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振专利>正文

一种实现间歇式双向运动的手柄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88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间歇式双向运动的手柄枪,包括枪体外壳1,枪体外壳1一体设有固定手柄19和安装有活动手柄2,固定手柄19和活动手柄2之间安装有扭簧,枪体外壳1内位于前口23和后口24之间穿过有中心运动扁轴3,中心运动扁轴3上由后向前依次套装有弹簧Ⅰ4、弹簧Ⅱ5、弹簧Ⅲ6、弹簧Ⅳ7,中心运动扁轴3上位于弹簧Ⅰ4、弹簧Ⅱ5之间套装有摆动块8,摆动块8下端插入固定块9的梯形槽10内,固定块9转配于枪体外壳1内,固定块9上位于摆动块8后方设置挡臂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中心运动扁轴在枪体外壳内的前移和后退,并采用逐步位移方式实现,即每次前移或者后退的距离都不是很大,逐次控制运动距离。逐次控制运动距离。逐次控制运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间歇式双向运动的手柄枪


[0001]本技术涉及逐步运动的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运动手柄枪,实现前进和后退的间歇(步进)式位移。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类机械中,能够将主动件的连续运动转换成从动件有规律的运动和停歇的机构称为间歇运动机构。
[0003]间歇运动机构可以具有多种用途,例如在医疗器械领域,现有内镜下用于抓取或者碎石用的网篮(CN209059349U),导丝一般通过滑座(滑块)来驱动,滑动是一种连续运动,在网篮的逐步收缩过程中,操作者无法时刻控制网篮的收缩速度,导致操作者在利用网篮抓取到异物后容易“操作过猛”(回拉滑块速度快,网篮急速缩小)导致异物碎裂,而无法将完整的异物取出,而且细小异物将更难清除。如果网篮用于碎石,也存在当异物位于网篮后,需要进一步回拉滑座使得网篮持续收缩将异物破碎,此时操作者更不容易控制滑座回拉力,很有可能用力过大,将异物过度破碎,不利于后续操作。
[0004]所以,需要提供一种实现逐步运动的机械结构设计,做到运动状态可控,用于驱动内镜网篮内导丝进行“间歇式”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实现“间歇式”直线运动的机械结构。
[0006]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实现间歇式双向运动的手柄枪,包括枪体外壳,所述枪体外壳一体设有固定手柄和安装有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之间安装有扭簧,所述枪体外壳内位于前口和后口之间穿过有中心运动扁轴,所述中心运动扁轴上由后向前依次套装有弹簧Ⅰ、弹簧Ⅱ、弹簧Ⅲ、弹簧Ⅳ,所述中心运动扁轴上位于弹簧Ⅰ、弹簧Ⅱ之间套装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下端插入固定块的梯形槽内,所述固定块转配于枪体外壳内,所述固定块上位于摆动块后方设置挡臂;所述弹簧Ⅰ一端抵靠枪体外壳的后口、另一端抵靠摆动块后面;所述中心运动扁轴上位于弹簧Ⅱ和弹簧Ⅲ之间套装有滑块,所述弹簧Ⅱ一端抵靠摆动块前面、另一端抵靠滑块后面;所述中心运动扁轴上位于弹簧Ⅲ和弹簧Ⅳ之间套装有驱动板;所述弹簧Ⅲ一端抵靠滑块前面、另一端抵靠驱动板后面,所述弹簧Ⅳ一端抵靠驱动板前面、另一端抵靠枪体外壳的前口;所述驱动板位于活动手柄内上部,所述活动手柄上部通过两侧凸轴装配于枪体外壳内;所述滑块侧面设有侧轴,所述侧轴位于偏心轮的滑槽内,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穿出枪体外壳一侧后安装有旋钮。
[0008]当旋钮指向枪体外壳的前口时,偏心轮上滑槽位于偏心轴后方,侧轴位于滑槽一端,滑块向后运动至最大行程后挤压弹簧Ⅱ,使得摆动块向后抵靠挡臂,弹簧Ⅳ推动驱动板使其上端抵靠活动手柄的上挡边;当旋钮逆时针旋转180度后指向枪体外壳的后口时,偏心轮同时在偏心轴驱动下逆时针旋转180度后滑槽旋转至偏心轴前方,同时侧轴从滑槽一端
运动到另一端过程中驱动滑块向前运动至最大行程后挤压弹簧Ⅲ,弹簧Ⅲ推动驱动板使其下端抵靠活动手柄的下挡边。
[0009]工作时,通过旋转旋钮即可实现手柄枪的中心运动扁轴的前移和后退,具体如下:
[0010](1)、当需要中心运动扁轴前移(从前口伸出)时,将旋钮旋转至指向枪体外壳的前口,此时偏心轮上滑槽位于偏心轴后方,侧轴位于滑槽一端,滑块此时向后运动至最大行程并挤压弹簧Ⅱ,由于滑块向后运动则弹簧Ⅲ相对伸长(但还是处于压缩状态)、弹簧Ⅱ压缩,弹簧Ⅱ推动摆动块向倾斜后抵靠挡臂后不动,弹簧Ⅳ的推力与弹簧Ⅲ的推力平衡后,则驱动板在弹簧Ⅳ的推力下后移,使其上端抵靠活动手柄的上挡边,此时该驱动板几乎处于竖直状态,操作者将活动手柄回压向固定手柄的过程中,活动手柄的上挡边的运动轨迹为以凸轴为中心向前方旋转,则活动手柄的上挡边推动驱动板上边沿使其向前方倾斜后卡住中心运动扁轴,之后上挡边继续向前方旋转的过程中推动驱动板上边沿使其整体向前方运动一定距离(前移距离比较小),同时驱动板带动中心运动扁轴前移相同距离,然后松开活动手柄在扭簧作用下恢复原位;如此不断捏合活动手柄循环操作后,中心运动扁轴不断向前移动从枪体外壳的前口伸出,直至最大行程。
[0011](2)、当需要中心运动扁轴后退(从后口退出)时,将旋钮进行逆时针旋转180度后指向枪体外壳的后口,偏心轮同时在偏心轴驱动下逆时针旋转180度后滑槽旋转至偏心轴前方,同时侧轴从滑槽一端运动到另一端过程中驱动滑块向前运动至最大行程后挤压弹簧Ⅲ,由于滑块向前运动后弹簧Ⅲ进一步压缩、而弹簧Ⅱ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弹簧Ⅰ推动摆动块向前倾斜,弹簧Ⅲ的推力明显大于弹簧Ⅳ,则弹簧Ⅲ推动驱动板前移并使其下边沿抵靠活动手柄的下挡边后使得该驱动板处于向前倾斜状态(此时驱动板卡住中心运动扁轴),操作者将活动手柄回压向固定手柄的过程中,活动手柄的下挡边的运动轨迹为以凸轴为中心向后方旋转,则活动手柄的下挡边推动驱动板下边沿使其整体向后运动一定距离(后退距离比较小),同时驱动板带动中心运动扁轴向后移动相同距离,然后松开活动手柄后恢复原位;如此不断捏合活动手柄循环操作后,中心运动扁轴不断向后移动从枪体外壳的后口退出,直至最大行程。
[0012]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中心运动扁轴在枪体外壳内的前移和后退,并采用逐步位移的方式实现,即每次前移或者后退的距离都不是很大,可以逐次控制运动的距离。该双向运动手柄枪可以应用于现有内镜下用于抓取或者碎石用的网篮,用于驱动导丝运动,区别于现有导丝需要通过滑动来实现运动的方式相比,滑动是一种连续运动,而该手柄枪是一种间歇运动,驱动钢丝逐步运动,逐步对网篮进行收缩,收缩程度随时可控。
[0013]另外,该手柄枪也并不局限于应用在通过导丝控制网篮的结构中,只要涉及到导丝运动的结构均可。
附图说明
[0014]图1表示当旋钮指向枪体外壳的前口时状态示意图;此时中心运动扁轴在活动手柄驱动下前移。
[0015]图2表示当旋钮逆时针旋转180度后指向枪体外壳的后口时状态示意图;此时中心运动扁轴在活动手柄驱动下后退。
[0016]图3表示手柄枪运动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表示活动手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枪体外壳,2

