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43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该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在底座上用于提供工作台面的工位板、与所述工位板相面对设置的压板以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气路结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压板与工位板相贴合或相远离;所述工位板设有多个容置槽用于容置测试件;所述气路机构对应每个容置槽在压板相应位置设置一个进气嘴以向相应的容置槽内放置的测试件导气;所述检测机构通过所述气路机构与测试件相连通,以检测测试件气密性。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在工位板上设置多个容置槽,以对应容置多个测试件,使得气密性检测装置可同时检测多个测试件,检测机构通过气路机构与测试件相连通以检测测试件的气密性。气密性。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射频组件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5G射频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组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以保证5G射频组件的产品质量,使得5G射频组件可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一般而言,双工器、合路器、滤波器及功分器等等射频产品的电子元件通常设置于有塑料或金属材料或玻璃所制成的密闭壳体内,通过密闭壳体保护位于其内的电子元件,使得射频产品可维持其电气性能。由此,需保证每个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密闭壳体的气密性,外界气体、液体或灰尘不会进入密闭壳体内,以保证射频产品的电气性能。因此,检测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密闭壳体的气密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
[0003]目前常见的气密性测试通过人工完成,往往需要多个测试工作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对密闭壳体的气密性检测,测试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大,且测试效率低下,测试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大规模的5G射频产品的测试需要。为提高密闭壳体的气密性检测的效率,降低测试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业内亟需一种可提高测试效率的密闭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气密性检测效率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5]适于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适于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在底座上用于提供工作台面的工位板、与所述工位板相面对设置的压板以及控制机构;
[0007]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气路结构和检测机构;
[0008]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压板与工位板相贴合或相远离;
[0009]所述工位板设有多个容置槽用于容置测试件;
[0010]所述气路机构对应每个容置槽在压板相应位置设置一个进气嘴以向相应的容置槽内放置的测试件导气;
[0011]所述检测机构通过所述气路机构与测试件相连通,以检测测试件气密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立于所述底座上的限位板以及设置于限位板上可沿限位板垂直方向升降的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连接所述压板,以带动所述压板升降与所述工位板相贴合或相远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为单作用气缸或双联气缸,单作用气缸或双联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测试件具有用于气密性检测的内腔,该内腔具有朝向所述压板的开口,所述压板面向所述工位板一面设有与所述开口相对应的匹配槽,所述压板与所述工位板相贴合时,所述匹配槽与所述开口对应配合以密封测试件的内腔。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开口外周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与所
述匹配槽配合密闭测试件的内腔。
[0016]较佳的,所述测试件于其开口外周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位板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柱以及由该多个支撑柱所支撑的支撑板,所述工位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气路机包括用于为进气嘴供气的气源以及连通所述气源与进气嘴的通气管路,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以检测所述测试件的气密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工位板和所述压板上分别对应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穿设该两个定位孔以实现工位板和压板的导向定位。
[0020]进一步的,多个容置槽呈矩阵排列设置。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如下:
[0022]首先,本技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在工位板上设置多个容置槽,以对应容置多个测试件,使得气密性检测装置可同时检测多个测试件,且检测机构通过气路机构与测试件相连通以检测测试件的气密性,从而提高气密性检测的效率。
[0023]其次,本技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压板升降,以使得压板与工位板相贴合或相远离,以便于向容置槽内放置测试件或对测试件进行限位。
[0024]在次,本技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压板上对应容置槽设有对向测试件导气的进气嘴,当压板与工位板相贴合时,使得进气嘴与测试件之间可密封连通,通过进气嘴向容置槽输气时,不会漏气。
[002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工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实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排除存在或添加
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32]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该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检测5G射频产品的外壳的气密性,所述外壳用于密闭容置5G射频产品的电子元器件,使得5G射频产品的电子元器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5G射频产品电气性能维持稳定。所述外壳包括上具有用于容置5G射频产品的电子元器件的内腔,且外壳上还具有用于连通内腔的开口,以便于将5G射频产品的电子元器件放入至外壳的内腔中。
[0034]在一个实施例中,5G射频产品的外壳上的开口可通过堵头封堵或外壳与另一壳体拼接以封堵外壳上的开口,以密封外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底座上用于提供工作台面的工位板、与所述工位板相面对设置的压板以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气路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压板与工位板相贴合或相远离;所述工位板设有多个容置槽用于容置测试件;所述气路机构对应每个容置槽在压板相应位置设置一个进气嘴以向相应的容置槽内放置的测试件导气;所述检测机构通过所述气路机构与测试件相连通,以检测测试件气密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立于所述底座上的限位板以及设置于限位板上可沿限位板垂直方向升降的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连接所述压板,以带动所述压板升降与所述工位板相贴合或相远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为单作用气缸或双联气缸,单作用气缸或双联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件具有用于气密性检测的内腔,该内腔具有朝向所述压板的开口,所述压板面向所述工位板一面设有与所述开口相对应的匹配槽,所述压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武马红智岳德周韩枝宏雷有进廖科述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