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78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包括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底部横梁(301)和顶部横梁(302);所述顶部横梁(302)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架的顶部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架的顶部;所述底部横梁(301)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架相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架相固定;所述底部横梁(301)距离所述第一侧架底部的距离为所述底部横梁(301)距离所述第一侧架顶部的距离的六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结构设计巧妙,安装便捷,可用于搭或挂各种车辆内饰的软装材料,不但便于放置和取下将软装材料,还有效避免软装材料在周转过程产生褶皱及由此导致的缝纫针脚线不平直等生产瑕疵。致的缝纫针脚线不平直等生产瑕疵。致的缝纫针脚线不平直等生产瑕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及软装的加工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座椅套、内壁软装等内饰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需将人造革、皮革或纺织材料进行裁剪,将裁剪后的材料运转到缝纫车间或者工位进行缝制。现有技术中,常使用周转箱对裁剪过程中或裁剪后的软装材料进行运送。如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2020年4月10日公开了一种周转箱,其公开号为CN210284996U,该周转箱底板设置由所述周转箱的外部向其内部凹陷的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结构和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和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和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内均设置有加强筋结构。本技术公开的周转箱的底板上设置由周转箱的外部向周转箱的内部凹陷的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结构和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交叉设置,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内均设置有加强筋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虽可实现车辆的软装材料的周转,但一方面多材料叠放在周转箱内不易取放,另一方面叠放在该周转箱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底部横梁(301)和顶部横梁(302);所述顶部横梁(302)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架的顶部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架的顶部;所述底部横梁(301)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架相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架相固定;所述底部横梁(301)距离所述第一侧架底部的距离为所述底部横梁(301)距离所述第一侧架顶部的距离的六分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包括第一顶架、第一支腿(104)和第二支腿(105);所述第一顶架包括第一顶架连接杆(101)、第二顶架连接杆(102)和第三顶架连接杆(103);所述第一顶架连接杆(101)和所述第二顶架连接杆(102)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顶架连接杆(103)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三顶架连接杆(103)相垂直;所述第一支腿(104)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架连接杆(101)的底端;所述第二支腿(105)固定在所述第二顶架连接杆(102)的底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架连接杆(103)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腿(104)和所述第二支腿(105)呈35度夹角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还包括第一底杆(110);所述第一底杆(110)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104)相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腿(105)相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软装材料周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架包括第二顶架、第三支腿(204)和第四支腿(205);所述第二顶架包括第四顶架连接杆(201)、第五顶架连接杆(202)和第六顶架连接杆(203);所述第四顶架连接杆(201)和所述第五顶架连接杆(202)分别固定在所述第六顶架连接杆(203)的两端并与所述第六顶架连接杆(203)相垂直;所述第三支腿(204)固定在所述第四顶架连接杆(201)的底端;所述第四支腿(205)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伟昊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