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56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辫,包括有:血袋,用于存储放置血液;血液采样管,用于存放血样,在所述血液采样管上贴合有标签;连接管,其配置为:一端与与所述血液采样管密封连接且与所述血液采样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血液采样管为可拆卸的,其靠近血液采样管口处能够被热合以分割开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血液采样管中的血液。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辫在用于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交叉配合实验时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出错几率高的问题。出错几率高的问题。出错几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辫


[0001]本技术属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血辫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法律规定医疗机构为临床患者提供红细胞治疗前均需对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交叉配合试验,献血者样本为采集血液后的密封血辫保存样,血辫为直径约0.5cm、长约10

20cm细长形塑胶管,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首先是用剪刀沿下一个热合点的前端剪下,再把小样中的尾端剪破,让血液流入到试管中。几乎所有的血站都是将献血者的采集血液放入密封血辫中保存,再与血袋一同发至医院输血科,医院输血科再将血辫中的血液移至试管。
[0003]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操作时血辫中的血样常会流出或溅到工作台或者工作人员身上;
[0005](2)由于使用的剪刀直接接触到血样标本,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一袋血必须对剪刀消一次毒,或者是每个样品使用一把剪刀,每天所处理的血样品是多达百袋,所以一袋血使用一把剪刀不太可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是对剪刀实行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或是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或是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消毒时间太短达不到消毒要求的效果,从而造成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在使用剪刀的过程中,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潜在可能的伤害,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0006](3)同时为了将血袋与血辫中的血液一一对应,将血液移至试管后会将血袋上的一个条形码贴撕下后贴到试管上,工作人员存在贴错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血辫在用于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交叉配合实验时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出错几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血辫结构,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几率、减少安全隐患。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血辫,包括有:
[0010]血袋,用于存储放置血液;
[0011]血液采样管,用于存放血样,在所述血液采样管上贴合有标签;
[0012]连接管,其配置为:一端与与所述血液采样管密封连接且与所述血液采样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血液采样管为可拆卸的,其靠近血液采样管口处能够被热合以分割开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血液采样管中的血液。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血液采样管可插拔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有管本体和与所述管本体连通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血液采样管的轮廓适配,所述血液采样管插装在所述连接端头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血液采样管包括有锥形段,其对应的锥形段的开口从下到上逐渐
变大,所述连接端头为与其适配的锥形管头。
[0016]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管端部内侧面内设有第一螺纹部,在所述血液采样管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配合拧设固定在所述血液采样管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血袋为一次成型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9]本技术中的血辫,结构包括有直接与血袋连接的连通的连接管和与连接管连通的血液采样管,在进行献血者血液采集时,血液会同时被存储到血袋、连接管以及血液采样管内,位于3者中的血液为同样血液,当需要提前血样进行交叉配合实验时,可将连接管靠近血液采样管管口位置处通过热合机进行热合,以分割血液采样管和连接管中血液,热合后将血液采样管从连接管拆卸下来进行配型即可,无需使用剪刀,避免了感染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无需人工移动试管内部血液,直接将血液采样管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并且,本技术中的血辫结构,在血液采样管上可预先将标签贴到血液采样管上,这样则无需输血科进行二次贴标签操作,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出错率。
[0021]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血辫对应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血辫对应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血辫对应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本技术提出一种血辫的实施例,参照图1

图3所示,其包括有:
[0029]血袋100,用于存储放置血液,献血者采集的血液会直接存储到血袋100内,用于供后期受血者使用。
[0030]血液采样管200,用于存放血样,便于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在所述血液采样管200上
贴合有标签;
[0031]连接管300,优选的,连接管300为塑胶管,其配置为:一端与与所述血液采样管200密封连接且与所述血液采样管2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血袋100连通。连接管300与血液采样管200密封连接可防止采集的血液从血液采样管200和连接管300之间泄露流出。
[0032]连接管300和血袋100连通,可确保血袋100中血液进入连接管30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血袋100和连接管300为一次成型件,可简化加工工艺,节省制造成本。
[0033]所述连接管300与所述血液采样管200为可拆卸的,其靠近血液采样管200口处能够被热合以分割开所述连接管300和所述血液采样管200中的血液。
[0034]本实施例中提出的血辫结构,将连接管300分别与血袋100和血液采样管200连通,在进行献血者血液采集时,献血者的血液可进入血袋100,然后通过血袋100进入到连接管300中,然后通过连接管300进入到血液采样管200中,最终使得血袋100、血液采样管200和连接管300中均为同一个献血者的血液。
[0035]当需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将血液采样管200与连接管300拆卸分离,通过血液采样管200进行实验即可,这样则无需使用剪刀,省略了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辫,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血袋,用于存储放置血液;血液采样管,用于存放血样,在所述血液采样管上贴合有标签;连接管,其配置为:一端与所述血液采样管连通且在连接处密封,另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血液采样管为可拆卸的,其靠近所述血液采样管管口处能够被热合以分割开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血液采样管中的血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血液采样管可插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有管本体和与所述管本体连通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培坤刘承党刘润东陈韩燕刘吉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