活动手柄,3

中心运动扁轴,4

弹簧Ⅰ,5

弹簧Ⅱ,6

弹簧Ⅲ,7

弹簧Ⅳ,8

摆动块,9

固定块,10

梯形槽,11

挡臂,12

滑块,13

侧轴,14

驱动板,15

偏心轮,16

滑槽,17

偏心轴,18

旋钮,19

固定手柄,20

凸轴,21

上挡边,22

下挡边,23

前口,24

后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间歇式双向运动的手柄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枪体外壳(1),所述枪体外壳(1)一体设有固定手柄(19)和安装有活动手柄(2),所述固定手柄(19)和活动手柄(2)之间安装有扭簧,所述枪体外壳(1)内位于前口(23)和后口(24)之间穿过有中心运动扁轴(3),所述中心运动扁轴(3)上由后向前依次套装有弹簧Ⅰ(4)、弹簧Ⅱ(5)、弹簧Ⅲ(6)、弹簧Ⅳ(7),所述中心运动扁轴(3)上位于弹簧Ⅰ(4)、弹簧Ⅱ(5)之间套装有摆动块(8),所述摆动块(8)下端插入固定块(9)的梯形槽(10)内,所述固定块(9)转配于枪体外壳(1)内,所述固定块(9)上位于摆动块(8)后方设置挡臂(11);所述弹簧Ⅰ(4)一端抵靠枪体外壳(1)的后口(24)、另一端抵靠摆动块(8)后面;所述中心运动扁轴(3)上位于弹簧Ⅱ(5)和弹簧Ⅲ(6)之间套装有滑块(12),所述弹簧Ⅱ(5)一端抵靠摆动块(8)前面、另一端抵靠滑块(12)后面;所述中心运动扁轴(3)上位于弹簧Ⅲ(6)和弹簧Ⅳ(7)之间套装有驱动板(14);所述弹簧Ⅲ(6)一端抵靠滑块(12)前面、另一端抵靠驱动板(14)后面,所述弹簧Ⅳ(7)一端抵靠驱动板(14)前面、另一端抵靠枪体外壳(1)的前口(23);所述驱动板(14)位于活动手柄(2)内上部,所述活动手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赵晓艳汪嵘侯波刘丽萍张晶赵丹瑜彭鹏孙小雅杨少波刘明星张尚飞
申请(专利权)人:冯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