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睡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82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矫正睡垫,包括长方形的垫板,设于垫板顶面的用于限位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用于限位腰部的躯干固定装置,以及用于限位双脚的脚固定装置;头部固定装置为中部具有U型沉槽的头靠;脚固定装置分为左右两组,包括用于容置小腿的具有U型沉槽的脚靠,以及跨设于脚靠上的限位带;垫板包括由若干块硬板沿垫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而成的支撑板,以及设于支撑板顶面的软垫,矫正睡垫可沿各支撑板的拼接线弯折成柱状。通过头部固定装置、躯干固定装置及脚固定装置分别对身体进行翻转限位,不仅能达到真正的矫正效果,而且对手臂无束缚,不影响睡眠的舒适度;垫板可折叠收纳,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正睡垫


[0001]本技术涉及睡姿矫正用品
,具体是指一种矫正睡垫。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存在多种身体情况需要对睡姿进行矫正。现有矫正睡姿的产品多为头枕等简单产品,或是专业的医护矫正床,对于使用者来说,要么过于简单而达不到矫正效果,要么不适用家庭常规使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1123594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睡姿矫正睡垫,其结构包括垫体,对应头部、腰部及腿部的气囊区,以及固定手臂及大腿的定位带;该矫正睡垫的目的是使人保持正睡姿势,但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气囊区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舒适性,避免人体与垫体接触面麻木,而身体的定位则依靠定位带,这种方式不仅无法真正限制头部、腰部及臀腿部的翻转,而且手臂被定位带固定后会严重影响睡眠的舒适性;另外,该矫正睡垫收纳及携带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睡姿矫正效果好,且易于收纳及携带的矫正睡垫。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矫正睡垫,包括长方形的垫板,设于所述垫板顶面的用于限位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用于限位腰部的躯干固定装置,以及用于限位双脚的脚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为中部具有U型沉槽的头靠;所述脚固定装置分为左右两组,包括用于容置小腿的具有U型沉槽的脚靠,以及跨设于所述脚靠上的限位带;所述垫板包括由若干块硬板沿所述垫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而成的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面的软垫,所述矫正睡垫可沿各所述支撑板的拼接线弯折成柱状。/>[0007]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头部固定装置、躯干固定装置及脚固定装置分别对身体进行翻转限位,不仅能达到真正的矫正效果,而且对手臂无束缚,不影响睡眠的舒适度;2、垫板可折叠收纳,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0008]一种方案,所述垫板还包括容置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软垫的布套层,所述布套层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缝制有至少两条粘扣带,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及所述脚固定装置的底面均与所述粘扣带粘合固定。各固定装置与布套层之间通过粘扣带固定,通过调整不同位置可适用于不同身高或实现最舒适的使用位置。
[0009]一种方案,所述躯干固定装置包括位于腰部两侧的两组长条状的第一腰靠和第二腰靠,所述第一腰靠和所述第二腰靠的底面与所述粘扣带粘合固定,所述第一腰靠的截面为三角形,而所述第二腰靠的截面为圆形。三角形的第一腰靠能对腰部的一侧形成良好的支撑,适用于腰椎不适的人群使用,而两侧的第一腰靠和第二腰靠又能将腰臀部很好地限位固定。
[0010]一种方案,所述躯干固定装置包括横向跨设于胸部两侧的第一束缚带,以及横向
跨设于腿部两侧的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及所述第二束缚带与所述垫板的两侧边沿可拆地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一束缚带与胸部接触的一段具有软垫层,而所述第二束缚带呈X型,且所述第一束缚带及所述第二束缚带均为可调长度结构。对于无需腰部支撑的使用者而言,采用束缚带的方式即可防止腰臀部翻转,而减少了腰部与限位装置的接触,提高了舒适性;胸部的软垫层可减轻第一束缚带对胸部的压迫感,而X型的第二束缚带则增大了对大腿处的束缚区域,防止大腿力度过大而翻转。
