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04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包括第一T型管,所述第一T型管的底部设有转动机构,两个所述槽轮通过皮带转动相连,所述管体的底部连通有伸缩节,所述伸缩节的底部连通有第二T型管,所述第二T型管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软管,两个所述软管的底部均连通有雾化喷头。该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使得通过电机的转动,使得电机可通过两个槽轮和皮带的活动相连,进而带动管体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间隙配合,进而使得雾化喷头进行转动时,在第二套筒的内壁进行相向左右运动,进而使得横杆通过滑轮推动第二杆体进行转动,进而改变雾化喷头的角度,进而通过雾化喷头的高度调整和角度调节,进一步的改变喷淋的范围。进一步的改变喷淋的范围。进一步的改变喷淋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虽然现有的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可以实现对食用菌的喷水,但存在现有的喷头为固定放置,喷淋范围有限,无法扩大喷淋的面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存在现有的喷头为固定放置,喷淋范围有限,无法扩大喷淋的面积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包括第一T型管,所述第一T型管的底部设有转动机构;
[0005]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管体、电机、槽轮、皮带、伸缩节、第二T型管、软管和雾化喷头;
[0006]所述管体通过密封轴承与第一T型管转动相连,所述管体的左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接于第一T型管的底部左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管体的外壁均固接有槽轮,两个所述槽轮通过皮带转动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包括第一T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管(1)的底部设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管体(201)、电机(202)、槽轮(203)、皮带(204)、伸缩节(205)、第二T型管(206)、软管(207)和雾化喷头(208);所述管体(201)通过密封轴承与第一T型管(1)转动相连,所述管体(201)的左侧设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固接于第一T型管(1)的底部左侧,所述电机(202)的输出端和管体(201)的外壁均固接有槽轮(203),两个所述槽轮(203)通过皮带(204)转动相连,所述管体(201)的底部连通有伸缩节(205),所述伸缩节(20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T型管(206),所述第二T型管(206)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软管(207),两个所述软管(207)的底部均连通有雾化喷头(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01)的右侧设有距离调节机构(3);所述距离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竖杆(301)、通槽(302)、第二竖杆(303)、块体(304)、第一套筒(305)、第一螺杆(306)和手柄(307);所述第一竖杆(301)固接于管体(201)的右侧,所述第一竖杆(301)的内壁右侧加工有通槽(302),所述第一竖杆(30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二竖杆(303),所述第二竖杆(303)的左侧与第二T型管(206)的右侧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竖杆(303)的右侧固接有块体(304),所述块体(304)的外壁与通槽(302)的内壁滑动相连,所述块体(304)的右侧固接有第一套筒(305),所述第一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利王国胜王璐权丽春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