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40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具体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包括安装底座、设备机架和采集摄像头,设备机架的表面嵌入安装有光电感应组件,设备机架的表面安装有信息采集盒,设备机架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显示组件,采集摄像头转动安装于显示组件的顶面,采集摄像头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补光灯,信息采集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腕温采集组件和NFC读卡器和控制器,信息采集盒内腔的底面开设有格栅孔并嵌入安装有蜂鸣报警器。上述方案,该人脸识别终端通过加装测温组件结构,利用腕温采集组件对人体手腕温度进行采集和记录,在人脸识别身份的同时完成体温测量,便于后期的数据匹配处理,且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的同步进行,有效提高改识别终端的实用性。别终端的实用性。别终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对物品多视角的图像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金融、电性、酒店、政府、学校、机场、工厂、企事业单位、健身会所等各种场所,由于企业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公司,尤其是食品行业需要在办公环境下对员工进行测温监测,从而便于实时监控员工的身体健康。
[0003]但现有的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只配备人脸识别功能,功能单一无法进行人员体温的同步检测,在实际使用中,仍需额外进行体温检测与录入,操作繁琐,另外,传统人脸识别设备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持续性扫描状态以应对大量人员的持续性扫描,而当无人员通过时设备仍需保持开启状态,导致设备持续工作发热,降低元件使用寿命且能耗较高,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通过加装测温组件结构,利用腕温采集组件对人体手腕温度进行采集和记录,在人脸识别身份的同时完成体温测量,便于后期的数据匹配处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包括安装底座、设备机架和采集摄像头,所述设备机架的底端与安装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设备机架的表面嵌入安装有光电感应组件,所述设备机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盒,所述设备机架的顶端固定活动安装有显示组件,所述采集摄像头转动安装于显示组件的顶面,所述采集摄像头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补光灯,所述信息采集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腕温采集组件和NFC读卡器和控制器,所述信息采集盒内腔的底面开设有格栅孔并嵌入安装有蜂鸣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结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和显示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光电感应组件、腕温采集组件、NFC读卡器和采集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6]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器、安装块和支撑转杆,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显示器的一侧,所述安装块的底端与支撑转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杆的底端与设备机架的顶面转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光电感应组件为红外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呈条形结构布置。
[0008]优选地,所述腕温采集组件由红外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信息采集盒的底面开设有透明视孔,所述腕温采集组件呈斜向布置。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的内部设有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转杆为伸缩杆结构,所述支撑转杆的底端嵌入安装于设备机架的内部,所述支撑转杆的外侧与设备机架的内侧转动抵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上述方案中,该人脸识别终端通过加装测温组件结构,利用腕温采集组件对人体手腕温度进行采集和记录,在人脸识别身份的同时完成体温测量,便于后期的数据匹配处理,且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的同步进行,有效提高改识别终端的实用性;
[0013]2、上述方案中,该人脸识别终端采用智能感应结构,利用光电感应组件进行人员的通过感知,在人员靠近设备时通过光电感应开关发出电信号控制检测机构的扫描开启,进行自动检测,可在无人员接进时主动关闭电路进行休眠,防止检测设备的长期运行,提高对元器件的保护,且降低工作能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显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信息采集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
[0019]1、安装底座;2、设备机架;3、采集摄像头;4、显示组件;5、信息采集盒;6、光电感应组件;7、腕温采集组件;8、NFC读卡器;9、控制器;10、蜂鸣报警器;41、显示器;42、安装块;43、支撑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附图1至附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包括安装底座1、设备机架2和采集摄像头3,设备机架2的底端与安装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设备机架2的表面嵌入安装有光电感应组件6,设备机架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盒5,设备机架2的顶端固定活动安装有显示组件4,采集摄像头3转动安装于显示组件4的顶面,采集摄像头3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补光灯,信息采集盒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腕温采集组件7和NFC读卡器8和控制器9,信息采集盒5内腔的底面开设有格栅孔并嵌入安装有蜂鸣报警器10,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结构,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10和显示器4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9的输入端与光电感应组件6、腕温采集组件7、NFC读卡器8和采集摄像头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的内部设有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
[0022]显示组件4包括显示器41、安装块42和支撑转杆43,安装块42固定安装于显示器41
的一侧,安装块42的底端与支撑转杆43的顶端转动连接,支撑转杆43的底端与设备机架2的顶面转动连接。
[0023]在该实施例中,光电感应组件6为红外光电传感器,光电感应组件6呈条形结构布置,用于感知人员的靠近并主动发出电信号控制检测结构的开启。
[0024]在该实施例中,腕温采集组件7由红外温度传感器构成,信息采集盒5的底面开设有透明视孔,腕温采集组件7呈斜向布置,通过对人体手腕部分的温度检测进行体温获取,测温方便精准。
[0025]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转杆43为伸缩杆结构,支撑转杆43的底端嵌入安装于设备机架2的内部,支撑转杆43的外侧与设备机架2的内侧转动抵接,便于进行调节采集摄像头3和显示组件4的高度,以应对不同身高人群。
[002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7]该智能终端设备在使用时,可调节显示组件4和采集摄像头3的仰角,使得采集摄像头3正对人脸不进行扫描,当人员接近时由光电感应组件6进行感知并发出电信号,通过控制器9控制设备的运转开启,由采集摄像头3拍摄人员面部信息并在显示器41进行显示,人员可根据显示器41的图像显示调整姿态,便于采集摄像头3的精准识别,在识别的同时同通过信息采集盒5内部的腕温采集组件7对人员手腕部体温进行精准测量,当人员脸部识别不通过或体温监测超过安全体温时,即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包括安装底座(1)、设备机架(2)和采集摄像头(3),所述设备机架(2)的底端与安装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架(2)的表面嵌入安装有光电感应组件(6),所述设备机架(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盒(5),所述设备机架(2)的顶端固定活动安装有显示组件(4),所述采集摄像头(3)转动安装于显示组件(4)的顶面,所述采集摄像头(3)的表面嵌入安装有补光灯,所述信息采集盒(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腕温采集组件(7)和NFC读卡器(8)和控制器(9),所述信息采集盒(5)内腔的底面开设有格栅孔并嵌入安装有蜂鸣报警器(10);所述显示组件(4)包括显示器(41)、安装块(42)和支撑转杆(43),所述安装块(42)固定安装于显示器(41)的一侧,所述安装块(42)的底端与支撑转杆(43)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杆(43)的底端与设备机架(2)的顶面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结构,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腾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