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110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具有依次连通的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消毒区;所述过滤区内设有重力过滤组件,所述重力过滤组件的出水端通过反洗装置与所述清水消毒区连通;所述过滤区设有反洗水排出口;所述池体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缺氧区输送污水的污水调节区,所述反洗水排出口与所述污水调节区连通;在过滤区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所述反洗装置通过清水区中的水对所述重力过滤组件进行反向冲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高海拔地区,可以在不具备自来水、电等条件下正常运行,也不需要配置专人进行管理,而且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的污水处理效果。的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系统,是指处理废水的几种单元过程合理组合成的整体。现有采用AO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大致包括缺氧处理、好氧处理、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处理区,其中,过滤处理区大多采用的是精密过滤装置,进行机械式过滤,其自身虽然能够进行反冲洗,但是其反冲洗水是直接排入上一级功能处理区,成本较高,不便于定期对其进行反冲洗,不利于污水的处理。
[0003]而且,在高海拔地区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阳光充足,但昼夜温差大,经济条件落后,很多地区缺水缺电,同时缺少操作管理人员,污水处理设备难以得到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反冲洗设备的反冲洗不利于污水处理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具有依次连通的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消毒区;所述过滤区内设有重力过滤组件,所述重力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具有依次连通的缺氧区(11)、好氧区(12)、沉淀区(13)、过滤区(14)和清水消毒区(15);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14)内设有重力过滤组件(8),所述重力过滤组件(8)的出水端通过反洗装置与所述清水消毒区(15)连通;所述过滤区(14)设有反洗水排出口;所述池体(1)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缺氧区(11)输送污水的污水调节区(16),所述反洗水排出口与所述污水调节区(16)连通;在过滤区(14)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所述反洗装置通过清水区中的水对所述重力过滤组件(8)进行反向冲洗,反向冲洗产生的反洗水通过所述反洗水排出口排入污水调节区(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过滤组件(8)包括多个若干个过滤帽,所述过滤帽具有集水过滤端(81)和出水端(82);所述过滤区(14)靠近所述清水消毒区(15)的一侧区壁倾斜设置,并使过滤区(14)内的空间呈上大下小;所述若干个过滤帽均匀分布在过滤区(14)倾斜的区壁上,每个过滤帽的出水端穿出过滤区(14)同时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反洗装置的进水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帽的集水过滤端(81)内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与过滤帽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集水过滤端(8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与集水腔连通的过滤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11)与污水调节区(16)之间设有进水流量调节装置(7);所述进水流量调节装置(7)包括水槽(71)、进水浮球(72)、液位开关(76)、出水连杆(73)、流量调节阀(74)、流量检测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水槽(71)的进水口通过污水泵(2)与污水调节区(16)连通;管状的所述出水连杆(73)一端与位于水槽(71)内的进水浮球(72)连接,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纳木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