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574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涉及胃管的技术领域,包括胃管本体、膨胀气囊和气芯开关;膨胀气囊设于胃管本体的外壁上,气芯开关通过连接管与膨胀气囊连通,气芯开关用于控制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膨胀气囊配置为在膨胀后与人体的食管内壁抵接。由于胃管本体的外壁上有膨胀气囊,且气芯开关通过连接管与膨胀气囊连通,通过气芯开关可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使得膨胀气囊膨胀后与人的食管抵接,膨胀气囊与食管抵接后可阻挡胃液和食物等进一步上移也即反流,气芯开关对膨胀气囊进行放气之前可使得膨胀气囊始终保持防反流功能,提高了患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


[0001]本技术涉及胃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不能正常吞咽的患者,常需要下胃管进行辅助治疗;胃管依次经患者鼻孔、咽部和食道到达胃部,通过胃管给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胃管多由聚氨酯或硅胶材料制成,胃管的更换频率一般为一月一换。
[0003]常用的胃管多为一根光滑的软管,不具备防反流功能,在患者翻身移动、气道不畅和咳嗽等压力性刺激下容易导致胃液和食物等沿食管向上返流;发生反流后容易引发患者呛咳、食管痉挛和溃疡等危害。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以缓解现有胃管不具备防反流功能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7]本技术提供的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膨胀气囊和气芯开关;
[0008]所述膨胀气囊设于胃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气芯开关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所述气芯开关用于控制对所述膨胀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所述膨胀气囊配置为在膨胀后与人体的食管内壁抵接。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压显示组件;
[0010]所述气压显示组件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用于显示所述膨胀气囊内的气体压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压显示组件包括透明壳体、移动活塞和第一弹性件;
[0012]所述透明壳体设有活塞腔室,所述移动活塞设于所述活塞腔室内,所述透明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活塞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使得所述膨胀气囊内的气体能够推动所述移动活塞向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方向移动;
[0013]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移动活塞和所述透明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配置为使得所述移动活塞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的限位板;
[0015]所述壳体本体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围设有所述活塞腔室,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限位板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刻度线,所述移动活塞在所述膨胀气囊内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刻度线处。
[0017]进一步的,所述气芯开关包括气芯头部、控制件和进气部;
[0018]所述气芯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控制件设于
所述气芯头部内,且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气芯头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使得所述控制件具有始终向靠近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以将所述第二进气口关闭;
[0019]所述进气部与所述气芯头部连接,且所述进气部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的进气腔室,所述进气腔室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
[0020]所述透明壳体与所述气芯头部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室连通。
[002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导杆和密封垫;
[0022]所述控制导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控制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滑动配合,所述密封垫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导杆上;
[0023]所述气芯头部的内壁设有密封凸环,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密封凸环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使得所述密封垫具有始终抵靠于所述密封凸环的趋势。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
[0025]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控制导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垫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气芯头部的内部抵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置于所述胃管本体内;
[0027]所述胃管本体上设有第三出气口,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胃管本体与所述气芯开关连通。
[0028]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气囊膨胀后的外形为纺锤形。
[0029]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本技术提供的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膨胀气囊和气芯开关;膨胀气囊设于胃管本体的外壁上,气芯开关通过连接管与膨胀气囊连通,气芯开关用于控制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膨胀气囊配置为在膨胀后与人体的食管内壁抵接。
[0031]由于胃管本体的外壁上有膨胀气囊,且气芯开关通过连接管与膨胀气囊连通,通过气芯开关可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使得膨胀气囊膨胀后与人的食管抵接,膨胀气囊与食管抵接后可阻挡胃液和食物等进一步上移也即反流,气芯开关对膨胀气囊进行放气之前可使得膨胀气囊始终保持防反流功能,提高了患者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反流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反流胃管中的气芯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标:100

胃管本体;110

盖合帽;200

膨胀气囊;300

气芯开关;310

气芯头部;320

控制件;321

控制导杆;322

密封垫;330

进气部;331

进气腔室;340

第二进气口;350

第二出气口;360

第二弹性件;400

连接管;500

气压显示组件;510

透明壳体;511

壳体本体;512

限位板;520

移动活塞;530

第一弹性件;540

第一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本体(100)、膨胀气囊(200)和气芯开关(300);所述膨胀气囊(200)设于胃管本体(100)的外壁上,所述气芯开关(300)通过连接管(400)与所述膨胀气囊(200)连通,所述气芯开关(300)用于控制对所述膨胀气囊(200)进行充气或放气,所述膨胀气囊(200)配置为在膨胀后与人体的食管内壁抵接;还包括气压显示组件(500);所述气压显示组件(500)与所述膨胀气囊(200)连通,用于显示所述膨胀气囊(200)内的气体压力;所述气压显示组件(500)包括透明壳体(510)、移动活塞(520)和第一弹性件(530);所述透明壳体(510)设有活塞腔室,所述移动活塞(520)设于所述活塞腔室内,所述透明壳体(510)上设有与所述活塞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气口(540),且所述第一进气口(540)与所述膨胀气囊(200)连通,使得所述膨胀气囊(200)内的气体能够推动所述移动活塞(520)向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54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530)设于所述移动活塞(520)和所述透明壳体(510)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530)配置为使得所述移动活塞(520)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54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510)包括壳体本体(511)和与所述壳体本体(511)连接的限位板(512);所述壳体本体(511)与所述限位板(512)之间围设有所述活塞腔室,所述第一进气口(540)设于所述限位板(5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51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刻度线,所述移动活塞(520)在所述膨胀气囊(200)内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刻度线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压力指示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芯开关(300)包括气芯头部(310)、控制件(320)和进气部(330);所述气芯头部(310)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气口(340),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气口(35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丹秦杨鲍俐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