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857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测温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包括线夹引流板、测温组件以及插接组件,所述测温组件插接于线夹引流板上的第一插孔内部,用于检测所述耐张线夹的温度,所述测温组件的底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安置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底侧设置有与安置孔相匹配的第二插孔;所述插接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接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安置孔内。该测温装置通过插接组件与第二插孔的相互配合,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测温组件直接插入第一插孔内然后插接组件插入第二插孔内即可进行固定安装,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提高了安装效率。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测温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的线路检修时,耐张线夹无法从外观上判断压接位置的缺陷,运检部门需要将整条线路停电,再由专业人员携带X光检测设备上塔进行检测,存在着工作内容繁复和人员设备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有电力部门通过使用无人机携带红外热成像仪在线路整体巡线时拍摄耐张线夹发热图像进行缺陷判断,但由于无人机巡线的路径比较固定,拍摄角度无法涵盖所有需要观测的耐张线夹,同时受天气、光照等因素影响,无人机无法随时作业,因此使用无人机对耐张线夹进行缺陷判断的方式收效甚微。国内相关传感器厂家也有考虑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对引流板进行测温,以温度参数反应耐张线夹当前运行状态,并且已使用到实际工程中,但是根据电力部门的反馈,现有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式,需要先拆除引流板对接处的螺栓,再安装螺栓和压板对传感器进行固定。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还存在跳线脱落的危险,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伤。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061076U公开了一种输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夹引流板(1);测温组件(2),所述测温组件(2)插接于线夹引流板(1)上的第一插孔(101)内部,用于检测所述耐张线夹的温度,所述测温组件(2)的底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安置孔(3),所述第一插孔(101)的底侧设置有与安置孔(3)相匹配的第二插孔(102);插接组件(4),所述插接组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接组件(4)分别设置于两个安置孔(3)内,所述插接组件(4)包括:第一弹簧(41),所述第一弹簧(41)设置于对应的安置孔(3)内;插杆(42),所述插杆(42)的一端与第一弹簧(41)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延伸出安置孔(3),且当测温组件(2)与第一插孔(101)的底部抵接时,所述插杆(42)通过第一弹簧(41)的弹力插接于第二插孔(10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耐张线夹测温装置还包括顶出机构(5),所述顶出机构(5)与插接组件(4)相对设置,包括:顶出杆(51),所述顶出杆(51)活动套装于第二插孔(102)内,且当插杆(42)插入第二插孔(102)时,所述顶出杆(51)与插杆(42)相互接触;间隔设置于第二插孔(102)内部第一隔板(52)和第二隔板(53),两个隔板其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第二插孔(102)内部,另一个活动套装于第二插孔(102)内部,所述顶出杆(51)依次穿过第一隔板(52)和第二隔板(53),且顶出杆(51)活动贯穿与第二插孔(102)固定连接的隔板、与和第二插孔(102)活动套装的隔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4),所述第二弹簧(54)设置于第一隔板(52)和第二隔板(53)之间,且活动套装于顶出杆(51)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登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津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