[0011]一种方案,所述垫板包括四块等宽的所述支撑板,使得所述矫正睡垫向顶面弯折后呈方形柱状。使得收纳后的睡垫易于摆放及移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睡垫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中垫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睡垫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参考图1至图3,一种矫正睡垫,包括长方形的垫板1,设于所述垫板1顶面的用于限位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2,用于限位腰部的躯干固定装置3,以及用于限位双脚的脚固定装置4;所述头部固定装置2为中部具有U型沉槽21的头靠;所述脚固定装置4分为左右两组,包括用于容置小腿的具有U型沉槽的脚靠41,以及跨设于所述脚靠41上的限位带42;所述垫板1包括由若干块硬板沿所述垫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而成的支撑板1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11顶面的软垫12,软垫12可采用泡沫垫,所述矫正睡垫可沿各所述支撑板11的拼接线弯折成柱状。使用时,头部被限位于头部固定装置2的U型沉槽21内而无法左右翻转;两侧小腿则分别被限位于脚固定装置4的U型沉槽内,并由限位带42将顶面封口,使小腿无法抽出,从而无法带动胯部翻转;再加上躯干固定装置3对躯干部的限位,使用者身体可始终保持仰睡姿势;通过头部固定装置2、躯干固定装置3及脚固定装置4分别对身体进行翻转限位,不仅能达到真正的矫正效果,而且对手臂无束缚,不影响睡眠的舒适度;垫板1可折叠收纳,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板11,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0018]一种实施例,所述垫板1还包括容置所述支撑板11及所述软垫12的布套层13,所述布套层13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缝制有至少两条粘扣带14,所述头部固定装置2及所述脚固定装置4的底面均与所述粘扣带14粘合固定。各固定装置与布套层13之间通过粘扣带固定,通过调整不同位置可适用于不同身高或实现最舒适的使用位置。
[0019]参考图1,所述躯干固定装置3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躯干固定装置3包括位于腰部两侧的长条状的第一腰靠31和第二腰靠32,所述第一腰靠31和所述第二腰靠32的底面与所述粘扣带14粘合固定,所述第一腰靠31的截面为三角形,而所述第二腰靠32的截面为圆形。三角形的第一腰靠31能对腰部的一侧形成良好的支撑,适用于腰椎不适的人群使用,而两侧的第一腰靠31和第二腰靠32 又能将腰臀部很好地限位固定。
[0020]参考图3,所述躯干固定装置3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躯干固定装置3包括横向跨设
于胸部两侧的第一束缚带33,以及横向跨设于腿部两侧的第二束缚带 34,所述第一束缚带33及所述第二束缚带34与所述垫板1的两侧边沿可拆地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一束缚带33与胸部接触的一段具有软垫层331,而所述第二束缚34带呈X型,且所述第一束缚带33及所述第二束缚带34均为可调长度结构。对于无需腰部支撑的使用者而言,采用束缚带的方式即可防止腰臀部翻转,而减少了腰部与限位装置的接触,提高了舒适性;胸部的软垫层331可减轻第一束缚带33对胸部的压迫感,而X型的第二束缚带34则增大了对大腿处的束缚区域,防止大腿力度过大而翻转。
[0021]一种实施例,所述垫板1包括四块等宽的所述支撑板11,使得所述矫正睡垫向顶面弯折后呈方形柱状。使得收纳后的睡垫易于摆放及移动。
[0022]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正睡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垫板,设于所述垫板顶面的用于限位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用于限位腰部的躯干固定装置,以及用于限位双脚的脚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为中部具有U型沉槽的头靠;所述脚固定装置分为左右两组,包括用于容置小腿的具有U型沉槽的脚靠,以及跨设于所述脚靠上的限位带;所述垫板包括由若干块硬板沿所述垫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而成的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面的软垫,所述矫正睡垫可沿各所述支撑板的拼接线弯折成柱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正睡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还包括容置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软垫的布套层,所述布套层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缝制有至少两条粘扣带,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及所述脚固定装置的底面均与所述粘扣带粘合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正睡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乐烜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