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视场角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62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5
一种可变视场角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该可变视场角镜头包括:一后群镜片组;至少二前群镜片组,其中不同的该前群镜片组具有不同的有效焦距;以及一移动支架,其中该至少二前群镜片组被对应地设置于该移动支架,并且该移动支架用于移动该至少二前群镜片组,以更换不同的该前群镜片组来与该后群镜片组相对应,进而形成具有不同视场角的镜头。进而形成具有不同视场角的镜头。进而形成具有不同视场角的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视场角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视场角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镜头模组作为大多数电子设备的标准配置之一,并且镜头模组的高成像品质对电子设备朝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镜头模组中镜头的视场角大小又直接影响着模组的成像品质,使得现有技术对镜头的变焦越来越关注,并对镜头的变焦倍率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
[0003]传统的变焦镜头通常是由多个单独透镜组合而成,并且镜头里的部分透镜可以沿着镜头的光轴前后滑动,以在不改变感光芯片和与镜头连接的机构件的情况下,改变镜头系统的整体放大率。然而,在部分有体积限制的应用环境中,却无法使用这种利用镜片组的前后移动来实现镜头的变焦机制,这是因为利用镜片组的移动虽然能够改变光束大小以达到望远效果的放大倍率,但是这会增加镜头的长度,并且放大倍率越大,镜头的长度增加的就越长。例如,当手机因厚度限制时,要让镜头模组达到有望远程与广角端功能,目前还存在两种主流做法:一种做法是利用数位变焦来仿真镜头望远程功能,即先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可变视场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群镜片组;至少二前群镜片组,其中不同的所述前群镜片组具有不同的有效焦距;以及一移动支架,其中所述至少二前群镜片组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移动支架,并且所述移动支架用于移动所述至少二前群镜片组,以更换不同的所述前群镜片组来与所述后群镜片组相对应,进而形成具有不同视场角的镜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所述后群镜片组具有一后群光轴,其中所述移动支架在垂直于所述后群光轴的平面内平移和/或旋转,以使不同的所述前群镜片组分别对应于所述后群镜片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每所述前群镜片组具有一前群光轴,并且所有的所述前群镜片组的所述前群光轴均平行于所述后群镜片组的所述后群光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进一步包括一光路转折组件,所述光路转折组件被设置于所述后群镜片组和所述前群镜片组之间,用于改变所述前群镜片组的光轴角度,使得所述前群镜片组的前群光轴与所述后群镜片组的后群光轴相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所述移动支架在平行于所述后群光轴的平面内平移和/或旋转,并且所有的所述前群镜片组的所述前群光轴均垂直于所述后群镜片组的所述后群光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所述光路转折组件为一反射镜或一棱镜。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所述移动支架为一转盘,并且所述至少二前群镜片组被环形地分布与所述转盘,已通过旋转所述转盘将不同的所述前群镜片组依次对应于所述后群镜片组。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可变视场角镜头,其中,进一步包括一遮挡元件,所述遮挡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移动支架,以通过所述移动支架的移动而将所述遮挡元件与所述后群镜片组对准,并且所述遮挡元件用于阻挡外部光线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有胡增新蔡立酋陈纪豪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