选的,所述布料A为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布料A和布料C为同一材质构成的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布料B为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编织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布料A、布料B和布料C编织压合在一起,所述橡皮筋可拉伸自身身长的一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短纤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在两层复合纤维氨纶布之间增加了一层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所编
织的布料,使纤维布料整体的吸湿性增加、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能的提高,聚乙烯醇缩醛纤维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大的品种,吸湿率为4.5%~5%,接近于棉花(8%),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织布穿着舒适,热传导率低,因而保暖性好,将一层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织布与原有两层的氨纶一起编织,使编织出的布料在保持氨纶的弹性下,还具有吸湿性大、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高的特征。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短纤维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短纤维分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短纤维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复合纤维布;2、橡皮筋;4、卷芯;5、布料A;6、布料B;7、布料C。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短纤维,包括复合纤维布1和卷芯4,卷芯4外围缠绕有复合纤维布1,复合纤维布1上方设置有橡皮筋2,橡皮筋2下端贯穿卷芯4的内部,复合纤维布1的四周贯穿有封口线,复合纤维布1包括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布料A5的下方设置有布料B6,布料B6下方设置有布料C7,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的四周均贯穿有封口线。
[0020]一种复合短纤维,卷芯4为圆筒状,且卷芯4为木质材质构成的结构,卷芯4的内部为空的,卷芯4的长度比复合纤维布1的长度要长,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在一匹布料上的面积均相同,封口线为极细的纤维线,布料A5为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编织而成,布料A5和布料C7为同一材质构成的结构,布料B6为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编织而成,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编织压合在一起,橡皮筋2可拉伸自身身长的一倍。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将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编织座椅后,使用封口线将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的四周进行装订,使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组成的复合纤维布1的边缘不会散开,这样使编织出的布料在保持氨纶的弹性下,还具有吸湿性大、热传导性底和保暖性高的特征,将编织好的复合纤维布1缠绕在卷芯4上,缠绕好的复合纤维布1露出的一端,可以放在复合纤维布1上的橡皮筋2下方压住,因为橡皮筋2在卷芯4内部的孔洞里,所以可以将复合纤维布1收起时更美观,这样复合纤维布1在使用复合纤维布1时,将复合纤维布1的一端拉出,剪裁所需要的长度,将剪裁后复合纤维布1散落的一端在压回橡皮筋2 的下方。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短纤维,包括复合纤维布(1)和卷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4)外围缠绕有复合纤维布(1),所述复合纤维布(1)上方设置有橡皮筋(2),所述橡皮筋(2)下端贯穿卷芯(4)的内部,所述复合纤维布(1)的四周贯穿有封口线,所述复合纤维布(1)包括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所述布料A(5)的下方设置有布料B(6),所述布料B(6)下方设置有布料C(7),所述布料A(5)、布料B(6)和布料C(7)的四周均贯穿有封口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4)为圆筒状,且卷芯(4)为木质材质构成的结构,所述卷芯(4)的内部为空的,所述卷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益峰黄斌蒋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兴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