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36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两侧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风罩,所述轿厢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上端通过轿厢内的第一风管与第一风罩相连,所述罩体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罩体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轿厢两侧还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风罩,所述第二风罩与第一风罩关于轿厢对称设置,所述轿厢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轿厢内的第二风管与第二罩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轿厢外侧设置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与轿厢内的罩体配合,实现运行时自动灌入自然风,从而降低了通风能耗,并通过罩体内的风机与风速传感器对进风量进行控制,提高了通风效果,使用时更加舒适,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是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加,采用电梯进行上下楼更加必不可少。
[0003]目前的电梯为了更好的乘坐,通常设置有通风装置,但现有的通风装置主要通过风机进行通风,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能耗较高,不实用,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两侧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风罩,所述轿厢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上端通过轿厢内的第一风管与第一风罩相连,所述罩体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罩体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轿厢两侧还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风罩,所述第二风罩与第一风罩关于轿厢对称设置,所述轿厢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轿厢内的第二风管与第二风罩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罩体内还安装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机为正反转风机。
[000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罩体底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轿厢底部内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罩内开设有第一风腔,所述第一风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风罩内还开设有与第一风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风管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风罩内开设有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内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风罩内还开设有与第二风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风管相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轿厢外侧设置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与轿厢内的罩体配合,实现运行时自动灌入自然风,从而降低了通风能耗,并通过罩体内的风机与风速传感器对进风量进行控制,提高了通风效果,使用时更加舒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电梯用通风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0013]图2为电梯用通风装置中第一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电梯用通风装置中第二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轿厢、2

第一风罩、3

第二风罩、4

第一风管、5

罩体、6

风速传感器、7

风机、8

第一通孔、9

第二风管、10

第二通孔、11

第一风腔、12

第一过滤网、13

第一连接孔、14

第二风腔、15

第二过滤网、16

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的电梯用通风装置,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两侧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风罩2,本实施例中为左右两个朝下设置的第一风罩2,轿厢1采用现有的具备正常运行功能的即可,在朝下运行时,自然风会进入第一风罩2内;所述轿厢1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罩体5,所述罩体5上端通过轿厢1内的第一风管4与第一风罩2相连,即第一风罩2汇集的自然风通过第一风管4进入罩体5内,所述罩体5内安装有风机7,优选的,所述风机7为正反转风机,即通过自然风与风机7配合进行通风,从而降低能耗,为实现对通风量的精准控制,所述罩体5内还安装有风速传感器6;所述罩体5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8,即轿厢1向下运动时,灌入第一风罩2的自然风通过第一风管4进入罩体5,配合风机7从第一通孔8吹入轿厢1内进行通风,风机7与风速传感器6配合对进风量进行控制;为保证进风能正常排出,所述轿厢1两侧还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风罩3,所述第二风罩3与第一风罩2关于轿厢1对称设置,所述轿厢1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通过轿厢1内的第二风管9与第二风罩3相连,即从第一通孔8吹入轿厢1的风经底部的第二通孔10进入第二风管9最后从第二风罩3内排出;当轿厢1向上运行时,自然风从第二风罩3内灌入,经过第二风管9从第二通孔10进入轿厢1内部,并在风机7反转的配合下,通过第一风管4从第一风罩2内排出,实现了精准低耗通风。
[0019]进一步的,为保证轿厢1内的通风更加均匀舒适,所述第一通孔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8均匀分布在罩体5底部,所述第二通孔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0均匀分布在轿厢1底部内侧。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如图2、3所示,为避免在上下运行时空气中的杂物进入轿厢1内,所述第一风罩2内开设有第一风腔11,所述第一风腔1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2,所述第一风罩2内还开设有与第一风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3,所述第一连接孔13与第一风管4相连,即在第一风罩2向下运行时,自然风先通过第一过滤网12的过滤,然后再通过第一连接孔13进入第一风管4内;同理,所述第二风罩3内开设有第二风腔14,所述第二风腔14内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过滤网15,所述第一风罩2内还开设有与第二风腔14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16,所述第二连接孔16与第二风管9相连,优选的,第二连接孔16与第一连接孔13错开设置,从而便于在轿厢1内设置第一风管4和第二风管9,
避免了相互干涉,设置更加方便高效,实用性强。
[00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通风装置,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两侧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风罩(2),所述轿厢(1)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罩体(5),所述罩体(5)上端通过轿厢(1)内的第一风管(4)与第一风罩(2)相连,所述罩体(5)内安装有风机(7),所述罩体(5)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轿厢(1)两侧还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风罩(3),所述第二风罩(3)与第一风罩(2)关于轿厢(1)对称设置,所述轿厢(1)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通过轿厢(1)内的第二风管(9)与第二风罩(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5)内还安装有风速传感器(6),所述风机(7)为正反转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占王晓侃蒋柯军蒋柯民蒋主朋刘石增安洪湖魏鹏冀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